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海角港(第2/3页)

夜惊堂见此,把茶杯放下,起身来到了茶肆的后院等待。

不过片刻,田无量就从围墙后翻进来,落地便再度双膝跪地:

“夜大侠大恩大德,田某无以为报……”

“诶。”

夜惊堂抬手虚扶,让田无量起来:

“举手之劳罢了,不必行此大礼。”

田无量若没有夜惊堂的提携,这辈子都很难报仇雪恨,此时感激半点不作假,起身后便关切道:

“夜大侠和北云边一战,似乎受了伤,现在可还有影响?我这里还剩了点雪湖花……”

夜惊堂摇头道:“伤势无碍。北云边已经死了,如今北梁什么情况?”

田无量从雪原赶回来,沿途都在打听夜惊堂和北云边的下落,对当前局势自然清楚,回应道:

“阴士成暴毙、北云边落败后,江湖上人心惶惶,都不敢给朝廷卖命了,连已经被招募的高手,都有连酬劳都不要请辞的,称得上树倒猢狲散。

“不过朝廷那边倒是很安静,并没有气急败坏的迹象。我估摸是朝廷主力军队尚在,又有项寒师压阵的缘故……”

夜惊堂微微颔首,觉得和自己预料的大差不差。

田无量说了几句后,又想起了什么,皱眉道:

“另外,还有个不好的消息。我听燕京过来的人说,朝廷最近抓了些南朝暗桩,其中有南朝曹千岁的徒弟……”

夜惊堂眉头一皱,没想到机灵过人的曹阿宁,竟然被逮住了,当即询问道:

“北梁怎么处理的?”

“听说关进了死牢,并没有斩首示众。”

田无量也算老江湖,略微斟酌了下,又道:

“夜大侠得小心对待此事。您纵横江湖这么久,行事风格人尽皆知,只要和您扯上关系,天王老子您都得上门会会。人只要没死,我估计您十有八九会过去捞人。

“我都能看出来,国师府不可能看不出来。现在朝廷可是快被您逼上绝路了,必须得把你处理掉,这若是请君入瓮之计……”

夜惊堂并不笨,能猜到这种可能,但他用了曹阿宁这么久,总不能因为忌惮,就坐视不理让手下人被北梁处理了,对此道:

“若是请君入瓮,那就把瓮砸了,我倒要看看,北梁如今还能拿出多大的瓮,来捉我这只,咳……这条大龙。”

田无量听出夜大阎王差点说成瓮中捉鳖,但肯定不敢笑,只是道:

“我也觉得北梁困不住您这条真龙,不过凡事还是小心为上。青龙会手眼通天,知道的肯定比我多,要不我想办法帮您联系下?”

“青龙会最近的接头点在哪儿?

“他们势力在湖东一带,这边接头人在哪儿还真不清楚,夜大侠先在这里歇着,我去打听打听,明早之前肯定有消息。”

夜惊堂也是第一次来天牝道,对这里并不清楚,自己去找还是得打听,当下便点了点头:

“辛苦了。”

“唉,夜大侠太客气了,大恩无以为报,我要是有闺女,硬想送您府上端茶倒水答谢恩情……”

……

交谈几句后,田无量便飞身离去。

夜惊堂暗暗斟酌了下,才收起心思,来到了茶肆中,看向等待的三个姑娘:

“还得打听点消息,先去客栈歇息一晚。”

三个女子奔波了好几天,都有些困倦,见此站起了身,不过神色则各不相同。

折云璃在船上,以房间少的名义和华青芷挤在一个屋,免得又当苦主,但如今到了小镇上,显然是没借口了,眼神有点碎碎念。

华青芷心心念念都想着造孩子,坐船的时候没法行房,也没法让薛白锦当苦主,此时都开始着急了,起身后轻咬下唇,望向夜惊堂,眼神有点羞。

而薛白锦显然知道华青芷的心思,本来她这几天就焦躁烦闷很难熬,晚上继续当苦主,睹物思情之下,怕是得气的神志不清。

但她也没理由阻拦夜惊堂和华青芷亲热,当下眉宇间自然有点不悦。

夜惊堂能感觉出局面的复杂,想想含笑道:

“走吧,先去吃点东西,好不容易平安归来,咱们喝几杯。”

“叽!”

没精打采的鸟鸟,当即从云璃怀里抬头,开始摇头晃脑……

……

另一侧,燕京。

岁锦街是京城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达官显贵齐聚,除开主街上的大店,偏街上有些许不少小馆子,来此消遣的多是城内的普通人。

入夜时分,处于岁锦街街尾的一条深巷内,一家招牌发黄的老酒馆还在营着业,不过内部并没有多少客人,只有一个年迈的掌柜和一个中年酒客。

中年酒客身着寻常文袍,但眉宇间却难掩那股久居上位的威严,目光一直望着外面的巷子。

在火炉旁煮酒的老掌柜,认识此人,因为酒馆里没其他客人,还在说着闲话:

“这一晃得有几十年了吧?以前客官过来,这酒馆的掌柜还是我爹,我在后院打杂。如今头发都白了,客官依风华正茂,着实让人羡慕……我没记错的话,阁下应该还有几个朋友,怎么没过来?”

坐在窗口的梁帝,上次来这种市井酒肆,还是当太子读书的时候,因为身份特殊,跑去青楼厮混不方便,又厌倦宫里的生活,才偶尔和好友到这来消遣。

至于陪着过来的人,自然是李逸良等同窗伴读,不过左贤王李锏并不在其中。

李锏是梁帝的兄长,但由妃子所出,并非嫡长子,和梁帝的关系,便如同当今的胖太子、三皇子。

而李锏后来之所以能封左贤王,并非梁帝宽厚,而是李锏不争皇位,本事也确实大。

李锏自幼刻苦习武从军,从伍长做起,硬靠军功步步高升,成了征伐西海的首发大将,又在燎原悍不畏死围剿天琅王,打到亲兵死完了都没退,战后‘西海王’的位置只能让李锏来做,换成其他皇子根本没法服众。

虽然受封左贤王,但李锏和梁帝的关系并不算很信任,这点从西海都护府的布局就能看出来——军饷粮食全靠湖东道输送,也不准造船,说是提防西海入侵北梁本土,但左贤王被关在门外面,同样没机会往回打,永远都是背水一战。

不过如今李锏真战死了,至死都在给北梁尽忠,梁帝难免是有点后悔。

毕竟李锏用死证明了,他确实没暗藏反心,唯一愿望就是证明自己比项寒师厉害。

雪湖花开那次,梁帝如果优先保左贤王而非雪湖花,那只要李锏活着,西海诸部就没人敢明面造反,夜惊堂也没法轻而易举整合西海诸部,当前局势绝不会乱到这种地步。

不过人死如灯灭,想这些显然没意义,听见掌柜的询问,梁帝只是平静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