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家分院开业不久,还没什么客人。

做完一台绝育,店里又只剩下陆知让和前台的小曾。

陆知让正打算回办公室,手机铃声响起,他低头瞧了眼,来电显示是他的母亲姜晚缇。

刚接起来,对面先说话:“怎么回事?刚打了两个电话你都不接。”

陆知让拧开矿泉水瓶,喝了一口,不疾不徐道:“刚在忙,什么事啊?”

电话里,姜晚缇:“还能是什么事?当然是你相亲的事了,上次给你介绍那个,你张姨家的女儿,你看着合适吗?”

陆知让淡笑了下,语气略无奈道:“妈,你就算要给我介绍相亲,也得稍微靠谱点吧。张姨家的女儿比我大九岁,快一轮了。”

那边安静一会儿,姜晚缇不太确定道:“真的啊?欸,那好像年龄是不太合适。我再给你问问,等我消息啊!”

说完,对面就挂断电话。

陆知让摇摇头,把手机放一边,站起身,脱掉身上累赘的白大褂,打算回办公室。

他毕业回国也有几年了,事业稳定下来之后,家里催婚催得愈发凶。

可他又没法凭空变出一个女朋友来。

姜晚缇现在处于完全退休的状态,家里的集团有他哥和父亲负责管理。

左右也闲着,不如交给她去操心这事,自己忙起来,也能少催他些。

快走到办公室,小曾突然叫住他,满眼八卦地问:“小陆总,您这条件,还需要相亲啊?”

陆知让回了下头,也懒得细说,“不需要。下次别偷听我打电话。”

小曾语气委屈,嘟囔:“我那哪里是偷听…”

-

温书瑜把狗送回去,给吴教授叮嘱了注意事项,返回宿舍继续收拾行李。

她是北阳本地人,但初中的时候,父母就去了苏城大学工作,考虑到北阳和苏城中学教育模式不同,也就没带她过去。

所以她初中就开始住校,只有寒暑假能见到父母。

家里在市区有套房,但很久无人居住,温书瑜整理得差不多,又在手机上预约了家政,明天去打扫。

几日后,她行李都搬了过去,微信群里吴教授通知,今晚请他们毕业生吃饭。

温书瑜习惯早到,进包间的时候,里面只有吴教授一个人。

她马上打招呼:“吴老师,您来得好早。”

吴教授笑了笑,和蔼道:“以为这个点堵车,没想到一路畅通,我怕迟到让你们等,没想到成最早到的了。”

“您晚点到也没事的。”

温书瑜坐在了他旁边的位置。

就师徒两人在包间,服务员进来添了杯茶,吴教授问:“工作找的怎么样?其实先出国做博后也挺好的,有这段履历在,回来再工作也更好。”

温书瑜:“我还是再找找吧,给几所大学投了简历,都正在等回复。”

吴教授问她是哪几所,用不用他帮忙联系,温书瑜说不用。

过了会儿,其余学生还没到,吴教授又问:“听小赵他们说,你今年在忙着相亲?找到合适的了吗?”

温书瑜没想到师姐连这种事都跟导师透露,脸颊微红,局促道:“没找到,见了几个都不大合适…”

“确实,找对象还是得看缘分的。”

吴教授点点头,喝了口茶,突然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真是年纪大了。昨天我有个朋友还托我帮他儿子介绍对象,我说帮忙留意,就去年我们横向课题的合作方,路康药业,你还有印象吗?”

温书瑜点点头:“有印象的。”

路康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医药集团之一,老牌企业,各大药店都摆着他们的产品。

吴教授:“就是老陆,路康现在董事长家的孩子,他们家老二。在国外念的书,康奈尔大学本科和硕士,前几年才回国。”

温书瑜总觉得康奈尔大学这个名字最近好像在哪看过,但一时又没想起来。

她摸了下鼻子,轻声:“吴老师,我现在也不太着急相亲了…”

吴教授笑,看着她说:“就当多认识个朋友,合不合适的再说。”

话至此处,温书瑜也不好再拒绝,点点头,茫然地问:“那…应该怎么认识?”

吴教授拿出手机,把老花镜也戴起来,缓慢道:“我给老陆说一声先,然后给你要个联系方式。你们年轻人,加上微信聊两句不就算是认识了。”

他边看手机,边念出一个名字:“陆知让。”

“对,叫这个名字。”

温书瑜不自觉睁大眼,瞬间就想起来了。

这不是阿拆的宠物医生吗…

原来,他不只是连锁宠物医院的老板,而且是路康集团老板的儿子。

他居然真的需要相亲。

-

饭局结束已经天黑,温书瑜回到家不久,就收到吴教授发来的消息。

【这是陆知让的电话。】

【18********65】

【我跟老陆说过了,他应该也打过招呼,你们年轻人自己联系吧,后面的事我就不管了啊。】

温书瑜回复之后,把这个电话号码复制进通讯录,发现就是她之前保存的号码。

于是,她在后面加了一个title。

[陆知让-阿拆的绝育医生-相亲对象]

温书瑜想了想,既然吴教授已经打过招呼,那还是应该尽快加上微信,以表尊重和礼貌。

她又把那串号码复制到微信里,搜索账号。

对方的微信名就是全名,头像是一只猫和一只狗的合照。

温书瑜点开看大图。

猫是金黄色的,脸很圆,眼睛大大的,狗是白色萨摩耶,阿拆的同款。

她没多犹豫,备注自己的姓名,发送好友验证。

温书瑜没刻意等,放下手机,回卧室换衣服,顺便拿了本专业书籍,坐回沙发上翻开。

看书期间,收到了农业大学的邮件回复,通知她简历筛选已经通过,下周去学校面试。

后面还附了几个文件,里面有面试内容。

近几年高校也越来越卷,博士毕业很难留在好学校任教,除非再做几年博后,或者先去普通高校,混出资历再跳槽,曲线救国。

而且,农学类专业对口的其他工作机会也并不多,进高校的竞争更加激烈。

但农业大学今年新校区落成,生源扩招,温书瑜早先就猜测是否会因此多招青年教师,现在还没有结果,但能收到面试邀请,也是好消息。

只是,面试还包括试讲环节,温书瑜有点犯难。

在陌生人多的场合做汇报或者讲话一直是她的短板,站在台上,大脑就很容易一片空白,提前准备十分,最后至多只能发挥出五分。

试讲的内容并没有限制,温书瑜准备找个自己最擅长的专题,在余下几天里好好准备。

她站起身去书房,刚打开笔记本电脑,手机上也弹出微信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