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无相劫(第2/3页)

我这一生的开始,即是一场漫长而短暂的送别。

许久,李兴龙缓过一口气来开口,看着李易的面容,问道:“李易?或者我该称呼您仙人?”

此刻的他记忆变得无比清晰,谈吐也不再像此前那样模糊。

李易是仙人。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四百年前,起初是卫兮与飞将有些相似的面容,只不过卫兮留着长发,飞将是短发,影像与真人又有一些差别。后来当李家人接触到修行,知道剑宗,知道太阴仙子怀疑更深。

或者说已经能猜到,只是不捅破。

李易也不意外,道:“叫我李易就好。”

“所以你真的是仙人?”

“这很重要吗?”

两人对视,李兴龙看着对方平平无奇又熟悉的脸庞,在他想象中仙人应该是如同玉皇大帝般的存在,可仙人却是如此平凡。

他点头说道:“很重要,李易他……还活着吗?”

李易愣了一下,没想到大伯最后关心的是这个问题,随后露出一抹浅笑轻声道:“李长生是李易,李易却不是李长生,从来都是如此。”

是的,他从来都没有忘记李易这个名字,也从来没有忘记是李易成为了李长生。这才是他的根本,才是他最初的名字。

李长生不过是一个求道者的化名,是他对于道的憧憬与向往。

如今他已得道,便无需长生二字。

大伯也笑了,没有继续多问,道:“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房间再一次陷入沉默,李莉莉神色越发焦急,她映照出屋外众人的神情,唯独李易很是平静。

他与大伯的关系不算太亲,两人交流不多,但都认这个亲人。亲人这个东西有时候没有太多交集,甚至会成为累赘,但无法否认的是真正遇到问题最有肯定帮助你的是亲人。

神州自古以来血脉为枢纽的联系,是天然的,是绝大部分人所认可的联盟。

大伯是一个很好面子的人,一个大家长主义的人,把亲情血脉联系看得比谁都重。在他眼里血缘之下,无关正义公道对错。

这种人在某些时候会是陋习的维系者,但有时候也会是一个可靠的长辈。

他可以带头去村头抢水,可以为一个变成植物人的侄子筹齐医疗费,可以在六百年里守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可以维系旧时代的家庭关系。

也可以问一位仙人,他的侄子还活着吗?

因为李易身上流淌着与他相同的血脉。

“李易。”大伯再次开口道:“那些孩子,我想求你照顾一下。他们虽然都不是那种大善人,有许多家族子弟的小毛病,但都不是大奸大恶之人。”

“多少年?”

“这一代人就好,后面就看造化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好。”

李易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起身把位置让给李莉莉,对方知道事情不可改变扑到床边痛哭。

哭声让李兴国与二大爷忍不住闯进来,随后是李家人,他们围绕着弥留之际的李兴龙。李易则是默默的退了出去,挥散了十殿阎罗,独自一人蹲坐在房梁下的阶梯上,看着细雨,听着哭声,任由大伯的三魂七魄消失。

二大爷多次要阻止,却被一股无法忤逆的伟力摁住动弹不得。

李易说道:“二爷,该放手了。我已经治好大伯的身体,他现在没有任何的病痛与虚弱。”

二大爷走出房间,纠结与不舍等诸多情绪闪过,最终都化作一声叹息。

他看着神情平静观雨的李易,问道:“此为忘情?”

李易摇头道:“不,此为长生之苦。所谓修真忘情,并非修行的过程磨去的情感,而是长生路上一切熟悉之人的离去,让道心越发坚如磐石。

我们修士比任何人都知晓情之一字,心如明境映照七情六欲,我们铭记这一切,缅怀这一切,我们会哭却又不止会哭,我们前进却又从不回头。我们并非忘情,而是大彻大悟后的通透。”

他抬头看向二大爷,眸光清澈不染凡尘,雨幕成为他的背景,老旧的府邸成为他的气息,如画中之人遥不可及。

“二大爷,在修行上你还是太幼稚了,老小孩一个。”

二大爷扯了扯嘴角,道:“你小子倒是教训起我来了,说吃过的盐……咳咳咳,反正我是长辈,轮不到你教训我。”

他本想搬出长辈吃盐大法,但转念一想这小子好像活得比自己久。

李易笑了笑没有在意,一直等到大伯三魂七魄消失,才起身让人准备葬礼。

李府挂起白绫,一口灵木棺材放置在大堂,上百人披麻戴孝。

而后便没有其他人来祭拜。

因为以前有交情的人差不多都死了。

三月的天气有些冷,李易坐在棺材左边翻动着火盆,父母,李莉莉,二大爷盘坐于地闭目养神,右边的百来号人均打地铺睡着。

李易觉得祠堂建这么大,大伯估计有考虑到很多人守夜。

忽然,一缕微风从门外吹来。

渊走了进来,拿着三炷香插在香炉,随后弯腰三拜。

一位掌管生死的鬼神送行,算得上千古第一人了。

“尊上,他之神魂已入轮回,可需转世?”渊问道。

如果可以渊非常乐意帮这个忙,轮回转世本身就是酆都一种对外收取人情的重要产业。天地初开六百年至今没有业绩,但再过一千年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大能修士开始考虑借用轮回转世。

而仙人的人情,比得上任何强者。

李易摇头道:“不需要了,没必要折磨大伯,既然他已经走到了终点,那就应当得到安息。”

“你且去突破吧。”

“是。”

头七结束,李兴龙被埋在了寒水坡上,作为弟弟的李父埋下最后一撮黄土。

二大爷留住几日后,又一次告别离开去修行。临别时,李易教了对方一些神通,足够这老头学上千年。

李莉莉则是留在了寒水坡上,就住在西厢房白石房间旁边。

对于大伯最后的嘱咐李易并未忘记,他从一众李家后代挑选了一个七十岁的“小孩”。

一个满头白发,皮肤上带着老人斑,腰部略显弯曲,看起来非常苍老的小孩。

论辈分的话,他得称呼李易太祖。

练气三重修为,看上他并不是因为天赋,而是这个后辈。没有植入人工灵根,练气修为也是依靠长春功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有化神之姿,元婴保底。

轰隆!

忽有一日天地震动。

酆都城临空,万千法则斡旋,紧接着一层又一层厚厚的劫云铺开。

雷劫分九重九,乃无相之劫。

却不同于秋无极,渊并非完全的以力成道,因为轮回本身就是一条无相之道,只不过当初他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