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凡人与修士(第2/3页)

长老心满意足的离开,云华真人继续站在云端,看管着迁徙的人群。时不时还要击杀一些从太古神山逃出来的妖兽,这些妖兽也受到天灾的影响,如今已经饿得发昏发胀。

面对大迁徙的庞大人群,自然会有不怕死的想从他们手下虎口夺食。

云华真人看着骚动的人群,看着恶相摆出的凡人,奸淫掳掠者时常有,偷盗的数不胜数,拉帮结派屡见不鲜。

久而久之他也出现了些许厌烦。

日出日落,大雨下了又下,云华真人就在云端坐了足足两年。

他已经不记得到底接了多少接大迁徙的民众,又为了维持秩序杀了多少个凡人,只有内心的疲倦越发沉重。

这些愚昧的凡人真的有救的必要吗?

忽然天边一道霞光飞来,只见有两道身影急速靠近,修为均为金丹。其中一人是他前两年送回去的门内长老,另一人则是上清宫的金丹。

云华真人眼睛微眯,只见上清宫的金丹正提着他门内的长老,长老灰头土脸显然挨了一顿毒打。

长老见到云华真人,连忙呼喊道:“掌门救我!!”

上清宫金丹停在云华真人面前,拿出明黄色的玉帛,微微拱手弯腰,道:“拜见云华真人,这是仙宫的法旨。”

云华真人接过法旨定眼一看,里边的内容是对他这位门内长老的处罚。

【仙霞派云繁真人,抗旨不出,得其果不诚其意。故处罚镇守甲等23号土城,帮助黎民百姓,偿还因果。】

“前辈,晚辈还有任务在身,就先行离去了。”

上清宫金丹承着飞行法宝,踏着霞光消失在了天边。

一宫两门的修士工作量是其他修士的三倍有余,很少在一个地方多做停留。

云端之上只剩下两人,气氛一片沉默。

门内长老神情溃散,嘴里呢喃道:“我只是失败了一次,再给我几年时间一定能突破,一定一定能突破元婴!”

紧接着他上前跪在元华真人面前。

“掌门,您一定要帮帮我,我已经天人五衰!”

“你拿了灵库的结婴丹?”

“……”

“留在这里偿还因果吧。”

云华真人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是安慰也又警告。

仙宫也不是一点情面都不讲,甚至会给予即将突破的修士资源,比如各种破镜用的丹药。但凡事都有代价,无论突破是否成功都需要为仙宫办事,白纸黑字写下契约。

如果成功了修士们自然愿意,可不成功总有人想是第2次。

反悔的人不在少数。

金丹长老不知听进去没有,仍在原地呢喃着再试一次,他一定能成功突破元婴。

云华真人不作理会,因为这是他自己选的。

一个月后,那位突破失败的金丹长老出逃,被上清宫的修士抓住。一颗头颅送到了云华真人面前,也让众多修士看到了。

如此是在警告,警告所有有这种念头的修士。

“哎。”

云华真人摇头叹息,他能感觉到上清宫也在与天下仙门对抗中越发严厉。

……

仙道洪灾34年。

仙霞派与其他宗门完成交接,以后迁徙途中的土城不再由他们负责。

云华真人来到了天州,只见一座巨城不知何时屹立在高原之上,无数凡人在其中休养生息。连绵不绝的稻田给这荒凉的荒漠披上了一件金色外衣,清风拂过,无数戴着草帽的农民在其中劳作。

四通八达的田埂上,有妻儿为他们的丈夫送来吃食,有行脚夫扛着茶水到处叫喊。

在如今的乱世之中,宛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又如传说中的桃源乡。

仙霞派众多修士惊奇的看着这一幕,但很快他们的脸色变得有些怪异,甚至可以说是心痛。

“掌门,这些田地都是用灵气供养的。”

“……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如此珍贵的灵气,竟然用来给凡人种田。”

“仙宫掌握天下六成的灵脉,宁愿分给凡人,也不分给我们。”

听着门人的抱怨声,云华真人只是叹气摇头。要是以往他肯定会呵斥,可如今抱怨声也是主流。

只是不知道何时会爆发。

……

仙道洪灾35年。

天州人族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万万,相当于两个凡俗王朝。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人口,一宫两门决定加大对灵田的种植,同时暂时削减了部分修士的灵库支出。

消息一经传出,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整个修行界为之震动。

所有修士顿时坐不住了。

要知道如今九州灵脉有六成掌握在一宫两门手上,灵库可以说是天下灵脉的出入口,不知多少修士靠着灵库修行。

一宫两门要削减对修士的供给,相当于动了所有人的蛋糕,他们如何不着急?

许多修士找上了执掌灵库的月宫,想要讨个说法,但话还没说几句就被太阴星君给赶出去了。

太阴星君回应让人哑口无言。

“灵脉本是仙人得,莫要把仙恩当做理所当然。”

仙宫掌控的六成灵脉是在世仙当年杀出来的,按照恒古以来的规矩,宝物强者居之,于情于理都属于仙人。

可天下灵脉就这么多,他们总不能去抢仙宫的吧?

……

仙道洪灾37年。

经过长达5年的迁徙,九州人族均已迁徙天州,人数逼近了两万万,相较于没有迁徙之前的四万万,几乎可以说是死伤过半。

这些人要么是死在了路上,要么就是不同意迁徙,留在原地被大水吞没。

这些死去的人无人在意,因为生者仍在苦苦的挣扎。

天州高原土壤贫瘠,只能生出一些青草,有些地方甚至是永久冻土。如此恶劣环境并不是人越多越好,民众没办法自主的开垦土地,只能种需要灵石供养的灵稻。

而灵石是有限的,本来是用来给修士修行的现在一半以上都拿来给凡人种田。

虽然这些灵石全部都是从灵库里出来,本事上是属于仙人的财产。可这么多年来大家都靠着灵库吃饭,久而久之大部分修士都是依靠着灵库。

一宫两门把灵石的供给这么一砍,许多修士甚至无法维持日常的修行所需。有能力者直接出逃海外,有的宗门甚至举宗迁出去。

而绝大部分人是没有逃离九州的能力与气魄,因为天灾不只是针对九州,外部的环境同样恶劣。只不过九州带的两万万个拖油瓶,所以才显得艰难。

凡人的吃饭问题与修士的修行问题,一宫两门选择偏向前者。

最终矛盾爆发于仙道洪灾38年,仙道24大宗门大能,各方名宿,以及数万名修士齐聚上清宫与清玄道人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