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输赢(第2/2页)

还有生日。梁牧也这几年明显是不过生日的,所以程洋才会是那种表情。就连他本人,最开始的反应也是惊讶、诧异,而不是欣喜。而自己,是他所经历的一切痛苦的始作俑者。

不但如此,他还往他伤口上撒盐。那天生日蛋糕梁牧也自己根本没怎么吃,他都看在眼里。至于许愿和切蛋糕,估计是不想让自己太难堪罢了。

高逸叹了口气。

“唉,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也不得不说劝你一句。”

池羽耐心道:“逸哥你说。”

高逸没长篇大论地讲道理,就简单一句话:“池羽,你得告诉他啊。”

他以为比赛的重压丝毫不会影响到池羽,这人可是遇到大赛即兴奋型选手。可那个人承受的也不仅仅是比赛的压力。

池羽那边又沉默了挺久,他说:“嗯,我知道。”

“我知道你很难做,你跟他现在关系……”高逸咽了口口水,斟酌着措辞,“这么近了,算是朋友。但是拖着,也不是个办法。”

池羽的修刃声停下来,然后,高逸听见他说:“我知道。我比完赛,就告诉他。”

被他这么一说,高逸八卦的心情也没有了。

“逸哥,麻烦你,明天见到他,别跟他说。我……”

“明白,”高逸自然懂得,“你的事,我让你自己告诉他。你放心。先别想这个了,该比赛比赛,想想你的路线,那个720,做出来得多帅啊,是吧。”

池羽苦笑了一下,说:“说实话,这两天想这个比想路线要多。”

他免不了去想,如果梁熠川还在,他还会和他滑“抄近道”小树林。池羽在遇到他之前,没有跟双板滑得好的朋友一起滑过,遇到他以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道外滑他的分离板。他把分离板用到了淋漓尽致,甚至引来了制造商青睐的目光,在他们下一雪季的产品宣传视频里面出镜了一个小片段,拿到了作为单板运动员的人生第一笔广告收入。

池羽在收到支票的当天,就把那笔收入和梁熠川对半分了。梁熠川当时想瞒着他爸买车,零用钱是能省则省,都放在一个哆啦A梦存钱罐里面。直到出事那天,池羽都知道罐子里的余额。

梁熠川其实很少和外人讲起和他哥的故事。大概年轻的兄弟间总存在一种难以严明的竞争关系。始于青春期的荷尔蒙,后来又演变成关乎事业的自尊心。

时至今日,池羽也知道了为什么。梁牧也自由生长成今天这个样子,顶天立地,来去潇洒。他的成功投下一片影子,而梁熠川在他的影子里长大。他总是憋着一股劲儿,想比哥哥做得更好。换做任何人,估计也会如此。

可梁熠川每每提起他来,说我哥的项目,我哥去哪个山里拍片子,我哥说过等我滑得好了,就跟我一起去世界上最高的山上滑雪,骄傲之情溢于言表。池羽对他只有只言片语的了解,无异于雾里看花,站在这影子里面,仰头看一棵参天大树。

如果梁熠川还在,如果他没有答应对方赶赴那一场比赛,现在他也已经二十岁了。争强好胜的青春期一过,他应该会更加愿意和他哥哥一起玩。他也肯定会拉着梁牧也,介绍给在座所有的人。而他和梁牧也,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相识。也许是在加拿大,也许是国内的大山上。

若有个按钮可以让他俩之间一切清零,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按下。只是,现实不是虚拟游戏,更不是训练场。他练习多少次,也无法换回重来的机会。

*

等梁牧也开回了自己家,才打开手机接收消息。

郑成岭给他发了下周的初步踩点和训练计划,问他哪天要过来拍,他好安排购置合适的设备。他们平时攀爬训练,基本不怎么用静力绳,只用动力绳,所以静力绳需要买多少米,也全看摄影师安排。

梁牧也多了个心,打了个电话给他,先是确认了下礼拜的具体安排。

等确认好工作以后,他又开口问他:“郑总,我问个事儿,你也帮我打听打听。”

郑成岭为人爽快,早就跟他称兄道弟,便说:“别郑总郑总的了,叫老郑就行。什么事儿,你尽管说,帮得上忙的我当然帮啊。”

梁牧也笑着谢过他,这才开口问道:“速迈中国……有没有想过赞助滑雪运动员。”

“我知道在美国是有,在中国目前还没有。我们最近五六年才开始做服装嘛,你也知道。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当然可以考虑。我甚至可以帮你向总部提一下。你说的滑雪,是……”

“是大山野雪,自由式,极限运动,”梁牧也福至心灵,张口就来,“最高的永远是下一座山*。这样的。”

作者有话说:

*速迈宣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