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欣欣向荣(第2/3页)

东郊的一千栋预制板公寓也完成了所有工期,四万多户符合安置条件的居民已经顺利入住。

截至目前为止,曙光城的登记常住人口已经从早些时候的五万人跃升至十万人!

而更让人欣慰的是卫生部提供的新生人口登记数据——继落霞行省的战争结束之后,一场来势不小的婴儿潮正在酝酿中。

虽然这给联盟当前有限的医疗、教育资源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积极的一面却是极大改善了当前人口结构。

联盟的幸存者们正在走向新的生活,虽然这片土地上的灾难远远没有结束,但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信心。

因为他们的管理者确实兑现了他在凯旋仪式上,向联盟居民们做出的慷慨激昂的承诺——

让美好的品质在联盟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勤劳的人绝不会成为傻子,只要积极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就一定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黎明城的也是一样。

这里的变化仅次于曙光城。

原先只有一块木牌的火车站,如今已经变成了混凝土修筑的车站大厅。

从工业区到物流中心是六车道的公路,曾经住在铁皮房里修排水设施的工人们如今已经搬进了带电梯的楼房,原来叮叮咣咣的小作坊也都变成了占地数十乃至上百亩的大型厂房。

客观来讲,这里的发展度和居民生活水平虽然比不上曙光城,但“电气化程度”和“城市化率”却比曙光城和巨石城加起来还高。

毕竟联盟唯一一座城市级的聚变堆就坐落在这里,这儿的电力资源甚至连运输成本都没多少。

由于丘陵多于平原,当地居民大多都住在容积率较高的楼房,因此电梯几乎是标配。

曙光城的那种三四层高、只住一户或者两户人的独栋小屋,在黎明城这边反而看不到。

因为有大量现成的地基可以用,黎明城当局干脆将新住房都盖在了西洲市原来的废弃建筑上。

繁荣纪元时代修建的住房虽然大多已经无法使用,但地基却出人意料的完整,而且质量好的惊人!直接在原来地基的基础上再盖一栋使用年限五十年的楼房问题完全不大!

甚至搞不好新盖的楼房到了报废年限,埋在地下的那一截都还是好好的。

考虑联盟当前基建水平与繁荣纪元的代差至少在一个世纪以上,这种事情完全有可能。

再加上西洲市在繁荣纪元属于人口密度较低的宜居型城市,建筑楼层普遍不高,拆除难度也不如清泉市那么大,混凝土垃圾还能通过理想集团提供的技术进行回收,在黎明城盖一栋二十层高楼的成本会比在其他地方低很多。

目前黎明城登记在册的常驻人口已经从八万增长到了十一万,而这几乎就是这座聚居地全部的人口。

毕竟这里是联盟的工业重镇,商业方面并不如南边的曙光城繁荣,大多数人来这儿都是找工作的。

只要工作就需要纳税,纳税便需要登记,因此这儿的“黑户”理论上也是全联盟最少的。

除了直接关乎民生的住房和产业之外,黎明城的另一大基建项目便是西洲湖东北岸的水坝!

西洲湖作为人联时代的环境改造工程之一,可以算是河谷行省中部地区最大的人工湖。

这座湖泊在中洲大陆中部地区沙漠化治理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进入废土纪元之后,这座被荒废的湖泊却因为冰期结束、降雨量增加、湖床结构改变等等一系列的原因发展成了严重的水患。

如果能够将这座“人工蓄水池”修复,从西洲市西北侧至天水支流一带的大片黑土地将能够被释放出来。

这项工程预计至少能为联盟增加数十万亩的耕地!

而且和落霞行省那些依靠“河堤”系统维持的耕地不同,这片黑土地的存在无需依赖于任何未知的技术。

虽然联盟的粮食主要从附庸国进口,农业并非黎明城发展的重心,但没人会嫌自己的耕地资源太多。

哪怕NPC们没兴趣种,扔给“玛卡巴子”、“无聊打老虎”这些热衷种田的生活职业玩家们去开发也是极好的。

数十万亩的耕地,全新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关系,开荒中可能遇到的麻烦……这要是换成土豆大厂的《和面1800》,当个资料片发都够了!

在现实中承包一片上百亩的庄园得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废土上只要偶尔解决一下流窜的异种和废土客就够了。

总之,虽然期间经历了包括战争在内的许多事情,但黎明城的工人们最终还是不负众望地克服了万难。

根据环境工程师布坦提供的图纸和施工方案,在101号营地一众专家与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西洲湖水坝总算是竣工了!

不只是西洲市北边的那片黑土地,原本整个泡在湖水里的四新区也重新浮出了水面。

以后穿过这片区域,再也不需要坐船了!

并且不止如此。

随着湖水的退潮,这座被湖水尘封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城区,还解锁了不少之前玩家们没有探索到新区域。

比如,位于四新区地铁路段附近的100号避难所!

根据101号营地提供的资料,该避难所计划庇护人数为三万人,并原定于废土纪元60年解除封锁。

然而遗憾的是,废土纪元52年,蔓延的湖水便将四新区整个淹没,彻底封死了100号避难所的大门。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100号避难所承担的任务是西洲市的重建。

甚至于,位于西洲市地下的备用可控聚变堆——也就是联盟正在用的那台,原本就是为100号避难所而准备的。

由此可以推断,100号避难所中应该保存有一定量的氦三资源储备,居民中大概有相当比例的核工程师。

隐居在101号避难所的方法博士判断,该避难所居民幸存概率仅为3.1%,继续履行任务的概率不到1%,成功率更是接近于0,因此便将该可控聚变堆的坐标提供给了101号营地的废土客们。

不过,关于100号避难所的庇护计划到底是什么,恐怕也只有那座避难所的管理者会知晓了。

也许就像瑞谷市的79号避难所一样,对外宣称承担着西洲市重建任务的100号避难所,可能实际上在进行着其他庇护项目也说不定?

殷方对这座避难所非常感兴趣,毕竟他的职业就是挖坟的,对咖啡机的兴趣和对各种电子设备的研究甚至是医疗技能都只是顺带的。

楚光也是一样。

不过比起殷方好奇的这座避难所“沉没”的原因,他更好奇能从里面捡到什么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