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公开成果!确定湮灭粒子论,王浩:光速比粒子重要!(第2/2页)

其他人都看了过来。

新决策人也对佩洛索·詹尼尔森会说什么感到好奇。

“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制造出了大片的区域性强湮灭力场,这种区域性场力,范围很大,绝不可能只是依靠磁干预方式制造出来的。”

“那么就肯定有新的技术。”

“我们都更倾向于之前科罗特·詹姆斯的判断——直流湮灭力场技术!”

新决策人感觉对于‘直流湮灭力场技术’很熟悉,仔细思考了一下,顿时问道,“我记得,那次研究会议,我支持了库博和科罗特·詹姆斯,让他们有更大的权限动用项目组的经费,对吧?”

其他人不约而同的点头。

新决策人问道,“他们是研究直流,对吧?研究的怎么样了?”

办公室都沉默了。

有个人用力抿嘴,还是说道,“因为科拉纳的研究,库博和詹姆斯的直流方向暂停了。”

“所以还是因为科拉纳?”

“是的。”

新决策人咬牙切齿的怒道,“这个该死的印度人!为什么他没有去见上帝!”

他说完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命令道,“把库博和詹姆斯的档案调过来!”

……

高能所发布的成果信息引起了物理界巨大的讨论和争议。

那些反对者坚决不相信超光速粒子,他们无法接受《相对论》基础内容被否定。

虽然不是完全的否定,是利用以前没有发现的强湮灭力场技术,理论中还说明‘超光速粒子在常规场力环境会减速’。

但是,依旧不能接受!

当然‘坚定派’还是少数,好多原本不相信的人都已经动摇了。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验是由王浩参与并主导的,而王浩不可能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而‘造假’。

那根本是没有必要的。

以王浩的学术影响力、世界影响力来说,说他已经超越了爱因斯坦都没有人会否认,多一项理论被验证,根本也没什么大不了。

总归,他已经是物理学第一人。

于此同时。

高能所的实验团队依旧在不断工作,而实验负责人们则是在研究具体要公开哪些实验内容和数据。

在发布一项成果的时候,并不是要公开所有的内容,有些实验内容和数据是要保密的,只选择性公开一部分就可以,他们的目的只是发布成果,基础物理研究成果对全世界共享是默认规则。

至于‘反对者’们是否相信,根本就不重要。

当说起发布成果的问题时,田桂林是最兴奋的一个,小老头的脸上一直都带着笑容,想收起来都做不到。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达到了人生巅峰。

过去几十年时间里,田桂林都没有参与过如此重磅的研究,发表过如此重大的成果。

他参与过很多次粒子对撞、谱仪探测等项目,还参与过粒子加速器的研究,可以说是高能所的‘功臣人物’,但其中最重磅的研究影响力也局限在量子物理领域,最多。

仅此而已。

这主要是因为,高能所的粒子对撞实验强度并不高,而国际最高强度是欧洲核子组织的大型对撞机。

粒子对撞、高能粒子研究领域,核子组织才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并源源不断的产出新成果。

在讨论了实验发布问题后,田桂林想到了后续实验问题,顿时问向了王浩,“我们还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吗?比如说,建造更大场力区域,来制造更高速度的粒子……”

王浩犹豫了一下,思考着,“实验还是要继续进行,后续要收集更多的数据,再进一步……很难。”

“经费是一方面,制造个更大区域湮灭力场也没有必要。”

“我们已经制造出了超光速粒子,速度上来说,除非是有质的突破,否则意义不大。”

“粒子加速器性能,就是大问题。”

田桂林顿时有点失望,小声嘟囔一句,“也可以制造更大型的加速器……”说着自己都闭上了嘴。

即便是制造更大型的加速器,也大概率和他没关系了,他已经六十多岁了,等制造好了,他也不可能再参与实验了。

保罗菲尔·琼斯和丁志强小声说了几句,就把王浩拉到一边,“我觉得应该继续研究。《相对论》并不完全错误,粒子速度越快,相对质量越大。”

“那么我们是否能研究,光速以上质子湮灭子,能制造出多大能量?”

王浩边听边点头。

他仔细思考了一下,走过去对田桂林道,“我刚才想了一下,还是要研究强湮灭力场内的光速问题,可以在粒子加速器中进行,测定会更加精准。”

“啊?”

田桂林听的有点迷茫。

光速?

粒子加速器通道确实很长,但用来测定光速问题,好想和高能所没什么关系吧?是不是要找个光学团队?

保罗菲尔·琼斯听的有点蒙,他疑惑的问向丁志强,“我刚才说的是这个吗?”

丁志强不确定的说,“我没仔细听。”

王浩则继续道,“研究强湮灭力场内的光速问题很重要。我们正准备进行‘光压’的研究,如果能测定完善光速上限与强湮灭力场的关系,对我们完善光压理论很重要……”

“届时,就可以进一步,设计进行光压实验。”

保罗菲尔·琼斯顿时反应过来,他脸上带着激动,随后满脸微笑的对丁志强道,“没错,我刚才说的就是这个!”

这次丁志强语气坚定的回了两个字,“不是!”

保罗菲尔·琼斯顿时咬牙切齿,问道,“你刚才不是说‘没仔细听’吗?”

丁志强理所当然的说道,“我的耳朵是否听到内容,就像是薛定谔的猫,是不确定的。”

“但现在,门已经打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