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青云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第2/2页)

下半身却用的是步行方式。

然后再叠加一些专家能看出来智能细节。

绝对是猛的跨出一大步,提升了好大一截技术含量。

在各种科技博主疯狂分享的推波助澜下,各种解说分析。

被誉为当前全球第一机器人!

由此推衍出来的诸如这种机器人要是投放到战场上话题,迅速又引爆了巨大的政论、军事圈。

全世界网友都在惊叹议论。

毕竟如果真是可以像无人机那样颠覆现代战场的出现。

看看当前世界上几处胶着的战争战场,寸土必争、每间房背后都可能对坦克袭击的惨烈。

换成这种带有一定自主反应能力的机器人上场。

那就彻底没了人员伤亡的顾虑。

拼的只是工业消耗品,拼的就是国家制造业的综合实力。

大而全的工业国家,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工业品上战场把对手每一滴血都消耗干净。

这种思维模式下,整个世界的未来可能就只能属于某个东方大国了。

当然阿三网友肯定会跳出来说没错,就是在下,以我们遍布IT业的印裔高层,这种高科技产品也一定会被我们发扬光大……

然后给大家带来一片笑声。

可以说花旗官方可能是到这一刻,才突然发现那个之前声名鹊起的斯坦福大学青年机器人团队,怎么就突然消失了。

这种议论热潮下,赵女士才是真正具备科研、商业或者东西方文化贯穿能力的综合专家。

既然我们能做到目前三四台机器人远程遥控的方式,那为什么不试试扩大试验规模呢。

十台、百台同样的机器人,能不能被同时分别操控。

“超级智能”远程通过无数台手机“小处理器”协助完成智能化。

也就是盖青云自己一心二用、三用到十用、百用,如果有极限,再找寻怎么突破极限。

这就是电脑人工智能,跟生物体大脑智能的区别,人脑开发极限极其艰难,那个电动车首富的思路就是开拓脑机,原因也是电脑设备的极限提升就太容易了。

哪怕盖青云自己运算能力不够,给他再附加一台超运,是不是就把能力无数倍提升?

总之这一切也要试验出来才知道。

而且刚刚好,智能眼镜这边必然优胜劣汰,会淘汰出来一部分产能,正好可以用到智能机器人的批量生产上。

虽然这两者的差别还是非常大。

但总比两手空空的建立生产线要简单便捷得多。

毕竟靠科大研发团队和赵女士的团队手搓的效率那得多慢。

这时候,的确是真正见识国内制造业全面能力的战场了。

当然,借着这一波科技界到全民的关注热潮,赵女士也建议顺势把智能眼镜推向市场吧。

这就等于是火上浇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