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4/6页)

清都长公主道:“那还有什么说的?赶紧查去!”

“回公主,还没被烧之前,我就叫找人去了。”王遇道,“但时间毕竟久了,都十多二十年了,也不是一时间能找到的。”

清都长公主皱眉不语,裴明淮道:“既然如此,哪怕是掘地三尺,也得弄明白究竟被凿掉的画像是画的谁。”

王遇答了声是,退了下去。清都长公主道:“我实在不明白,这般做有什么意思?那画像左不过是皇亲国戚,不就那些个人,难道还能多跑出两个人来不成!”

裴霖盯着落到桌上的石榴花,也不开口。清都长公主回头对他道:“你向来稳重得很,人说十拿九稳,你就连十分了的事,也未必愿意开口。咱们一家子闲聊,你倒是也说说话。”

“如今京城里面异事频发,我也知道。”裴霖慢慢地道:“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一定是皇上造像的那个洞窟出事?虽说此话不该说,但按常情论之,若是有不轨之徒有意要伤损洞窟里面的壁画,那不如直接损毁造像本身的好。那被凿掉的画像,到最后一定能找到原图,毕竟耗时多年,经手的匠人和官员也不知多少,若是想要隐瞒什么,实在没理由去凿掉。”

清都长公主道:“那你觉得……”

“我想着,那个洞窟里面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是件十分意外的事。”裴霖道,“而那件事,是一定要被遮掩下来的。”

裴明淮道:“那里能发生什么事!”

裴霖摇了摇头,又不说话了。裴琇笑了一笑,道:“爹总是这样,说话只说三分,真是让人急得很。”

“哪里是三分,有一分就不错了。”裴明淮道,“爹,这是你卖关子的时候么?”

裴霖不理他,端了面前的酒杯,对清都长公主道:“公主,我敬你一杯。”

清都长公主也举了杯,笑道:“这一杯我可是非喝不可的了。”

二人对饮了一杯,裴霖回头对裴明淮道:“你想一想,永宁寺的法鸾大师死在七层浮图里面,是因为什么?”

裴明淮一怔,一时间思绪纷乱,竟不知如何回答。裴霖又替清都长公主的酒杯满上,朝她道:“公主请。我倒是有些话想对淮儿说,只是怕不太妥当。”

清都长公主一笑,道:“你要教训儿子,那就尽管教训。我巴不得你多教训下他,孩子大了,我这当娘的也管不住了。”

二人又对饮了一杯,裴霖对裴明淮道:“你方才说,子贵母死故事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皇上是太顺着你了,你那一回为了赤霄当面顶撞他,也没说你一句重话,倒还各种哄着你,是惯得你如今越来越不知分寸,跟你姑姑一样,都是大家给宠出来的。那话也是说得的?今儿我说的话,你就一字字记住。”又朝裴峻、裴琇和华英都看了一眼,道,“你们也好好听着。”

又是一阵风过来,榴花如火,落了一地。只听裴霖缓缓地道:“其实,从前都是立太子时便赐死太子生母,从无一例太子登基后再赐死生母的,所以说,恭皇后也并不是非死不可。但她还是死了,宁可让常氏为太后,也不能让她当太后。这并非是哪一个人的主意,而是大家一起的主意。闾氏是茹茹贵族,投魏时间颇早,势力不小,皇上登基次日便赐死她,追封恭皇后,后来对闾氏一族不断封赏,但无论怎么封赏,闾后都已经不在了,对皇室,或者说对皇上的影响终归有限。自魏一朝以来,并不禁后宫干政,甚至是有意容许后宫这股势力存在。大代建国之初,立八部大人制,宗室贵族势力极强,要与之抗衡,外戚势力必不可少,所以朝中才有三都大官。但若外戚凌驾于皇室宗族之上,那也是不成的,所以权衡之下,死的就只能是皇太子的生母。甚或像当今天子这样,哪怕是自己登了基,但年纪太轻,控制不了朝局,仍然保不住自己生母。至于常太后以保母微贱身份能登皇太后之位,举家位极人臣,那也只因为她常氏并无根基,没什么好担心的。自魏朝开国之君道武皇帝开始,一脉相承,太宗、太祖,到如今的皇上,都对这子母相权的道理用得十分纯熟,至于是不是灭绝人伦,那就不是当皇帝的应该去想的了。”

本来是微雨,此时越下越大,池塘里面都泛起一个个涟漪。众人都无话,连同清都长公主都不语,只听裴霖又道:“淮儿,上次你回来跟我一番争执,挨了我一耳光。我叫你勿须多心,是因为你本来就不需要多这个心。你姑姑没子嗣,一是皇上怜惜,不愿她为此送命,二是皇上也少不得外戚相助,更何况……”朝清都长公主看了一眼,道,“妹妹自小就跟着公主,公主又最疼她。”

清都长公主笑道:“你啊,这个脾气真是要命,话说三分都不到。你就直说吧,皇上若是想要立别人为后,我也是不许的,是不是?只有我自己看上的人才成。霂儿从无权念之想,她不管是当皇后,还是皇太后,都是最好的人选。”

裴霖笑道:“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只是妹妹任性,不顾大局,倒累了公主的苦心。这次我好好劝了劝她,想必以后她也不会那么不听话了。”

清都长公主叹了口气,道:“由得她去吧,自有我照应呢。”

裴霖沉默片刻,又道:“所以,淮儿,你不必担心那么多。”

裴明淮笑道:“爹爹是说,皇上鉴空衡平,我们裴氏就是砝码之一,也是不能没有的砝码,大魏历朝都是如此,外戚与后宫一体,与宗室相抗。可是,若出了乱子呢?或是……”

“你给我住口。”裴霖道,“你明知道不能说的话,还要说?我刚才一番话都白说了?”

清都长公主道:“好啦,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有我在一日,或是有皇上在一日,那都没甚么。可是,若是皇上一旦有个什么事,太子继位,那便不知道会怎么样了,是不是?”

裴明淮一笑,道:“母亲既然说到这份上了,那还能怎么样?人为刀俎,只不过,我也不会是鱼肉。”

“你多虑了。”清都长公主淡淡地道,“自先帝令太子监国,以至于东宫势力发展到连先帝都畏惧的地步之后,‘东宫’二字自此也没人敢再提。皇上当时身为皇孙,可谓是既受其利,又受其害,所以也决不会再立太子监国,过份扶植东宫势力,虽说太子出生不久便立储,但哪怕是这么多年,东宫势力也是有限的,宗室眷属是有能力相抗的。”

裴霖微微一笑,道:“公主昔年扶助皇上登基,比起太宗时华阴公主又强了不知道多少,宗室敬畏也是应该的。”

清都长公主道:“你说淮儿恭维我,你这才叫恭维吧?”见裴明淮在那里出神,便道,“淮儿,你有话不妨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