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人皇阿弥陀,大天地归一!(第2/2页)

佛母心头那种不好的预感越发浓烈,悍然出手,想要先将卢修远与诸葛孔明镇压,

却见天穹上,昊天落掌。

重化天庭之主,虽天庭已非从前天庭,天帝也降为天公,

但昊天也算多少恢复了一些,虽距离【得道者】的行列依旧遥远,却也非佛母可以匹敌!

天公一掌,自上而下,囊括岁月。

佛母遭重击,咳血后退,诸葛孔明借助已然衰微,但仍有着浩浩大威的七灯横击瑶池仙母,

卢修远舞动开天幡,有高吟声传来,烛龙自其中走出,却不知何时已然入得了大罗,

它双眼一睁一闭,昼夜交替,呼吸之间,四季轮转,与卢修远共持开天幡,催发此道果至宝,竟也将大日如来短暂压制!

四个鸿钧道人自四方神台中走出,合四为一,身着皇袍,头顶苍天冕,浩浩荡荡的人道运势汇聚而来,在他身侧盘旋!

鸿钧道人面含微笑,似乎一切已定,大势已成,持人道运势,诏令大旨。

“自三皇起,至五帝终,世无人皇,吾今日便复人皇之位,持天下人族之运势……”

他一字一句,如晨钟暮鼓,振聋发聩,响彻整个广袤人间!

自西向东,由南到北,一寸寸山河震摇,一个个民众俯首,

天穹中,鸿钧道人身旁,浮现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川河流、人道昌隆之四景,

一景一天象,风和,雨顺,日丽,天晴!

四天象横空,残破大地复苏,官渡埋骨地也郁郁葱葱,破损山河在复归圆满,人道运势一分又一分的厚重。

昊天脸上绽放笑容;

诸葛孔明看着染血蜀地复现春风、枯树又绿,老泪纵横;

卢修远亦神情振奋,手持开天幡,大笑:

“好,好,好!”

在他的笑声中,鸿钧道人还在宣大旨。

“今,当以我人族浩浩运势,聚古往今来往圣先贤之威德,以人道统天,以昊天为天公!”

“天公有德,当再以古今人道大势……”

人皇话锋忽然一转,慈悲开口:

“当再以古今人道大势,成吾之金身,人道既已统天,何故不可一统九幽?便以人道大势,成金身,击六道,擒轮回!”

昊天骤然垂眸,诸葛孔明迷糊侧目,卢修远抬头!

他们瞳孔骤缩。

历史在变动,鸿钧道人不知何时……

已换做了阿弥陀佛。

“慈悲,慈悲!”佛母虽在咳血,但脸上绽放笑容,被七灯横击的瑶池仙母面露惊喜之色,

大日如来亦抚掌大笑、大叹:

“南无阿弥陀佛!”

一位得道者亲自出手,更替了过去,遭四帝禅让者再非鸿钧,登临人皇之位者,也非鸿钧,

而是他,是他自己,是阿弥陀。

“阿弥陀佛!”昊天似乎震怒,天雷滚滚,凝视着那尊身着皇袍、头顶帝冠的阿弥陀,

后者只是含笑,平静道:

“算来算去,最终还是一场空,这一次,吾棋高一筹。”

他不曾动用自身伟力,只是调动古往今来之人道大势,面上笑意盎然:

“为人皇,倒是吾从未曾设想过的道路,却不想……益处颇多。”

肉眼可见的,

阿弥陀手中残破的西方净土在一点一点的愈合,

他瞥了一眼遁入未来可能,神色似乎阴晴不定的鸿钧道人,晒笑两声,未曾搭理,

旋即,阿弥陀手中人道大势汹涌,化作洪流,将诸葛孔明连同七灯拍在了地上,

将卢修远、烛龙连同开天幡一并桎梏,

将三十三重天中的昊天给镇在了凌霄殿中的天公大座上,动弹不得!

佛道韵律联合人道大势,浸润整个人间,佛道运势暴涨,

阿弥陀佛、菩提古佛、紫霄大慈佛主、弥勒佛母、释迦如来……

都在受益!

三个佛主,两个当世佛门领袖,共分此佛道滔天运势!

下一刻,在诸葛孔明通红双眸的注视下,在卢修远的轻声绝叹中,

人道大势聚合、归一,冲入九幽。

阴司颤栗,重创养伤的酆都大帝惊悸抬头,正准备承接阴司之主大位的小桃灵错愕侧目,

一位得道者亲自驾驭天庭大势、人道大势,伴随无量佛光、无量清净,席卷了整个深邃九幽!

自此。

天、人、地。

三世一统。

“禹馀。”

阿弥陀站在人间,俯瞰九幽,而后走入其中,感受着自身暴涨的力量,面含微笑:

“交出六道轮回。”

手持青萍剑的禹馀道人横压在六道轮回之上,他是跛脚道人的本我化身之一,更为三十三重天中的一重。

禹馀道人平静的端持着青萍剑,淡淡道:

“阿弥陀,汝以为,胜定了么?”

“不然?”

阿弥陀脸上笑容更盛,轻声赞叹:

“大天地归一,吾手中净土已重现曾经璀璨,若再得六道轮回,或许……”

他目光深邃:

“或许,圆满道果,未必不可得啊……汝等千般谋划,最终全了吾身,慈悲,慈悲!”

话落,阿弥陀霸道出手,携苍天、人间、九幽之威,持佛道苍茫之运势,石破天惊!

禹馀道人咳血暴退,青萍剑震鸣不绝。

他持剑,护持自身,泼洒天光,将六道轮回一并包裹,

青萍剑绽放大威,哪怕如今得大天地加持的阿弥陀,一时半会,居然也破不得!

他却不骄不躁,不惊不怒,含笑开口:

“何故,负隅顽抗?”

禹馀道人倚着青萍剑,踩踏在六道轮回之上,咳血道:

“我若不退,你取不得六道轮回!”

“未必。”

阿弥陀洒下古往今来最炽烈的佛光,疯狂涌向禹馀道人,自身则一步走回人世,淡淡道:

“一日,吾立大朝,彻底统合天、地、人,届时,吾当近于圆满道果。”

“便一日后,斩你。”

禹馀道人抿嘴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