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第2/3页)

小陈点头说:“好啊。”

“你洗脚的时候儿子在哪里?”

有一天我看着明媚的春光,说:“不如去野餐啊。”

“他坐在车里看着我啊。”

这一定是最无用的东西,因为不管你什么时候打开摄像头,良心都催促着你过去一趟,小孩的脚露在外面,胳膊露在外面。我发现自从放弃看摄像头后,我晚上睡得好多了,就让小孩自谋生路吧。

小陈看孩子的本事还行,就是看自己的本事不太行,日常总有倒霉事。

他还买了红外线摄像头,方便晚上看儿童房的情况。夜里十二点,他看了一眼后说:“啊,被子踢了,我再去盖最后一次,后面就靠他自己吧。”

他给小孩买了全套护具骑车,但是自己穿上溜冰鞋,摔得两手都是血。他为了让儿子不被太阳晒,专门背个帐篷来春天的草地上。结果走的时候花了二十分钟,始终收不起那个号称一步收拢的帐篷。

“哎呀,肯定有用得到的地方。”

他招呼我:“你过来帮我重新支起来。”

“我们为什么要开两辆车出去玩啊?”

我当时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因为每次我爸弄这顶帐篷时,都会冲我说:“你走开点,千万不要动。”

他说:“噢,那我们可以出去玩的时候用,放在两辆车上随时沟通。”

我还是伸手过去帮他了,然后啪嗒一声,帐篷的弹簧准确夹到我的拇指内侧,瞬间的疼痛感几乎达到极致,肉被弹簧夹飞了一块,还有一小块迅速形成了指甲大小的乌青块。

他买了三个对讲机,说可以在楼下放一个,这样我妈就不用朝楼上大声嚷嚷了。我劝他赶紧打消这个念头,我妈就连说别人坏话都用铜锣一样响的声音,乡下人喜欢这种中气十足的发音。

小陈看了一眼,迅速做决定:“快点戳破这包污血。”

他比以前更爱买东西了。每天都在买各种各样的东西。

他拿出了一根牙签。

小陈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又给小孩买了一辆更大尺寸的自行车。

我倒吸一口冷气,终于知道了我爸为什么好几年从没让我碰过这顶帐篷,我爸知道我是个智障,小陈不知道。

看到小孩矫健的身姿,小短腿拼命蹬着轮子,不知道为什么我第一时间竟然想到,哎呀,他要是以后迷恋上山地极限自行车,摔个鼻青脸肿怎么办?

我爸虽然大男子主义,但到底是我爸爸啊。

我和我妈听了都心里一惊,开始满小区寻找小孩的身影。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爸先看到了小陈满手的伤痕,再看到了我的大拇指,立刻说道:“你们是不是动帐篷了?”

有个大妈看完之后很感动地说,“果然孩子还是要爸爸带,爸爸心硬呀,小孩一头栽到绿化带里去了,我看他就站在外面,一动不动。”

世上只有爸爸好。

小陈带着骑车的小孩在小区里溜达,喜气洋洋展示自己的第一阶段教育成果。

看来只有我儿子能体会小陈的好处了。

儿子戴着全套护具,在地上摔成皮蛋,他往前摔、往后摔、连环摔、跳着摔、滚来滚去摔,摔得大妈都看不下去纷纷领着自己小孩回家了。几天后,儿子终于会骑车了,他变强了。

据说儿子那天在车里目睹小陈摔了个大马趴,在寒风里洗脚的全过程,过了很久才跟他回顾:“我觉得你那天很搞笑哎。”

小陈遗世而独立,轻喝一声:“没事,他会自己站起来。”

艾文爸爸说:聊聊安全座椅

比如教小孩骑自行车,说放手就放手,一群大妈叫起来,“哎哟哎哟小孩摔下去啦。”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我一共给他买过五个安全座椅,在此给大家分享下我的使用经历,欢迎借鉴或讨论。

后来琢磨出来,他的先进之处,可能是懂得放手。

NO.1婴儿时期,安全提篮

大妈们袖着两只手,想看看小陈的核心优势在哪里。

从孩子生下来出院开始,就该用安全座椅去接他了。那时候置备安全提篮后,艾文奶奶要是坐在车上,总是会心疼,不想把他放进去,总是会问一句:“要不还是抱着吧,就这么点路。”万万不要有这样错误的认识。孩子最安全、最舒适的位置就是在这个篮子里,必须态度鲜明地告诉她。

我猜,小陈最近可能位居小区话题榜前列。整个小区的大妈都知道,小陈专门回来带小孩了。

印象中,多数时候艾文在车上都是睡着的,下车后大人直接提了篮子进家门,不会影响他的睡眠。

我妈这代人特别喜欢用别人的大手大脚、好吃懒做,来衬托自己的勤劳朴素、吃苦耐劳,这些中老年妇女特别喜欢凑在一起,数落自己的媳妇,作孽呀,早上八点还睡在床上;数落自己的女婿,作孽呀,车开来开去好像加的是自来水,不是油。

安全提篮使用阶段:出生至孩子体重达到十二公斤时,建议使用至孩子九个月大左右,这也看第二阶段的安全座椅适合什么时候衔接。如果在这一阶段孩子习惯了睡在提篮里,那么接下来所有阶段他都不会抗拒安全座椅了。

我妈气势汹汹,继续投诉:“你老公真的不靠谱,他出门从来不关灯,昨天出去连门都没关,要不是我回来,我们家早就被人搬空了!”

NO.2&NO.3发育时期,安全座椅

我脸上挂着和蔼的微笑:“你为什么老是打他电话?”

这两个安全座椅分别装在两辆车里,是同一时期使用的。一个座椅差不多二十来斤,拆装虽不难,但每次小孩换乘另一辆车都要拆装一次也挺麻烦的。所以后来又买了一个,在爸爸和妈妈的车上都有艾文专属位置。

小陈白天补觉的时候,通常是我妈最焦躁的时候,她终于等到小陈出门办事,跑过来跟我投诉:“我每次打你老公电话,他怎么都在睡觉?”

奶奶看到第二个座椅后很不理解,说:“这不是已经有一个很贵的安全座椅了吗?另一辆车就不能买一个便宜的将就用着吗?反正不常用。”不行,安全问题是不能将就的。

叫小陈写攻略不是个好主意,我琢磨着以后不能这么开发员工的剩余价值了,应该把他的光和热用在最适当的地方。

这一阶段的安全座椅,我有几点小建议:

有天晚上还叫了一份五十八块钱的拌牛肉,整个房间充斥着大蒜混杂辣椒的气味,跟夜宵相比,他的攻略看起来就像一个五斤重的实心大馒头,让我想起以前在卫生间蹲厕时,拼命看洗发水说明书的岁月。

1.尽量选择座椅角度可调节的。若座椅本身角度固定不可调,安装的时候注意椅背尽量后躺一些,底座垫上一些八开的书来调节角度也可以。想象一下你在旅途中,一路打瞌睡又没法睡是不是太痛苦了,头部根本无处依靠啊,不要让宝宝有这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