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来到目的地(第2/3页)

不等李卫东回答,孟冬青就已经先给堵死。

李卫东代表着什么,他可是很清楚。

让对方来这里搞支援建设?

这不是大材小用是什么?

他是真担心李卫东太年轻,没经受过这种洗礼,突然被震撼到,然后答应下来,所以才替李卫东拒绝。

“你们不是重大装备处吗?看看这里,炼油厂,化工厂,兵器厂,飞机厂,哪个不是重大设备?在这里远离那些勾心斗角,才更适合年轻人成长。”

徐远山不屑的撇撇嘴。

他都申请了好多次,可所里一直不同意他过来,为此没少发脾气。

所以,他想来,是真的想来。

“这个等以后再说吧,咱们这趟来,主要是检查化工厂那些设备,然后写一份证明报告,确定那些设备真的是落后的技术设备。”

孟冬青立即转移话题。

他对徐远山这种有能力的老专家也是没辙。

打不得骂不得,还得好好哄着。

要不是涉及到李卫东,他肯定不会开口。

“有什么好看的?当初看到这边打的那几份报告,我就知道这批设备有问题,当时我都写了好几封信,可有人相信吗?现在就算证明了这些技术设备落后,属于被淘汰的,又有什么用?难不成还指望那帮人赔钱?”

徐远山眼睛一瞪,终于找到了发泄口。

“不管如何,总得有一个结果才行,上面正是因为知道您懂行,所以才请您来把把脉,看看有没有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尽量争取对方的赔偿。”

虽然孟冬青这个重大装备处的处长是假扮的,但不代表他什么都不懂。

甚至来之前,还特意找来了不少资料,全部背了下来。

可以说,完全就是有‘背’而来。

“哼,晚了。”

徐远山怒气冲冲的收回目光,坐在车里不再说话。

也因为两人的对话,让车厢里的气氛有些凝固,尤其是那几名专家,心情也扁的沉重起来。

为了引进这些设备,那可是差不多两千万英镑。

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此时的汇率,1英镑可以兑换10.8块。

两千万英镑,就是两亿八千万。

这么一大笔钱,在眼下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不知道多少人勒紧裤腰带,才节省出来的。

结果换来的却是人家淘汰的东西。

怎能让人不憋屈?

又怎能不气愤?

“徐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家对咱们封锁,一个螺丝钉都不愿意卖给咱们,这次砸锅卖铁,花了几倍的价格,转了好几道弯才买来这些技术跟设备,就算落后一些,也是值得的,按照处里的意见,这是从0到1的突破。

领导说过,一时的落后不算什么,只要我们撸起袖子使劲干,迟早能赶上他们的。”

孟冬青郑重的说道。

“哎,我何尝不知道这点?可这代价太大了,我这里疼。”

徐远山拍了拍胸口。

这里没有一个人不心疼,可心疼又有什么办法?

而且那两千万英镑,是用本就不多的外汇来支付的。

“徐老,您放心,现在的困难不算什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卫东也出言安慰。

此时,很难说这笔买卖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但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却是赚了。

正如孟冬青刚刚的话,这是从0到1的突破。

就算是邯郸学步,也得有东西学才行,否则一张白纸,连个目标都没有,如何作画?

“嗯。”

徐远山点点头,却也没有把李卫东的话当真。

眼下,很多人怀揣着热忱跟希望,但也有不少人,充满了绝望。

因为差距太大了,几乎看不到希望。

很快,卡车过了钢铁大桥,一路穿过重工业风格的城区,来到化工厂所在地,众人也全都打起了精神。

化工厂这边明显早就得到了信,所以派人在门口迎接。

徐远山虽然年纪大,但也没用人搀扶,自己麻溜的从卡车上翻下来。

然后面无表情的掠过迎接的人,落在那硕大的工厂上面。

“徐老,总算把您给盼来了。”

迎接的人群中走出一个满脸风霜的中年男子,激动的看着徐远山。

“甭说这些没用的,郝老三,直接带我们去工厂看设备。”

徐远山没好气的说道。

“您这一路奔波,厂里食堂准备了接风酒,要不您跟几位专家先歇息片刻?就算看设备也不急于一时。”

郝三雷忍不住说道。

“郝老三,你什么时候学的这一套?我要是为了你那口酒,用得着千里迢迢的跑这里来?我家里没酒吗?要么赶紧工作,要么我现在就回家。”

徐远山脾气也上来了。

“那您还有几位专家请跟我来。”

郝三雷腰杆都弯了几分,脸上陪着笑,只是看上去却那么的苦涩。

“化工厂副厂长,总工程师。”

似乎看出了李卫东的疑问,孟冬青在他身边小声的解释。

“哦。”

李卫东这才恍然,随后也没说什么,直接跟上对方。

他这趟来,主要是为了查那两只老鼠是怎么到了乔治的手中。

而乔治,便是化工厂的派遣专家之一。

这会,乔治在羊城那边被稳住,李卫东此行的目的就是在对方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查清楚一切。

这座化工厂里还有不少乔治的同伙,李卫东首先要确定,这剩下的专家里面,还有没有对方的同伙。

然后顺藤摸瓜,找到把两只老鼠交到乔治手中的人。

并且‘清除’掉这些别有用心的专家。

可以说,李卫东此行任务艰巨,既要抓人,还不能影响剩下的那些专家的情绪,毕竟设备还得继续安装,不可能放在那里当废铁。

技术,也得继续跟着人家学。

就算徐远山不满,也不得不承认,哪怕这些是人家淘汰的,可对自己这边,仍旧有着重大意义,更是学习的对象。

李卫东跟孟冬青随着众人来到工厂内部,只见里面完全就是钢铁丛林,不少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

而在最里面,一个巨大的罐体前,此刻围着不少人,其中负责指挥施工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神情充满了倨傲。

因为他说的是英语,所以旁边还配了两个翻译,后面还有人在快速的记录着,根据指示,对方说的每句话都要记录下来,这些东西,以后要作为重要资料。

只有彻底学会了,掌握了,东西才算真正属于自己。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徐远山并未立即上前打扰对方,而是在后面听了好一阵,才大步走上前,并且直接用英语跟对方交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