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准备结案(第3/3页)

更何况,等明天领导过来,交了差回家,想怎么睡就怎么睡。

此刻,他在脑海中复盘着这次行动。

相比以往的‘藏拙’,这次无疑有些出风头。

毕竟眼下风头太劲了未必会是什么好事,容易被人给盯上。

不过这种盯上,是盯上他的能力。

把有能力的同志,放到更适合的位置上,让他发挥能力。

这是如今任用干部的补充条例。

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格提拔。

如果换个人,进入领导眼中后,肯定会激动不已。

但李卫东现在压根就不想被‘提拔’。

更准确的说,他不想离开农场,至少现在还不想。

除了因为某个特殊的原因外,还因为他给自己规划了两条路线。

一条是多立功,多挣几个一等功在身。

另一条就是利用农场新建温室大棚,改良甘薯的品种,达到抗旱增产的目的,继而全面推广开来。

当然,所谓的温室大棚,压根就是个幌子,虽然也能发挥作用,目前农科所培育粮食品种也都是用的这个模式。

但对李卫东来说,见效太慢,还充满了各种偶然性。

反观他的游戏农场本身就能优化粮食品种,又快又稳。

只要借着温室大棚这个幌子,明年就可以初步在所有农场进行推广了,等后面,就是上报,选择地区,小规模进行推广。

一旦达到预计的效果,才会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继而全国推广。

到了那个时候,不求叫卫东一号甘薯,但他的名字,肯定少不了重重一笔墨。

这是什么?

这是护身符!

几个一等功,加上监狱本身的环境,他打造的关系网。

再有培育出高产量的甘薯这个护身符,不说稳如泰山,但只要他自己不作死,便可安安稳稳的度过。

不怪李卫东弓杯蛇影,反应过度,而是他没有试错的成本。

所以宁可苟一点,也要稳着发育。

最重要的是,他年青,刚刚十九岁。

十几年后,也不过三十来岁,就算真有什么想法,那个时候再往上爬也不晚。

毕竟有着多年的劳动工作经验,基层磨砺经验,立了那么多一等功,身上戴着那么多勋章,以及最重要的,对未来形势的了解。

如果这样都爬不上去,那他干脆找块石头撞死算了。

所以,李卫东不急。

甚至眼下都得刻意放慢脚步才行。

因此,他一点都不想出这个风头,不想被人盯上。

可惜这次他属于身不由己,必须要限期破案,才能此事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个,等回头跟胡敬诚好好说说,让他帮忙给自己挡下那些伸来的橄榄枝。

夜!

四合院,李卫东的东屋里。

这会正亮着灯。

李书全跟李占奎坐在屋内说着话。

上午的时候,李占奎带着准媳妇来拜年。

原本按照他的想法,自己年前已经来过了,年初一没必要再大老远的跑一趟,他更愿意把感恩放在心里。

可这话刚出口,就差点被他娘给打出去。

说他狼心狗肺,忘恩负义。

人家帮了他这么大的忙,走个几十里地,就累着了?

于是,他只能带着张若兰来城里给老太太拜年。

而在知道了这边的事情后,他当即就决定留下来。

尽管李书全,还有李家的人一个劲说不用,但他却主意已定,只是让张若兰回家,并把他留下的消息告诉家里。

张若兰当初千里迢迢的独自一人跑来找他,不至于大白天的,连这点路都不敢走。

至少在京郊附近这片地上,还是比较安全的。

而监狱那一片道路,更是被专门扫荡过。

实际上,今天来拜年的,并不仅仅只有李占奎,还有徐志强。

哪怕之前被李卫东训过,冷落了几天,但他却没有自怨自艾,反省过后,便牢牢把这次教训记住。

除了他们两个,就连汪振义也带着一家子来坐了坐。

按理来说,他不需要如此,就算要拜年,也应该是李卫东上他家,给他拜年才对。

但通过街上的那些消息,他就迅速判断出,今天是等不来李卫东了。

所以干脆带着全家跑过来,给老太太拜年。

来了后,果然没见着李卫东。

不过他并未多问。

因为上午的时候,张秀珍出去买粮食,所以不在家。

汪振义只是聊了会天,就带着家人离去。

晚上吃了饭,李书全便打开李卫东的屋子,打算让李占奎在这边休息。

只是李占奎却没有睡觉的想法,而是准备值夜。

毕竟这也是他选择留下的目的。

李书全不好说他,也只能由着他,不过倒是把李卫东留下的枪给了李占奎。

他相信,枪在李占奎的手里,比他更有保障。

这一夜,四合院里虽然有些许动静,但基本都是值夜的人走路说话弄出来的,直至天亮也没见有什么孬贼闯进来。

而另一边,李卫东等人同样一夜未睡。

昨天加前天,很多人都已经四十八小时没有合眼,导致眼睛都熬红了。

但没有人为此感到委屈,或者有什么怨言,甚至精神都显得很亢奋。

因为他们,破案了!

上午十点钟,领导们再度汇聚在会议室里。

不过相比昨天,他们脸上的表情明显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