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再见,鸟秋野(第2/2页)

“欸?”手机对面,响起幼童稚嫩的疑惑声,“你是谁呀?”

“我是吉田,你的吉田叔叔!未来,你爸爸呢?”吉田连珠炮问。

“爸爸在……客厅接待客人……需要我去找他吗?”

“没必要!我现在就过去!”

吉田挂断电话,又按了几下电梯按键,“真是的!怎么还没有到!这个电梯怎么回事!”

他动作越大越大,梳好的头发被甩的乱糟糟的!

……

“佐佐木编辑长,”东野响看着对面不动声色的客人,笑着说,“你有什么事吗?”

“瓶子要接手jump编辑长的工作了,我是向你告别。”佐佐木认真说,“我任职期间,多谢你为jump的付出。”

他站起来,对东野响深深鞠躬。

东野响连忙站起来,鞠躬说:“你客气了!我得多谢你的包容才对!”

如果编辑长是其他人,那是绝不可能容忍东野响不断完结热门漫画的。

鸟山明几次三番完结《龙珠》被拒,可见一斑。

佐佐木手机铃声响起,他皱了皱眉,“抱歉,请先等一等。”

他转身,到一旁打电话过去了。

几分钟后,他表情复杂的来到东野响身前,声音干涩,“鸟秋野老师,你要封笔了?”

集英社的高层说,鸟秋野封笔可能和他调离jump编辑长有关。

如果他能稳住鸟秋野,那就允许他留在jump。

他将调任的《vjump》比jump差太远了。

“是这样的,佐佐木先生。”东野响点头。

“为什么呢?”佐佐木问。

“我想陪陪家人。”

佐佐木抬起一根手指说:“那一月更新一话怎么样?就像富坚老师的《Level E》那样。”

“还是算了吧,”东野响摇了摇头,“连载的话,我的注意力就都在漫画上了。”

“佐佐木先生,以后我找你聊天,你可不要不理我啊。”

东野响笑着开玩笑,佐佐木看出他的认真。

他思虑良多,最后无奈叹了口气。

“当然可以,我随时奉陪。”

……

当吉田幸司和星野桂赶到东野家时,就看到鸟秋野未来在和佐佐木尚怀念以往。

“我第一次见你时,就知道你会成为jump的支柱了。”

“没佐佐木先生,我很难露头。”

“锥在囊中脱颖而出,你谦虚了。”

他们喝着茶水,声音轻飘飘的,像喝醉了一样。

吉田快步走到佐佐木身旁,“编辑长,老师他!”

佐佐木点了点头,“他已经下足决心了。”

鸟岛和彦知道自己劝不了鸟秋野,所以在节目上就替他发出声明了。

佐佐木见到鸟秋野,不多劝解,也是尊重他的决定。

吉田幸司却很不甘心,他直直盯着东野响。

“老师,请您留下来啊!”

他是真喜欢鸟秋野的漫画,有着编辑的身份,也有读者的身份。

“就算只画一些短篇漫画也好!有老师在的jump,才是真正的jump啊!”

星野桂认真地点头。

“老师,请你不要抛弃我们啊!”

鸟秋野在jump上连载,不论什么内容,他们都会宽心,满足。

东野响笑着微微摇头,“吉田君,你是编辑组长,该自己走下去了。”

“星野君,我向你告别了,除了我还有更多的作品等着你们。”

一个是对编辑,一个是对读者,东野响一一告别。

“老师,”吉田幸司涕泗横流,他深鞠躬,泪水洒在地面,“这么久的时间里,您辛苦了!”

星野桂呆坐在沙发上,久久没有说话。

……

鸟秋野封笔的消息,迅速传播着。

早晨鸟岛和彦刚刚告知,没过多久后,几乎所有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都有了响应。

有人在卫生间刷着牙齿,一边漫不经心听电视新闻。

“有一条紧急新闻插播,集英社董事长鸟岛和彦透漏,著名漫画家鸟秋野未来老师暂时退出漫画界,短时间内不再出新作。”

“啊?”

牙刷掉在水池里,他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看到了震惊,看到了难以置信。

“怎么会?”

……

“鸟秋野封笔了?”

“不可能吧!”

“我才不信!”

“一定是假新闻。”

“鸟秋野是亲口说的吗?”

“胡言乱语。”

聊天群的消息不断刷新着,所有人都非常错愕,纷纷打字输出情绪。

习以为常的事情突然中断,许许多多人都无法适应。

“我以为《食梦者》只是寻常作品,没想到是鸟秋野的最后之作……”

“啊!!!”

“我还想看到《灌篮高手》大学篇呢!”

“我想看《棋魂》中日韩三国混战啊!”

“《魔法少女小圆》故事没讲完……”

“《死亡笔记》呢!啊,这个已经结束了!”

“一切都结束了……”

……

很多读者还是不敢相信。

三周后的《周刊少年jump》,有几篇漫画休刊了。

“鸟秋野老师封笔,我实在没有心情画漫画。”

——星野桂。

“不能和鸟秋野老师同台竞技,感觉很没有意思,请让我调整一下吧。”

——尾田荣一郎。

“真没想到会有这一天,像天塌下来了一样,我一直在看鸟秋野老师的漫画……抱歉大家。”

——天野明。

现在读者们不能不信。

jump编辑部的电话被打爆了,读者的信也纷至沓来,几千份塞满了储物间。

编辑们既要向读者解释,又要将偏激的信筛选出去,其余挑选一部分交到鸟秋野未来手中。

他们忙忙碌碌,头都要炸了。

“感觉像世界末日了一样,我们是抵抗无穷丧尸的碉堡。”

几年后,有一位编辑接受记者采访,对当年的经历还是历历在目。

他痛苦的捂住脑袋,身体微微颤抖,有了心理疾病。

“太疯狂了,真的太疯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