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南线与北线的进展(第2/3页)

“……我并没有轻视社会学研究的意思,相反我无比的重视,但我们与帝国已经签署了停战协议。贸然越过停火线可能将军团牵扯进本就复杂的地区事务,甚至将本该在前线全力以赴的黏共体拖进一片新的泥潭,我无法批准你的请求。”

“当然,我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督促在当地活动的避难所居民通过间接干涉的方式支援你的研究,以及保护‘繁荣纪元后时代’的新遗产。”

火炬教会正在以拖待变,黏共体仅仅是完成了对其的包围,想要彻底解决掉这个麻烦是得花些时间的。

如果联盟加大对婆罗行省地区的干涉,军团立刻会跟进扩大在婆罗行省的影响力和地盘,最终未必会利于当地幸存者自发的变革。

不如保持现状,用金加仑港牵制西帆港,让当地幸存者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

而且,当地幸存者做的其实也不赖。

从金加仑港输送到内陆的军官一转月族人抵抗军的颓势,正穿过虎州并朝着婆罗行省的东北角挺进。

根据方长在“听证会”上向小鱼做出的报告,他们投资一千万银币扶植的“军事强人”已经成功获得了来自金加仑港、薯条港民间的第一轮风投,撬动了近2000万银币的资本,并准备在猛犸州的塔桑河出海口建立一座“新的金加仑港”。

这座口岸的经济潜力可能赶不上位于永流河口的金加仑,但也能向辐射两三个紧邻塔桑河的内陆州了。

虽然这张饼没有把小鱼给糊弄到,但同时出席听证会的几个股东代表确实被这张饼给馋到了,并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方长那一边。

讲道理,如果真能再打出来一个金加仑港,1000万银币花的亏吗?

一点也不亏好嘛!

理想城家底厚可以不搞扩张,关着门也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有闲钱去废土上打赏,但曙光城有这个家底吗?

海外业务必须得扩张啊!

现在粮食有了,矿也有了,就差人口了。

如果那个拉西真能把婆罗行省的牲口变成人,谁在乎他是个什么玩意儿,再离谱还能比那个巫驼更离谱?

看到方长出示的一系列“物证”之后,最后小鱼也没说什么,在前者补充了完整的计划书之后便解除了传唤令。

事实上,她的做法完全是基于联盟的章程,并不存在刻意的偏袒或者刻意的打压。

楚光对于这样的结果也是很欣慰的。

无论是对百越公司,还是对小鱼,亦或者婆罗行省在玩家的引导下正在发生的变革。

那里同样是废土,不存在哪儿是主线废土,哪儿又是支线废土。

锦川行省的腐蚀源于海涯行省的火炬,而归根结底又在河谷行省的清泉市——或者说清泉市的母巢与117号避难所。

海涯行省的纳果来自于百越行省,而最终解决纳果的钥匙——B型纳果菌株也来自于该行省,或者说来自于那个至今仍未被玩家发现的位于百越行省的黏菌母巢。

对百越行省的开荒离不开南部海域幸存者们的支持,包括研究沉没的天庭号遗迹、海底的异种和母巢。

想要开发大荒漠也是一样,联盟必须拉上“曾经去了那里、又从那里逃离”的幸存者一起,解决他们的问题,或者至少带上愿意再一次从那里走出去的人们一起。

废土上发生的每一件事看似是割裂的,但其实都是环环相扣的。

如果不把脚下的每一步走好,他们就算继承了再多的遗产,也永远回不去曾经触摸过的星空……

至少他的有生之年怕是难看到的。

……

战场上的日月就如同叶梢上的蜗牛,北线的战线缓慢而又恒久地一点点移动。

时间慢慢到了九月下旬。

北线的联军已经成功控制了整个莱山市全境,并以三面开花的形式深入海涯行省腹地。

事实证明,联军消耗战的打法是切实有效的。即便军团的代表总诟病这是联盟在借黏共体的制度中饱私囊,趁机发展自己的工业。

不过在看到联盟在前线的伤亡——尤其是避难所居民的伤亡之后,他们又说不出来那些刻薄的话了。

企业是没有意见的,稳定持续的投入和可预见的产出本身就是他们的追求,他们只担心意料之外的风险,并不担心意料之中的。

至于学院,没有人能猜到他们在想什么,楚光自己最多也就能猜个一两成,那些人对秘密的偏执,就和他们对知识的态度一样。

火炬教会似乎是打算以拖待变,继续向南部海域增加筹码,并向东派出了先遣部队,试图将火烧向跃马行省。

这支由一名先行者和上百名使徒率领的先遣部队恰巧撞上了企业的第99机械化步兵师。

双方在平原地带爆发了激烈的交火,并最终由装备越打越花里胡哨的后者占据了上风,先遣队饮恨败下阵来。

少数萌新玩家以雇佣兵的形式参与了那场战役,据说还因此混到了不少装备。

不过最后这些装备基本都被巨石军工这些企业给高价回收去琢磨了。

毕竟那些搞军工的大佬们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除此之外,也有跑去军团那边甚至猎犬特种部队那边当雇佣兵的,一些热衷于“不走寻常路”的玩家甚至在官网论坛上总结了给各势力打工给的报酬,以及性价比最高的摸鱼办法。

其中联盟的收益最稳定,增长曲线也最平滑,就好像精心设计过的一样。

毕竟是游戏官方钦点的“主角势力”,服务的自然是大多数人,适合不太想剑走偏锋的一般玩家以及人数众多的兵团。

至于企业,作为背景板中的土豪,废土上最先富起来的大佬,就连普通的士兵都可能成为发任务的NPC,同时给的钱也是最高的,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给的装备实战价值低了点。

除了仿生学芯片和一些植入义体有大用之外,像什么外骨骼或者轻武器之类的东西真不如卖了换钱。

如果是追求装备的话,学院和布格拉自由邦反而是更好的选择。前者本身技术储备就是废土的天花板,而后者靠着有大裂谷撑腰没人敢打,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多少从前者那儿偷了点。

至于军团,给的钱不多,装备也一般,但可能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就像【战地气氛组】那家伙一样。

楚光看过那玩家写的帖子之后也是不禁点了个赞。

这家伙着实把新版本给玩明白了,少说也得当个五姓家奴。

当然,在不违背《玩家手册》的前提下,楚光对于玩家们主动“走出去”一直都是持鼓励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