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老子只是想装个杯而已(第2/2页)

大概可能也许还是会的。

毕竟,林老师可是偶像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林为民在《文艺报》发表的《我们的文学创作需要百花齐放》这篇文章所引发的反响越来越大。

作为同属国文社的《人民文学》,在3月号的刊物当中在卷首语、编者按当中多次引用了林为民在文章中的话,充分显示了对自家人的支持。

其后便是远在沪上的《文汇报》,这家报纸应该算是第一个站出来旗帜鲜明的支持林为民的大报。

林为民的作品在沪上周边向来很受追捧,在改开后,南北方的开放程度正在逐渐显露出差异,如今林为民所倡导的“文学创作需要百花齐放”的方向恰好迎合了开放的观念,立刻引起了很多媒体和有心人的关注,并大力赞扬。

《文汇报》的发声如同一声号角,越来越多的媒体加入了由林为民的这篇文章所掀起的讨论当中,这其中有《燕京日报》这样来自首都的报纸,有《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这样国家级报纸,也有《辽东日报》、《津门日报》这样的地方报纸,还有如《批评家》、《文学评论》这样专注于文学评论的刊物。

越来越多的报纸、杂志参与到这次大讨论当中,逐渐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各地方文协、报纸杂志等刊物以及广大文学爱好者集体大讨论的情况。

上一次出现这种全国性的大讨论,还是1980年。

一位纺织厂的女工潘晓给《中国青年》写了一封信,题名为《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

这封来信一经发表,顿时在广大青年中激起了轩然大波,一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关于人生观的全民大讨论由此拉开序幕。

林为民这次的文章所引发的讨论比之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经历了长时间近乎残酷的压抑,国内的文坛已经沉寂了太长的时间,哪怕这几年一直有文坛大佬频频在会议上做出重要讲话,来鼓舞士气、提振精神,风气也有所好转。

但已经造成的戕害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抹平的,最关键的是,保守的风气不是一时可以扭转的。

张建军中二气息十足的发言一语成谶,林为民这次在《文艺报》上的文章真的成了引发全国范围内文学创作方向的大讨论。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林为民,看着短时间内猝然发生的一切,一脸懵逼。

老子只是干完了活想装个杯而已,你们要不要搞这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