第62章 在路上(第2/2页)

头铁的情况肯定也有,但是社会教育人,通常比较深刻,一去不回的车和人,在这年头并不稀奇。

多了两个人,车上的位置就变得拥挤起来。

大卡车是燕长青拉发电机的那种,五吨车,驾驶室就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不像以后的大卡车,驾驶室里面有位置还能睡觉。

燕长青和一个押车人挤在副驾驶位上,陈有亮和另一个押车人挤在后面。

这点可以理解,因为就算通过人介绍坐车的,毕竟不认识,拉货的人还是外地来的,不可能放心让他们俩人都坐后边。

假装坐车,实际上是来往下扔货物的,这年头不算少见。

条件有点艰苦,不过可以克服。

能找到车已经很幸运,反正坐什么车都要给人家车费。

燕长青只是挤一点,陈有亮就比较辛苦。

押车是要看着防止人扒车的,不会让人躲里面,都是在车斗最后边坐着。

最后边也是最颠的地方,加上车跑起来风呼呼的,滋味可想而知。

虽然才七十多公里的的车程,但这会儿时间有点晚,车比较赶时间,所以颠簸是难免的。

好处也是司机比较赶时间,一路上都不停。

其实停不停的也不重要,有一段路实在太差,车后面有货也有人,根本不敢开快。

大车走着,像是七尺壮汉在羞答答地扭秧歌,配上锣鼓都能去十五的集市上表演。

燕长青一路都听着司机和押车的聊天,那俩人也和他聊过几句,不过他只说是和姑父是探亲的,也没多说。

天黑的有点早,然后司机明显有些担心,直到又走了一会儿,燕长青明显感觉驾驶室那俩人都放松了许多。

司机的话解开了他的疑惑:“进青林地界了,这边路比较熟,不用那么快了。”

实际上压根没减速,反正加速减速的,速度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