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揭秘(不可错过)(第3/3页)

“你猜的没错,先帝召见我时所交代之事确实是和宋离有关。

你知道的,王和保乃是光帝旧臣,光帝在位时曾全托朝政,以至于王和保权倾朝野,先帝有意剪除他的羽翼,奈何天年不假,那时先帝病重,而东宫幼小,内阁独大,所以先帝不得不扶持直廷司,以制衡内阁。

宋离便是先帝选择的提领直廷司之人,而我只是需要在宋离未曾站稳脚跟的时候扶他一把,一求保证朝堂势力的平衡。”

他说的这些李昭德自然也有感受,这么多年朝堂之中也确实如先帝预想的那样,内阁和直廷司相互制约,王和保和宋离斗的不相上下,她也理解弟弟当年的困境,知道这是最好的方式,但是隐约中她还是觉得漏掉了什么。

忽然她抬起头,一双秀美微挑:

“真是个老狐狸,到了现在你还在打马虎眼,内阁和直廷司相互制约这不假,但是为什么直廷司的督主一定要是宋离?先帝驾崩时宋离才不过刚及弱冠,他为何如此坚定地选定宋离成为制衡内阁的人?

宋离一定有他必须成为直廷司督主的理由,这么多年,你瞒着我,应该是就是不想我知道这个吧?你这一次帮宋离保下刘庆元是不是也和这个原因有关系?”

阎毅谦了解李昭德的性子,她都猜到这里了,也没有什么隐瞒的必要了,其实这件事儿本也不是必须瞒着她,只不过是不想她平添一份危险而已。

“你还记得被光帝灭了满门的周家吗?”

李昭德顿了一下,没过一会儿便想到了光帝朝那一件引得朝野震动的大案,三边总督周合礼因与叛臣安和王幼子勾结,对皇帝大不敬之罪而被判灭三族。

周家世代清流,曾多次上书规劝光帝不可沉迷丹道,圣旨下来之时朝中大臣几乎都认定是有人构陷,但是这么多人也拧不过一个执意要取其命的帝王,从案发到处斩,前后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此案曾在光帝一朝掀起了轩然大波。

李昭德自然还记着这件事儿,她心底知道,周合礼不可能与安和王幼子勾结,更不可能有什么反叛之心,他的死不过是因为触怒了皇帝,光帝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和权威,才会将那封圣旨下的那样决绝。

可以说周家一案是光帝朝最大的一个冤案,李昭德微微闭上了眼睛,她的唇线紧抿,脸色都有些发白,她不得不承认,那位从小看到大的弟弟,那个她冒死从东宫救出来的太子,从不曾是一位合格的君主,而周家,是皇家有负于他。

半晌她才睁开眼睛,她隐隐猜到了什么,不过还是问出声:

“宋离是不是和周家有关系?”

阎毅谦看着她,缓缓开口:

“是,宋离便是周合礼的次子周墨黎。”

饶是李昭德也没有想到宋离竟然是周合礼的儿子,阎毅谦出声:

“那一案中周家只侥幸逃出了两个人,一个是宋离,一个是周合礼的小儿子周书循,这两人当初并没有在周家,而负责处斩的官员是周合礼故旧,在死牢中挑出了两个身量相似的人替代了周府的两位公子上了刑场。”

李昭德的手心中都是冷汗,听到这里的时候她不由得都生出了两分庆幸,还好,还好,周家总算也留下了两个血脉,但是随即她便想到了宋离已经受了宫刑,立刻问了一句:

“那,那周家那个小儿子也...”

她话没有说完阎毅谦便摇了摇头:

“没有,那个小儿子在家变那年才六七岁,并不曾入宫,想来宋离会暗中保护好他的。”

李昭德此刻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沉默了许久才再次开口:

“所以,先帝是知道宋离身份的?”

阎毅谦有些艰难地点了头,想起那一晚的对话他也有些唏嘘:

“是,我也不知先帝是如何知道的,先帝临终只告诉了我宋离的身份,着我暗中帮助宋离坐稳直廷司的位置,并且给了我两样东西。

一样是一封密旨,一样是十年牵机的解药,要我每年给宋离一粒解药,直到第十年,那封密旨才能得见天日。”

李昭德听了这话手中的茶盏都是一抖,她自小在宫内自然是知道牵机是皇家用来牵制人的一种密药:

“先帝给宋离下了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