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羊主任的感激,并驾齐驱(第2/3页)

她当时怒冲冲的走了。

没过多久又回来了,大骂我是个庸医,杀人的刽子手,说我的诊断意见是错的。

还说她找了一位名气很大的医生给她看了,根本没什么大病。”

连涛也说起了自己从业经历中的一个成长故事。

每一位医生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一点点成长。

“后来怎么弄的?”

李敬生追问。

这里的龙虾是真的大,比小龙虾大太多了。

厨师的厨艺也很棒,在虾背与腹部划了不少刀口,味道浸入到了虾肉里面。

“后来她大闹了一场,医院领导被惊动了。她是官太太嘛,医院领导自然是想方设法给她平息怒火。在办公室让我给她道了歉。当时我都快憋屈死了。那时候我才明白,我们当医生的在权势面前原来如此卑微。”

说起当年遭受的委屈和不公平对待,连涛的脸上仍然愤怒难平。

“过了三个月的样子吧,那个官太太又来了。这次是救护车拉到急诊科,然后急诊科处理不了,叫我们科室的医生去把病人捞走。我带着一个实习生去了急诊科,见到那个官太太时,只见她已经奄奄一息,脸上瘦得几乎没什么肉了。需要戴着呼吸面罩才能维持生命。

拍片子检查出来的结果是肠癌合并多发转移。

在我们医院治了一百多万,最后还是走了。那个官太太有一次哭着流泪对我说,连医生,当时真后悔没听你的诊断意见。

疾病就是这么残酷,根本不给人后悔的机会。”

连涛说起那个官太太死亡时,表情中又多了几分悲悯。

“她后面到底找哪个名医看的啊?肠部肿瘤应该不难查出来吧?”

李敬生同样唏嘘。

医生对病人那真的是如同对待至亲,想方设法也要治好他们的病。

可是病人不理解,还动不动就投诉,各种质疑,实在让医生心寒。

“说到这事我更来气。她找的是一个江湖神医,纯粹就是一个骗子。”

这可真是好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渡自绝人。

那个官太太不相信正规大医院的医生,却相信江湖神医,送了命一点都不冤枉。

“她丈夫是当官的,后面发现被骗了,没找那个江湖神医的麻烦吗?”

有的人,天生就是靠骗术吃饭。

他们能说会道,巧言善辩,总是能够找到一些倒霉蛋进行欺骗。

“听说她的丈夫后面被抓了,被那个江湖神医骗了五千多万。那人不但是个骗子,还是个掮客,帮她丈夫跑官骗了很多钱。”

这真的是悲剧中的悲剧。

被一个骗子搞得家破人忙,太可惜了。

“对了,敬生,你的呼内诊断好像很不错,胸外诊断怎么样?”

连涛似乎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般般,懂点皮毛就是了。这是遇到棘手的病例让我帮着一起参谋参谋吗?”

李敬生平时与他也会有一些私聊。

基本都是聊一些病例。

比如李敬生在诊所接到一个拿捏不定的呼内病例,就会问问连涛,相当于两人合力会诊。

连涛是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水平自然不差。

他从李敬生的诊断思路,提问里面能感受到李敬生的实力。

“你说一般般肯定差不到哪去。这个病人是位40岁的女患者,从事体力劳动。发热、咳嗽、咳痰、流脓涕近三个月,检查该做的基本帮她做完了。她在当地医院当慢性鼻炎治疗,没见效果,病情反复。然后跑我们医院求诊,一位主治医师接诊后,给她用了青霉素、链霉素抗炎症治疗,八九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了,但是仍然有咳嗽、咳痰。患者反应有点憋气的感觉。”

连涛述说着这个棘手病例的病情与病史。

遇到这种长时间发烧、咳嗽的病人,医生们往往会非常谨慎。

一不小心就遇到了大病。

“查了胸部X线和CT吗?”

李敬生只得到这些信息,肯定没办法给出有用的意见。

羊主任则是吃着烤牛排,听着两人对话。

“胸部X线检查提示右下肺有团块影。CT检查提示右下肺空洞型肿块,没有纵隔肿大淋巴结,也没有胸腔积液。羊主任的诊断意见倾向于边缘型肺癌、右下肺门增大病变。我刚开始也认为是肺癌的可能比较大,后面反复推敲又觉得不像是肺癌。

从你的一些交谈中,我能感受到,你对胸外科诊断也有所涉猎,就想请你给点意见。”

呼内诊断其实就相当于胸内科诊断。

胸外诊断是与胸内科与之对应的一个外科领域。

大多数医生都只钻研其中一个领域,甚至只是呼内或胸外里面的一个更小的细分领域。比如有的医生专治支气管炎。

有的医生专攻肺结节。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让这位医生在这一细分领域走得更远,医术诊断、用药或手术变得更精湛。

厉害的呼内专家,有个专治鼻炎的,是个六十七岁的女性老教授。

她钻研鼻炎三十多年,后面只要听病人说两句话,再拿个小手电筒照照病人的咽喉与鼻腔就能迅速诊断。用药也是贼厉害,两块八毛钱一盒的药,直接治好了困扰病人十多年的慢性鼻炎。

那个病人在当地一家大医院治了近三万块钱都没治好。

这就是水平。

连涛钻研疑难病例时有着一股子‘疯魔’劲。

不把病因查出来不罢休。

只是遇到这种跨科的难病,他明显感觉知识不够,存在短板。

这是正常现象。

全科型的专家一个都没有,无论是国内还是全世界,一个都没有。

所有的临床医学专家,最多精通两个领域顶天了。

绝大多数都只精通一个领域,甚至是一个细分领域。

“病例资料能让我看看吗?最好能够让我看看病人。不过你别对我抱太大希望,我就是半吊子水平。”

李敬生对这种疑难病例的钻研挺感兴趣。

除了对医学的天然喜爱,还因为每次成功诊断出一个疑难病例,他的医术水平都能有大幅提升。

“就等你这句话了!嘿嘿,虽说咱俩一见如故,彼此欣赏,毕竟大晚上的,我也不好意思叫你帮我诊断病人。等会吃完宵夜,我带你去人民医院的呼内病房。那个病人目前在住院治疗。”

“行,我晚上反正也没什么事。”

李敬生爽快答应。

既然有正事要办,三人都是有意识的加快了进食速度。

对于连涛和羊主任来说,他们的收入都很可观,什么好东西都吃腻了。

吃这顿宵夜,纯粹就是为了感谢李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