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红辣椒》完结(第2/2页)

他以前是个很努力的人,忘记了享受,目光只是挣钱、挣钱!

结果一场经济危机,自己付出的人生,全都换来了可笑的东西。

吉野因此看开了,开始享受人生,将时间用在自己身上。

当他看到《红辣椒》时,又想起以前的自己,不由得百感交集。

“那段时间确实很难。”东野一郎赞同点头,他险些就无法供两个孩子求学。

钱也只能省着点花,家中的妻子开始做起了小时工。

最终才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东野一郎问:“响画了这些内容吗?”

“《盗梦侦探》是90年代的作品,讽刺的是当时日本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吉野回答,“改编《盗梦侦探》的《红辣椒》,自然是画了这些内容。”

东野一郎,“改编于90年代的作品?那现在变好些了吧。”

吉野无语地看着他,“《红辣椒》里的内容依旧讽刺,所以你觉得呢?”

东野一郎是儿子成名多金,自己不用忧愁生活,所以变得不敏锐了。

“到了2002年,《盗梦侦探》的内容依旧适用。《红辣椒》赤裸裸的画下,揭露着日本不堪的现实。”

……

“梦境中游行的队伍里,全都是人们抛弃的东西。当他们来到了现实里,受他们所感染,人们掩饰的东西也展露出来。”

“操心着柴米油盐的家庭主妇,变成了招财猫,因为她们的心里,只剩下了钱。”

“女子高中生为了得到金钱出卖身体,毫不在乎自尊自爱。”

周三,教室里,班会上,圭子诉说自己的读后感,讲到这里她脸红了红,又想起了《红辣椒》里女子高中生提起裙摆,让中年男人拍照的样子。

“政客们为了选票只会夸夸其谈,但本质就是达摩一样,没有实现民众愿望的能力。他们为了选举答应选民的事,却没有兑现承诺。日本的经济依旧在迟滞。”

“他们不择手段攀登高位,只是为了自己。”

“这是各种各样的社会现实,在现实当中人们故意回避的话题,或者掩埋自己丑陋内心的行为,都在梦境当中真实的反映出来了。”

圭子侃侃而谈,“《红辣椒》将人们掩盖的欲望展示了出来,讽刺着当今社会的乱象。”

她演讲结束了,弯弯腰坐下。

教室里鼓起了掌声。

有人拉了拉她的裙子,圭子看过去,是两眼冒光的夏奈。

“圭子,你讲的真好啊!”

“诶?夏奈你有在听吗?”圭子惊讶,以往夏奈都是在开小差。

“嗯!”夏奈点头,“因为我很好奇!”

接下来轮到她了,夏奈站了起来,她从另一个角度说起了自己的读后感。

“千叶敦子和时田浩作反差很大,一个纤细,一个臃肿。千叶敦子也曾纠结过,于是诞生了肆无忌惮的红辣椒。”

“不过最后他们两人走在了一起。千叶敦子没有选择帅气的小山内,而是时田。这说明了不能只顾外表,内心和灵魂的美丽才是最重要的。”

“忘记了音乐梦想的人,在游行队伍里,变成了各式各样的乐器。”

“粉川警官放下了执念,看起了电影。”

“鸟秋野老师是在说,要去追逐我们的梦想。刨去冰冷现实披上的外壳,展示真正的自己。”

她讲完了,教室里鸦雀无声。

夏奈非常紧张,这是她在被《红辣椒》感染后,第一次如此努力的完成作业。

所谓也是尤其的看重。

“哦!说的真好。”

“这是南?”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老师也是满怀大慰,“不错,你做的很棒。”

夏奈摸摸后脑勺,害羞道:“我没读懂鸟秋野老师对现实讽刺的内容,只能总结其他的点了。”

圭子鼓励她,“这是我没想到的,夏奈。”

“谢谢。”

南夏奈通过一篇漫画,学到了很多。

……

《红辣椒》完结了。

有许多人评论家,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鸟秋野未来用了高超的手法来描写人类,并以漫画的画面表现,带给观众新奇之感。动作和镜头语言相当流畅。与内容相得益彰。”

“漫画将筒井笔下的顶级原料进行了最佳的调理,画面充满冲击力,且内含对筒井的种种致敬,让观众得以享受极致的虚构呈现。”

“是最具洞察力且最有意思的潜意识题材漫画。”

社会上的赞誉不断涌来。

不过也有不认同的地方。

“剧情不是很讲究,也许是过度着重于视觉呈现的缘故,且感情戏的高潮也来得太突然,但整题而言画面的优秀水准弥补了剧情上的缺憾。”

“不想让读者看懂的作品。”

东野响对这些听之任之。

他接着在画《死亡笔记》。

这篇漫画到了关键的时候,必须尽全力。

大森看着一如往常的东野响,情不自禁感慨,“鸟秋野老师真有定力。如果画出《红辣椒》的人是我,这时候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田中认可地点头,“现在是鸟秋野老师最辉煌的时刻了吧,所有人都在讨论他,从漫画扩散到了更大的领域,但还是在静心画《死亡笔记》。”

即使是社恐的他,现在也应该是接受记者采访,大众吹捧。

而不是能够维持心态。

“老师他真厉害。”

东野响抬头,看了看崇拜看着自己的两位助手。

《红辣椒》的内容没变,他们却通过社会的影响改变了对《红辣椒》的印象。

他们当时可是认为《红辣椒》是自己的耻辱,现在却成了骄傲的东西。

“不论他人是什么言论,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这也是他从鸟山老师那里学到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