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把北元王朝发展成佣兵帝国(第5/6页)

“这可是太孙殿下于前线边关亲眼所见,那欧安民此刻,正是北元重臣,暗下不知有多少筹谋。”

“尔等作为其族人,于蒙元时期受其恩惠,还能有不知晓的道理。”

“别让本官动粗,你也算是一个读书人,老老实实跟着走吧。”

欧书忠如同被人抽去了一身的精气,整个人摇摇欲坠。

已然是京师锦衣卫亲至,这必然是弥天大案。

便也只能跟着去衙门大堂。

这大堂,向来是他处理公务之所,现在却变成了审讯自己的地方。

宋忠坐在上首,那个曾经欧书忠坐的地方,也不急着办案。

悠闲的喝着茶,似乎在等待什么人到来一般。

欧书忠一身内衬白衣跪在地上,也不敢率先说话。

大概过了两炷香的时间,外面传来了一阵阵的喧闹声。

欧书忠开始还并没有觉得什么,等声音近了之后,眼珠子瞬间瞪大。

他听到了熟悉的声音,那些全都是欧氏族人。

这也就是意味着,面前的锦衣卫,很有可能是把欧家族人全部都给抓过来了。

只是这个时候的欧书忠,已然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里还有能力去庇佑族人。

随着大门打开,欧书众转头看去,只见是老老小小全部都已经被抓捕过来。

领头是新郑附近卫所都指挥使,显然为了抓捕欧家,是直接绕开了新郑县内军力,直接出动卫所军队。

“归德卫都指挥使王岭特来复命。”

“据查,欧氏族谱共计四百八十六人,外出为官者十九人,外出求学者三十四人,因事不在者二十五人,除欧书忠外等县衙内五人外,余四百零三人皆抓捕入案。”

宋忠点点头,道:“放进来。”

随着归德卫都指挥使王岭一声令下,外边的军士压着四百多欧家族人,全部入了县衙。

还好这县衙够大,不然根本就装不下。

乌泱泱一大片跪地上,把县衙大堂加上前院的角落都给塞满了。

老弱妇孺一个没少,包括那几个月大的孩子,也是直接给带了过来。

大明锦衣卫办事,讲究一个干净利落,哪怕是昨日出生的,今日也得给抱过来。

宋忠没有率先审问欧书忠,而是慢悠悠的对都指挥使拱拱手,而后问道:“王指挥使,可是在那族谱之上,找到那奸臣欧安民之名。”

王岭抱拳回道:“回禀宋镇抚使大人,卑职并未在族谱之上,寻找那奸臣之名。”

宋忠冷哼一声,扫了一眼跪倒在外的欧家族人,转头对欧书忠道;“看来你们是早有准备呀,想来是要借族谱名义,说什么欧安民早已经被开除族籍,所行所举与尔等无关是吧。”

“在本官看来,这便是做贼心虚,如若你们不知晓那欧安民之去处,又何必大费周章将其于族谱之上除名,世人皆知那欧安民为蒙元御史台御史大夫,高居从二品官衔,为你新郑欧氏之骄傲。”

“现在玩这么一手,足以说明心中有鬼。”

“看来暗中串通北元之事,果然是太孙殿下慧眼如炬,当今证据确凿,你可还有什么想说的。”

“先行跟你说罢,锦衣卫办事,先斩后奏,皇权特许,有太孙殿下令旨,今日便是将你欧家上下满门抄斩,也不过是本官一念之间。”

“劝你好生想想,不要跟本官说什么冤枉之词。”

宋忠这话说完,欧书忠那边还没答话,衙内已经是一片哭声。

听到满门抄斩这话,那些欧家族人,女子,少年,族老等等,尽皆是一片鸣冤之声。

听得人是心烦意乱。

宋忠当即摆摆手,随即十多个锦衣卫下场,大喝肃静。

不听话的,顺手就是一个巴掌过去,再有甚者,便是剑鞘砸脸,鲜血四溅。

逮着人群里,可不在乎什么老人女人小孩,便就是一顿暴打。

很快,这衙门立即就安静下来。

便是有那抽泣声,也是紧紧的捂着嘴巴,生怕惹怒挨揍。

就现在这情况,打死都算是白死。

欧书忠见着这场面,知道狡辩已经是没有了任何的作用。

当下咬牙道:“回禀宋大人,那奸贼欧安民,确实跟本家有所书信往来。”

“其加入北元之后,想要从本家这里得到帮助,蛊惑族人前往北元效力,只是本家从未答应过此事。”

“那剑贼在信中曾道,待到年迈无力之时,就想着落叶归根,隐姓埋名回本家养老。”

“可是这些事情,本家是从未答应过,族中有些年少未能得所功名者,受其蛊惑从而前往北元有之。”

“前任族长发现此事,当即将其开出族籍,才有了未在族谱之事。”

“下官所言句句属实,还请宋大人明察。”

欧书忠说完之后,对着宋忠连连磕头,地面嘣嘣作响,抬头之际额间已是血肉模糊。

只是可惜,卖惨这等事情,在宋忠这等酷吏面前,没有丝毫用处。

宋忠冷笑道;“本官怎么能界定你们不是串通,说的这些话,可是有什么证据。”

“那奸贼的书信,可否还有所保留。”

欧书忠苦涩回道:“不曾保留。”

宋忠呵呵一笑,道;“连证据都没有,就凭借你信口雌黄,本官就得要听你一派胡言?”

说到这里,宋忠忽然话风一转,道:“其实也并非是没有办法可以证明。”

“太孙殿下亲自交代于我,若是那欧安民肯弃北投明,恍然醒悟,那么也算是一个功德,便可不再追究于你新郑欧家一族。”

“你这族内,可有那欧安民之亲属,老实交代出来吧,莫要想要藏匿,真要被本官给查出来,可知道就没这般好说话了。”

欧书忠此刻哪还敢有任何的隐瞒,对比全族上下四百多口,欧安民自然就变得低微起来。

当初确实有所照料,不过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三十年过去,除了少数几人,情分早已淡却。

“有,大人。”

“在族里,还有其两子一女四孙。”

“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父亲是欧安民,从名义上,已经过继给了族里的兄弟。”

“是他的亲哥哥。”

欧书忠断断续续的,把所有的事情完全的交代了出来。

这些事情,若是其他人来查,或许还能隐瞒一二,但是锦衣卫的手段太狠了。

欧书忠曾经去京师述职的时候,就听闻过锦衣卫的威风,那个时候正是朱元璋杀官最狠的时候。

给欧书忠留下了不少隐约,那些高高在上的京官,一个个就那么简单的被赐死。

其实早前这新郑知县也轮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