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杀光(第2/4页)

闭眼的那一刹那,他也曾想过,要不要干脆全杀了。

是他强忍着怒意,想出了办法,方才让这些村民侥幸活了下来。

可是这些村民,即便是到了现在,也并没有敬畏他的仁慈之心,而是在敬畏他的神格,敬畏他能发出雷震声的法器。

身旁的众人,恐怕也不会理解他,只会觉得他婆婆妈妈,心慈手软,不够爽利。

自古以来,想要干大事,哪有不流血的?

姜星火当然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他想让不好的结局不去发生,就能做到,可他还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全每一个活生生的性命。

或许,这就是他活的拧巴的地方……他吃了太多苦,所以不想让所有跟他一样的苦命人轻易丢了性命,可偏偏,这些人不会理解他,甚至还会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去与他为敌,成为了他拯救更多人路上的绊脚石。

一小部分人的命,和更多人的命相比,孰轻孰重?

是否可以为了更多的人,去牺牲这一小部分人?

姜星火给出的答案,是做到最小的杀戮,牺牲一小部分人中的一小部分,以此去拯救最大多数的人。

纵使让自己都觉得不痛快,可这真的是姜星火在两难之中权衡利弊,能做到最小损害的抉择了。

可姜星火心里,还是憋着一口气,还是不痛快。

姜星火率先走出雨棚,他一边走一边抽动腰间的长刀,一步一步,稳健、冷静地走下河堤。

人们畏惧地看着他,有人偷偷抬起头,又迅速地埋在了泥泞中,不敢直视他。

他握紧了手中的长刀,缓慢地向着人群走去,那柄刀的刀刃在空气中反射着寒芒。

姜星火没有说话,也没有表情,但是他每踏出一步,河滩上便会留下一个脚印,他身形的倒影,像是一座沉默却坚定的巨山压在了众人心头,令人喘息困难。

他的目光越过人群,嘴唇抿成一条笔直的线条。

他用尽自己最大的力气,冲着堤坝下跪倒下的人们喊道。

“——站起来!”

众人迷茫而盲目地站了起来,可他们虽然站了起来,姜星火却仿佛看到,还有一道道看不见的身影,跪在泥泞的地上,畏服在被打碎的神像前。

姜星火再无话可说了,嘴边的话语被他吞了回去。

深切的悲戚如同浓雾一般涌上了心头。

他在这一瞬间,真实地意识到,想要改变人们心中的对世界的认识,难得就像是独自搬山。

没有人理解他,不论是山,还是身边的人。

仿佛有无数的声音,在苦口婆心地劝告他,放弃吧,这条路注定孤独且坎坷。

“想放弃了吗?”

姜星火问着自己,旋即重重地甩了甩头。

河堤下的百姓,虽然迷茫,但总归是站起来了,哪怕只是肉体站起了。

“这是我第一次遇见这座山,我欲以凡人之躯搬山填海,自然听不得什么……好言相劝。”

天边鸿雁破雨飞过,映衬着姜星火孑立于滩头的萧索身影。

……

一阵冷风吹拂,卷动着漫山遍野的芦苇荡,在夜空的遮掩下飘摇不定。

夜晚,荒郊野岭,一座废墟前方,十几名身披黑袍的白莲教中高层正聚集在此处。

“圣女……”

一名护法低声问道:“教主最近心绪烦躁得很,动辄便要杀人,很久没有睡觉了,只有眼下睡得香甜,要不咱们都在这里等着,等教主醒了再说?”

“当然不行。”

一名黑裙美妇人缓缓睁开了双眼,露出一双宛若秋水般透亮澄澈的眼睛,她轻声说道:“这一次行动,我们本来就是为了让那位国师背上滥杀无辜的名声,只是没有成功而已,可不论成没成功,都得及时禀报教主才对。”

带着面具的白莲教长老问道:“让姜星火被迫‘滥杀无辜’,是你的意思,还是教主的意思?”

美妇人答道:“是教主的意思,也是很多宦场里大人物的意思……这位国师,惹了众怒了。”

闻言,白莲教的中高层们不约而同地露出了“你懂得”的表情。

白莲教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为号召,形成了一大批有家室的职业教徒,称白莲道人。在江南,由白莲道人组成的堂庵遍布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数十,规模堪与佛寺道观相比。

堂庵一般供奉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合称弥陀三圣)等佛像,上为地方大员祝福祈寿,下为地主老爷办佛事,也有一些修路筑桥之类的善举……堂庵多拥有田地资产,主持者往往父死子继,世代相传,堂庵的财产实际上是主持者世传的家产,这些白莲道人勾通官府,交结豪强,成为地方一霸。

所以,在这里的白莲教中高层,并不是什么泥腿子,相反,他们大多数都读过书,也与江南宦场中的人物们熟稔得很。

国师以雷霆手段血洗了常州府宦场,杀了个人头滚滚,又逼迫松江府的士绅们缴纳粮食。

这一切的行动,不是没有代价的。

就像是姜星火在拼命地挤压一个弹簧一般,这个弹簧很难摧毁,所以招致反弹,几乎是必然的。

明面上的官员士绅,当然不能把姜星火怎么样,但是他们还有白莲教这个手套。

于是,在舆论上攻击姜星火,搞臭他的名声,自然就成了最佳选择。

可惜姜星火本人没有任何明代宦场里常见的嗜好,不喜欢铺张浪费摆排场,从不以权谋私,没什么家人可以攀附着鸡犬升天,名下所有财产几乎均是皇帝或皇子公开赠与。

就连女人这方面,秦淮河上排名最靠前的几位名妓,也是仰慕这位“小柳永”的才华,排着队自荐枕席,可从没听说过谁有机会。

从道德上来讲,这是一个近乎于圣人的完人。

所以能攻击的,自然也只有他做的事情。

可不论是化肥的推广,还是“摊役入亩”等等政策的提出,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都不是能攻击的点,其他的方面,也最多是学术和道统上的争议,吵得很凶不假,但上升不到黑料的地步。

于是,白莲教想方设法,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给姜星火设了一个套。

既是为了白莲教叛军的喘息,也是为了给江南士绅一个交代。

可惜却被姜星火在最后时刻,以神压神,因为自己的善念,阴差阳错地躲了过去,让白莲教和江南士绅们的谋划,彻底落空。

“请示教主,是为了让教主示下接下来的对策……大黄浦附近的信徒和堂庵彻底暴露,被清扫一空,我们损兵折将、死伤惨重,不能够就这样算了,否则的话,对教主我们根本没办法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