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主治级的实力了,强大的诊断能力(第2/3页)

想跪!

此刻把等级成功升到了主治级别,第一感觉,回头看过去的自己就是个垃圾。

真的就是这种感觉。

绝不是狂妄。

主治和住院医师看似只差着一级,医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诊断思维的高度、广泛度,还有用药思路,手术思路,对手术的理解,两者真的是天差地别。

即便是在大医院,也只有到了主治后才可以开始出门诊、带实习生、独立主持一些诊疗工作等等。

大医院的主治医师,基数非常大,水分也很大。

比如八年本硕博连读的医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一年,直接升主治。

他的论文水平、理论水平可能很高,但是临床实践水平,临床诊疗经验,有可能也就比普通规培生强一点。

这不是贬低,而是真实状况。

比如李敬生以前在大医院,凭着工作年限,已经熬到了高年资住院医师级别。

实际诊疗水平却还只是低年资住院医师。

“升到主治级别真棒!”

花的308点生命值太值了。

医生等级升到主治,他才明白主治的‘风景’有多美。

他的生命值已经只剩下233点了。

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升级胃肠诊断医术。

生命值永远都不够用啊!

等能后医术水平上去了,天天有机会收到锦旗和患者好评,甚至每天都有机会抢救危重病人,那时候赚取生命值的速度将会快得惊人。

眼下只能慢慢熬。

他再次拿着孩子的病历信息尝试诊断。

医生等级相当于‘功力’,各项医术则是‘招数’。

功力上去了,最简单的招式也会威力惊人。

以前,等级只有住院医师水平,胃肠诊断却达到了低年资主治级别,相当于小牛拉大车,没办法发挥它的全部威力。

现在不同了,等级与医术持平,已经可以百分之百的发挥主治级胃肠诊断的水平。

他的诊断思路也打开了。

既然孩子持续腹泻找不到病因,是否可以先从其它症状入手?

比如双腿水肿。

李敬生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因为人民医院已经检查过了,肝、肾、心脏功能全都正常。

临床上最常见的下肢水肿原因就是肾脏问题。

既然现在查明肾脏没问题,那是什么原因引起下肢水肿?

孩子脸色苍白,体重低于标准值。

而且根据家属反映,孩子这一个多月不但没有长,反而减轻了0.7千克左右。

足足轻了1.4斤,这对于一个仅有七个月大的婴儿来说,非常吓人。

因为他的总体重也才十斤多。

正常情况下,婴儿从出生到一岁,属于绝对的高速生长期。

很多男婴出生时仅有3千克左右,长到一岁时,体重能达到10千克以上。

这个孩子入院时的体重是4.9千克,现在估计还要更轻一些。

引起体重减轻,肯定与营养有关系。

孩子一直腹泻会导致营养吸收差,最终导致营养不良。

那他的下肢水肿是否与营养不良有关呢?

李敬生发现等级升到主治医师后,很多理论知识可以融汇贯通,成体系的对病因进行深入分析。

这种能力是以前不具备的。

知识学会了与运用是两回事。

低年资住院医师时,只能对医学知识初步运用于临床实践。高年资住院医师级别时,则已经可以对学过的医学知识较为灵活的运用于实践。

现在就更牛B了。

可以开始联合运用医学知识,成体系的分析与诊断。

营养不良引起下肢水肿,最常见的病因就是低蛋白血症。

这个婴儿的血常规结果显示,存在贫血,还存在血红蛋白偏低。

合并营养不良逐渐加重的情况下,出现下肢水肿就很正常了。

人民医院的医生肯定也诊断出来了下肢水肿的原因。

但是想要治疗下肢水肿,那就必须查明引起贫血、低蛋白血症的原因。

考虑到婴儿腹泻时间已经近一个月,而且一天腹泻多次,大便呈稀水样,且含黏液,这是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就是婴儿的进食量不断减少,这是引起营养不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绕了一圈,真正的病因又绕到腹泻、进食减少这两块来了。

李敬生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儿童医院、人民医院的主诊医生都绕不出排查粪便这个怪圈。

因为最终的诊断方向指向腹泻。

未满半岁的婴儿出现腹泻并不是什么大事,完全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正常的婴儿拉出的稀便不会带有黏液。

而且这个婴儿已满半岁,且腹泻次数高达五六次一天,呈稀水样便且含黏液,让人不得不怀疑肠道疾病。

影像检查,肝、心脏、腹腔均正常。

那就只能怀疑是肠道细菌感染、菌群失调、肠炎、生理性失调、食物有问题,这几种原因了。

李敬生用力抓着头发,绞尽脑汁的辨证着真正的病因。

仿佛又回到了学医的大学课堂。

老师每次讲到一些疾病的症状时,总怀疑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个病。

此刻,他觉得列出的几种病因,都有可能。

真是让人头大。

先从最简单的排查好了。

“请问你们平时给孩子吃的奶粉是什么品牌呢?”

“我们吃的是……品牌的奶粉,是国内的大品牌,肯定不会有问题。因为我侄儿的孩子也是吃这个品牌的奶粉。我们组团买的。”

孩子的奶奶回答道。

团购因为数量大,价格往往能拿到优惠。

孩子奶奶说的这个品牌确实是国内的知名奶粉品牌,存在问题的可能非常小。

李敬生把食物有问题排除,开始排查肠炎的可能性。

能导致孩子腹泻如此长时间,且用药以后几乎没有效果,让人不得不首先怀疑真菌性肠炎。

比如最常见的白色念珠菌。

只是人民医院的主诊医师已经做了三次粪便培养,均为阴性。

真菌性肠炎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考虑到婴儿治疗周期较长,在治疗期间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发生鹅口疮和会阴、肛周真菌感染。

不过之前给婴儿检查口腔时,口腔黏膜壁光滑,鹅口疮基本排除。

会阴与肛周真菌感染,李敬生现场检查后,同样排除。

而且粪便培养是阴性,同样可以进一步排除真菌性感染的可能。

“难道是肠道菌群失调?”

李敬生一连排除了多种可能存在的病因后,想到婴儿长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这非常容易导致肠道正常菌群受抑制,并且出现耐药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严重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