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当众训斥(第2/4页)

后小松天皇到了花之御所,哪怕坐在了日本方面的主位上,还是看着足利义满的眼色行事,连个屁都不敢放。

李景隆此时的心情,微微有些沉重。

伸头是一刀,锁头也是一刀,该来的注定躲不过。

又过了半晌,寒暄完毕。

李景隆清了清嗓子,众人的目光,都望向了他。

李景隆也不说废话,直接从怀里掏出了朱棣的诏书,带着视死如归的心情看着眼前的日本权贵们。

早有幕府安排好的香案等物奉上,上至后小松天皇、足利义满、足利义持、日野业子,下至今川了俊(九州王)、足利满兼(镰仓公府)、大内义弘(大内家主)等等,全都站起了身准备接旨。

李景隆展开圣旨,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圣旨上工整的字迹,一时间竟然有点头晕眼花。

这东西念出来,真的还能活着回大明吗?

送错礼物,最多让足利义满他们不高兴。

可当众训斥日本国王,按姜星火讲的日本人的“羞耻观”,恐怕会来个剖腹大会吧,不对,日本人会把他乱刀砍死了再剖腹。

李景隆脑海里念头纷乱,但如今这情况,也只能霸王硬上弓了。

“……朕荷上天祖宗之佑,百神效灵,诸将用命,靖平国难,即皇帝位,已数月矣。

粤自古昔,帝王居中国而治四夷,历代相承,咸由斯道。

四夷者,高丽、安南、占城、琉球、爪哇即能顺天奉命,称臣入贡,唯尔倭夷,久而不至。”

日本权贵的汉语水平普遍还凑合,李景隆的话基本都能听懂,意思无非就是新皇帝打赢了靖难之役,登基好几个月了,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皇帝统御四夷,高丽、安南等国也都来觐见新皇帝了,你们怎么不来呢?

但是最后的“倭夷”两个字,却触怒了日本权贵敏感的神经。

“八嘎!”

一名武士愤怒地走了出来,来到李景隆十几步的眼前。

李景隆已经做好了随时扔掉诏书,拔刀自卫的打算了。

然而这名武士却跪坐下来。

就在其人要拔刀的时候,少年幕府将军足利义持的声音传了过来。

“八嘎!纳尼噢西忒一路耨呆斯卡?尅一咯!”

李景隆身后的通译仍然忠实地旅行者自己的职责,小声翻译道:“妈的,你在搞什么,滚回去。”

那名愤怒的武士,在眨眼间变得更加愤怒了。

随后,他就愤怒地滚了回去。

而少年幕府将军足利义持,更是恭谨地起身向着李景隆鞠躬致歉。

李景隆内心松了口气,他还真怕场面变成拔刀相向。

不过,这个幕府将军看起来倒是少年老成,像是个可以培养成亲善大明的人。

如果李景隆知道前一天足利义持还是铁杆的反明派,虽然只是为了反对他爹而反对,但恐怕他就不会这么想了。

他只会直呼“姜郎说得对”。

只要砸钱到位,确实国王都得喊万岁。

李景隆此时扮演着的角色,却是大明大皇帝,因此他无法回礼,只能冲幕府将军足利义持微微点头。

而仅仅是这一个点头,就让足利义持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

坐在主位的后小松天皇疑惑地看了看幕府将军。

奇怪,平常肝火旺盛的足利义持,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耐性了?

按理说,他不是最为反对他爹足利义满对大明恭顺的恭顺吗?

这时候足利义持就算不亲自拔刀,也应该表示强硬态度以获取庙堂本钱啊。

让表忠心的武士,一点事情都没做就回去,是几个意思?

……

被小插曲打断的李景隆咽了口唾沫。

李景隆虽然不太清楚自己接着念下去,还会发生什么。

但他只有硬头皮念下去一条路可走。

“呜呼!钦若昊天,王道之常,抚顺伐逆,古今彝宪。

况朕缵承洪绪,统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

蠢尔倭夷,出没海滨为寇,扰我子民,岂非自取灭亡噫?”

这段也很好理解,华夏遵循上天的旨意,安抚跟我走的,讨伐跟我对着干的,古今都是如此,更何况朕拥有这么广大的疆土,天下人都是朕的赤子,你们倭寇在海边当强盗,骚扰大明子民,难道不是自取灭亡吗?

这句话属实是有点打脸了。

“八嘎!”

又一名年纪较轻的武士愤怒地走了出来,来到李景隆二十步的眼前。

还没等他做什么。

“砰!”

一本书直接被砸到了年轻武士的身上,日野氏的年轻武士看到自己的姑奶奶日野业子正狠狠地盯着他,不由地吓得一哆嗦,直接放弃了愤怒,缩了回去。

日野业子的老脸,则转过来向李景隆挤出了一个笑容。

李景隆同样微微颔首示意。

李景隆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要莫名其妙地向自己示好,但点头就对了。

毕竟,老妇人解决了自己当下的困境。

后小松天皇又疑惑地看了看御台所日野业子。

为什么御台所会如此维护明国的大将军呢?

因为这位明国大将军长得又高又帅?

后小松天皇的促狭目光,转向了佝偻着身子的足利义满。

却发现足利义满在不经意间看着他,后小松天皇不由地马上触电般缩回了目光。

后小松天皇对足利义满的感情,混杂着感激、惧怕、崇拜等等复杂的情绪。

换姜星火的话说,后小松天皇是被足利义满控制着PUA太久了,反而产生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故此,足利义满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后小松天皇的精神偶像。

……

李景隆已经有点麻木了,他继续毫无感情地宣旨。

“今中国安定,猛将无用武之地,智士无所施其谋。

精锐饱食,终日枕戈待旦;艨艟斗舰,须臾扬帆千里。

若尔倭夷,不畏中国,方将整饬巨舟,远涉江海,水陆并驱,正奇互用,致罚于尔邦嚱。

彼时舳舻付于烈火,海水沸腾;戈甲积于高山,氛浸净扫。

鸿雁来归,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罴振旅,汉家之德威播闻。

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当描绘未来明日战争场景的排比句念完的时候。

便又又有一个日本武士跳了出来。

然而,还没等他念出台词,足利义满就以跟他年龄完全不相符的敏捷,拔出了腰间的武士刀,起身从身后挥刀。

刀光闪过,尸首分离。

看着武士的头颅滚落在花之御所的宴会厅里,再看看正擦拭刀锋的足利义满,后小松天皇不仅咽了口唾沫,往后缩了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