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人面兽心(8)(第2/3页)

当时听,只觉得隔了层雾,看不真切,毕竟那种残酷的生活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过遥远。

可现在,发现池醉如此了解‘人兽监狱’的规则,薄冰才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痛苦。

如果不是上过无数次当,吃过无数次亏,又怎么能轻描淡写地说出这些话?

池醉的不安,会不会也和这些事有关?

似乎没料到薄冰会问的这么直接,池醉犹豫几秒,点头:“常有的事,上岛的时候我还年轻,前脚成年,后脚就被坑进去了……你知道的,那个年纪的年轻人都爱做梦,我就是。”

生活在和平世界里的人,永远无法明白“生活”与“生存”那一个字的差别……

“我总幻想自己能拯救世界,感化岛上的人,”池醉故作幽默,“不过每次我救人,救完就被捅,救完就被捅,时间长了我就变得铁石心肠了,这种伎俩骗不过我。”

话虽这么说,可直到现在池醉都记得,自己最难以忘怀的一次。

当时他两天两夜没吃饭,胃里都是些有碍消化的草根树皮,想肉想疯了。

那时的他还算有骨气,坚持不碰自己讨厌的东西,比如蚂蚁、蚕、蛇等正常人压根不会想吃的生物。

后来他挣扎半天,好不容易抓条鱼,结果生火时在丛林边缘捡到了一个饿晕的男孩。

男孩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饿的奄奄一息,没了意识。

池醉赶紧将鱼肉研磨成泥,喂了男孩大半条鱼,才把男孩的命吊住。

男孩醒来后很感激他,信誓旦旦地说以后跟着他,认他做大哥,两人互帮互助,一起逃离亚恩林岛。

彼时,池醉已饱尝孤独的滋味,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同伴,只有永远的利益冲突、无尽的生死抉择和永不停歇的背叛。

他非常轻易地相信了男孩,并贪恋着这种难以企及的温暖。

就这样,同样饿的半死的他强撑着,又去海边抓了两条鱼回来,还险些被涨潮的海水冲走。

这两条鱼,一条他和男孩分着吃,另一条留着明天吃。

而到晚上,就在池醉怀着美好的憧憬进入梦乡后,男孩拿起穿鱼的木杈,想要捅穿他的喉管,将他杀死。

也许是好人有好报,抑或池醉命不该绝,男孩饿的太久力气不够,没能划破他喉间的大动脉,只在他喉咙上留下了三道血痕。

接着池醉就醒了,将男孩反杀。

现在回想起来,人的潜能真的很可怕。

池醉也不知自己哪来的力气,明明饿的快要晕过去,却硬是将男孩拖到海边,将男孩的头摁进海水里,不顾他的挣扎,活活溺死了他。

这是池醉第一次杀人,所以记得分外清楚。

杀完人,他就那样坐在海边,呆呆地看着男孩的尸体被海浪卷走。

然后他大哭了一场,哭的筋疲力尽,在海边昏了过去。

第二天醒来,奇迹般地,他发现自己不仅没被涨潮时的海水冲走,身边还多出了许多搁浅的鱼、虾以及死螃蟹。

饱餐一顿后,池醉走回丛林。

他决定活下去。

不顾一切地活下去。

从那时起,他的原则就变成了——

所有觊觎他生命的人,都得死。

整件事就是这样。

池醉把它当成故事分享给了薄冰。

薄冰听的十分心痛。

感觉到有些沉重的氛围,池醉随口就来:“这条原则早就变了。”

“嗯?”

“变成了——任何觊觎你的人,都会被我揍。”池醉扬扬拳头。

薄冰轻“咳”一声,目光渐渐有了温度:“嗯,我很喜欢。”

池醉轻笑,一副心情很好的样子。

两人就这样聊聊走走,如同一对平平无奇的小情侣,浑身散发着恋爱的酸臭味。

旁人听不到他们说什么,也不敢上前打扰他们。

随着氛围愈发融洽,池醉似乎完全恢复了正常。

如果不是刚才的事,薄冰会觉得他跟以前没区别。

这种感觉还是很难描述——

假设将池醉分为两个人,池醉1号和池醉2号。

1号是正常的池醉,2号是不正常的池醉。

当受到特定刺激时,2号会出现。

他的神智时而清醒时而疯狂,看似与1号没有区别,实则想法多变、头脑阴暗并有所隐瞒。

而刺激消失或受到安抚,池醉又会恢复成1号的状态。

但诡异的地方在于,池醉1号完全记得池醉2号做过的事情,并觉得2号做得很对。

薄冰变着法地试探,发现池醉的其他方面并没有改变,记忆也没有被篡改。

唯一变化的是,他对某件事的执念被放大了。

换言之,有什么激发了他性格中偏执的那面。

比如自保,在之前的副本中,池醉很少会动手杀人,尤其是活生生的人,更不用说虐杀。

可现在,他对自保的定义变了,由“保护自己”变成“抹杀一切威胁”。

并且他会觉得,自己能够主宰他人的生命。

这正是因为池醉把自保放大成了杀戮。

在他目前的认知中,自保等于杀戮,所以他才会将金哥无情虐杀。

薄冰能感觉到,池醉1号和池醉2号都是池醉,却又都不是完整的池醉。

他们诡异地分裂开来,却又互相保持着贯通——

就像……

就像池醉的一个半身在拒绝另一个半身……

薄冰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种状况,只能把落脚点放在尽快逃离‘人兽监狱’。

至于怎么逃离……

池醉已经把矿石上的发现全部告诉了他。

而他在羊毛区的所见所闻,也能佐证池醉的猜测。

羊毛区和矿石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羊毛区有一条非常粗大的管道,如参天古树般,上接金属板覆膜,下接地面。

管道中央则有一根细管伸出,如果说管道是树干,那这根细管便是树枝。

需要加工的羊毛正是从细管中落下的。

薄冰检查了羊毛的质地,发现这是海羊毛。

他其实没见过海羊毛,但曾在书里读到过。

海羊毛,顾名思义,就是海羊身上的毛——

质地比羽毛轻,外观呈淡蓝色,烧焦后不像普通羊毛那样一捏就化灰。

以上都是海羊毛的特征。

做工时,薄冰悄悄点燃了一根,发现与书中所说全部吻合。

因此他认定,这种羊毛就是海羊毛。

但这都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海羊喜欢在海里生活,有条件豢养海羊的一般都是渔民。

海羊毛在沿海地区也比较盛行,生活在内陆的民众很少有人能接受这种羊毛。

更关键的是,需要加工的羊毛上还有海水,一看就是刚剪下不久,非常新鲜。

鉴于以上两点,薄冰赞同池醉的猜想。

他们现在既有可能在沿海城市中,也有可能在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