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偃的第一场雪◎

下雪了。

鹅绒一样飘飘洒洒落下的大雪, 模糊了万物的轮廓。

宁澹坐在窗边看雪,过了会儿门扉被推开,溜进来一丝冷风, 脚步声轻响, 羊丰鸿端着午膳进来了。

为了凉得慢些, 餐盒用木板盖着。

宁澹垂眸扫了一眼, 忽而出声淡淡道。

“雪菜豆腐泥。”

羊丰鸿微怔, 意外地看了主子一眼, 揭开一块儿木板。

煎得微黄的豆腐之中卷着一点浓绿,果然是这道菜。

羊丰鸿笑盈盈地朝着宁澹:“是呢。”

宁澹神色平和,像是说一件很平常的事一般告诉这个从小看护自己到大的管事:“我可以预知。”

羊丰鸿没有惊讶, 仍然笑盈盈的:“不用预知, 主子这二十日以来每天都吃这道菜。”

春季吃笋,夏季吃藕, 秋季吃芋头,冬季吃雪菜,荤腥另配。

主子一年四季的菜本儿,十几年来都不带变的。

只是不知今日为何突然提起。

宁澹看着他。

羊丰鸿也看着宁澹。

两个人都没有再说话,显得有些寂静。

最终,宁澹率先收回了目光,默默地撇向窗外渐渐被铺上一层棉絮似的山峰。

罢了。

无需向谁证明,他自己心里已经确认。

那一阵又一阵的幻象,必然是预知无疑。

否则的话, 他不可能猜想得到喻家大小姐的下一句话,也不可能臆想得出尚未点燃的烟花。

只是, 宁澹后来又尝试了许多种方法, 都没有再出现过那种幻象。

似乎, 他只能预知到与沈遥凌有关的事。

这倒也没什么不好。

反正,宁澹从未想过要利用这种预言的能力去做什么特别的事。

于他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是非要预言才能解决的,便不会对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有所寄托。强即是强,弱即是弱,只与长年累月的练习和领悟有关,投机取巧的先知并不会改变任何。

不过,如果能提前知晓一点关于沈遥凌的事,倒也不坏。

他想到那日他告诉沈遥凌有烟花,而且也确实让沈遥凌看见了,就感觉到一点愉悦。

沈遥凌应该是挺喜欢,焰火在她的眼睛里倒映了一次也还是很亮。

吃过午膳,宁澹照常去公主府。

公主府里也摆出了不少过冬的器具,桌角、凳脚都包了边,看着暖绒绒的,就像沈遥凌到了冬季也穿得鼓鼓的一样。

他到得算早,宁珏公主刚叫人把餐具撤下去,正打算去院子里走一圈消消食。

宁澹便陪着。

他一靠近,宁珏公主便单刀直入问:“江东坊抓的那个县官,如何处置了?”

“还没下定论。”宁澹低声道,“但陛下似乎更想从轻发落。”

宁珏公主闻言,沉思了一会儿,轻叹一声。

“自从沈世安担任户部侍郎之后,早已没有漏洞可钻,这个时候还会出现空印账册,定然是有古怪。”

她告诉宁澹,早在几十年前也曾大面积出现过这种空印账本,那是因为地方官上税时路途遥远,粮食又有干湿之分,路上的损耗、水分减少,都有可能造成重量数量的前后不一致。

为了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税,地方官往往会带两套账册,一套写明出发时的物品数量,另一套空白带印,到了京城后再行点数、重新填写,在那时,这是不成文的默契。

但这种小计俩虽然给公差开了方便之门,也使藏污纳垢的空间大大增加,直到沈大人到户部任职后彻底改良了上税制度,才逐渐禁止。

如今空白账本再现,显然已经跟公务无关。

“陛下也难呐。”

一条路走到尽头,宁珏公主抬手,宁澹上前伸出手臂让她搭住,回身转了个弯。

宁珏公主叹然。

“既然让禁军去查,陛下便是想管。”

“可又从轻发落,到头来,暂时还是管不了。”

至于为何管不了。

无非是因为此案所涉人员过多、过于重要。

又恰巧在这个节骨眼上,陛下不愿意使泉州那边有太多变动。

甚至可能,陛下早已知晓他们暗地里的动作,忍到今日才动手清查,为的并不只是这几个受贿的官员,而是敲山震虎。

“希望泉州市舶司能吃下这次教训。”

宁珏公主眉心微蹙,最终也没再多说。

她是不认可这样的仁慈,但陛下有陛下的考量。

雪又下了起来,宁珏公主拍拍宁澹的手臂,让他扶着进了屋。

取下斗篷让侍女去烘干,宁珏公主长睫眨了眨,不经意似的看了儿子一眼。

“开了春便是花箔期,你可有什么想法没有?”

她话语中多有暗示,宁澹却像一道城墙,木讷问:“什么?”

宁珏公主轻轻白了他一眼。

走到暖炉边坐下,懒懒地靠在案几上。

“花箔期是年轻男女们定亲的时机,一年也就一个月。若有心仪之人,就得早早准备下婚帖送上门去,对方若也属意于你,便会留帖商量婚期,好事也就将近了。小渊,你有没有寻到这样的人选?”

婚事离宁澹实在遥远,他还有太多事要做,从未考虑过这个,当即摇头。

宁珏公主看着他的目光影影绰绰,有些复杂,好似看着一根榆木。

怎么就没有呢,那个爱看蟠龙盘的姑娘呢?

即便这样想着,宁珏公主也不好催促,更不能直接说破。

免得弄巧成拙,反而坏了年轻孩子们的姻缘。

更何况,现如今也确实并非考虑小渊婚事的好时机。

心中念头转了几转,宁珏公主仍是从暖桌下取出了一个宝匣。

打开之后,里面是一封朱红的空帖,和一张竹笺。

她将东西递过去,却没让宁澹立刻接走,而是用力按在桌面上。

叮嘱道。

“自你十八岁起,礼部每年都会送一份这个到府上,一年仅有一张,一张只能给一人,写坏了可就没有多的了,务必谨慎些。”

宁澹只听得出此物郑重,但心中也没多在意,点点头接了过来。

宁珏公主眸光幽幽,轻声道。

“也是我当年拖累了你。你现今尚未立起门户,若是说起婚事,终究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平白让人家姑娘委屈,因此你缓些也好。”

“只不过,若是当真有了倾心的女子,就不要计较这些俗事。”宁珏公主话中悉心藏着提点,“毕竟,一家有女百家求,你也得紧张些。”

宁澹不知母亲今日为何嘱咐如此多,但仍耐心听完了,才翻开竹笺。

空白的簇新纸页,边缘绘着若隐若现的竹枝。

指腹顺着侧边滑下,宁澹心口突然咚咚两声,眼前的画面连番变换。

手中的竹笺换了样式变作了一封花笺,侧边画满了各色花卉,热热闹闹地簇拥在一处盛放,勃勃生机跃然纸上,在春日晴暖的日光下展开,带着馥郁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