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3页)

今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

内侍官乘船将昨日的奏报送到了岛上,此时它们正整齐地堆在榻边。

然而今日天子却第一次将公事暂放在了手边。

应长川静静地坐在床榻旁,小心把江玉珣的手握在掌心并反复用视线描摹他的面容。

仿佛怎么也看不够似的。

一时间,房间内只剩下了泥炉内木柴燃烧发出的碎响。

此时,世上似乎只剩这座小小岛屿,与岛上的二人。

……

江玉珣不但疲惫,昨日耗尽体力的他也分外饥饿。

半个多时辰过后。

江玉珣便被屋内的果香唤了起来。

等江玉珣挣扎着睁开眼时,应长川已盛满一碗银耳雪梨汤,并小心将它端在了手中。

这一觉并没有缓解江玉珣的疲惫,反倒令他身上的酸痛变得愈发清晰。

本想用手臂撑着身体坐起来喝梨汤的他,竟然连抬起指的力气都没有了。

……应长川这体质还是人吗?

应长川差不多一夜没有睡,但眼下连半点乌青都没有。

发现这一点后,江玉珣心中居然生出了几分嫉妒之意。

一回生二回熟。

此时他似乎已将应长川“天子”的身份忘到了九霄云外。

累得起不了身的江玉珣索性继续“耍赖”道:“我好像起不来了。”

应长川很是配合地坐在榻边,他轻抚江玉珣的长发并假装发愁地问:“那该怎么办?”

竹帘将阳光切成细条。

小小的卧房变得格外昏幽。

江玉珣忍不住轻轻咬了咬唇,末了还有些忐忑地抬眸看向应长川:“要不然……陛下喂我?”

——这简直是正合应长川之意。

天子将江玉珣半揽在怀中,待热气散后方才将甜汤送到江玉珣唇边。

他的动作格外耐心。

与战场上那个杀伐果断的天子简直不像一个人。

炖煮了半个多小时的银耳雪梨汤格外细腻。

一口下去如将春风咽入腹内。

江玉珣咽喉也逐渐不像方才那样干痒发痛,说话的声音逐渐变得正常。

虽说已经清醒,但江玉珣的身体仍不太舒服。

他喝了半碗甜汤便停了下来。

卧房内光线昏暗,一时间难辨昼夜。

身处其中的江玉珣再次生出倦意。

见状,应长川收起瓷碗,轻轻扶着江玉珣躺回榻上。

……昨晚的事归根结底也是自己找的,江玉珣并不是存心想要报复应长川。

见对方转身去放碗勺,他忍不住开口叫住了应长川:“……等等,陛下。”

“怎么了?”被竹帘滤过一遍的阳光,将应长川的眼眸映得格外温柔。

“陛下也有一晚没有休息了吧?”江玉珣认真地看着他说,“你真的不困吗。”

平心而论,江玉珣此言没有半点问题。

然而昨晚刚在这一点上翻过车的他,说完这句话心中就拉起了警报。

……应长川千万别又误会了什么!

自己真的不是在质疑他的体力。

江玉珣立刻补充道:“你别误会,我没有那个意思。”

看到对方眼中的惊慌与懊悔后,应长川难得停下脚步,并反思了一瞬……自己于阿珣心中的形象,是否有些不大正经?

夏风中逐渐多了几分凉意。

围绕小筑轻淌的溪流也氤氲着多了些雾气。

一场小雨过后,暑气荡然无存。

第一片落叶自小筑不远处那棵柳树上坠了下来。

昼夜颠倒之下,十日的时间也变得格外快。

按照应长川原本的计划,这十日两人还要到昭都、月鞘岭上闲逛一番。

可谁知最后竟一步也没有离开燕衔岛的地界。

弹指之间就到了下岛的日子。

明日便要重新开始工作,生物钟绝不能再乱下去。

江玉珣虽然还有些困,仍强忍着没有在白天睡觉。

榆木制成的马车上铺了厚厚一层软垫,江玉珣靠在放了棉质靠枕的车壁上,并将车帘撩开小缝朝窗外看去。

知不觉立秋已过。

往年这个时候,百姓已开始准备收获粟米。

但如今亩产更高、营养更好的小麦已经能够完全满足怡河两岸百姓日常所需,甚至于填满了粮仓。

他们也不再执着于播种粟米。

而是在夏收之后,在田地里种满了白菜、菠菜等蔬菜。

——上过学堂的百姓都知道,与“吃饱”同等重要的还有“吃好”。

除了肉食以外,各种各样的蔬菜与茶叶也必不可少。

此时田间地头满是正在种植菠菜的百姓。

不远处还有人在零碎的土地上开着荒。

有了新的效率更高的农具以后,能够参与劳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除了青壮年男子以外,孩童与妇人也能够拿起工具收割、垦荒。

自今年起,大周凡是青壮年劳动力不分男女均可单独立户、分田。

集中开荒得出的土地,以最快速度寻到了它的主人。

如今正在田埂边劳作的百姓或许不知道此举意义何在。

但自现代而来的江玉珣猜,过上差不多百年,大周便会因此举而发生改变。

大周所处的历史时期,还未形成后世那般严格的礼教。

单单前朝便有不少女子封侯的例子。

然而这终究只是特权和空中楼阁,随时都可能被收回。

只有自下而上,从田产经济开始的变革,才能让它从“特权”变为每个人都能享受的权利。

并在未来衍生成为独特的力量。

“叮叮叮——”

远处忽然响起一阵驼铃声。

坐在马车内批阅奏章的应长川也抬头看向窗外,同时随口道:“这是去巧罗国的驼队?”

江玉珣的眼睛瞬间一亮,“没错,今年棉花产量颇高,不但能够满足克寒的需要,还能多产一些送至西域……”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什么般补充道,“等我们回到仙游宫后,应当就有自西域来的瓜果吃了。”

大周不但打败了折柔,且保全了以巧罗国为首的西域诸国。

大胜之后,不用再顾及折柔的他们,也不必改道克寒运送特产。

差不多就在获胜的同时,西瓜的种子便经北地传到了大周。

按照时间计算,这几日正是第一批西瓜成熟的时候。

江玉珣平常对吃的不是很感兴趣,见他忽然如此开心,应长川忍不住放下手里的东西说:“爱卿若是喜欢,明年便派人在田庄中早早多种一些。”

聊到这个,原本还有些困的江玉珣彻底清醒了过来。

他虽然期待西瓜,但还是摇头说:“暂且不必……这西域瓜果也不一定非常好吃。”

话说到这里,江玉珣的声音中忽然多了几分遗憾。

最早的西瓜与现代人记忆中的样子完全不同。

它的果皮与果肉皆是白色,尝起来并不甜,甚至于经络粗糙口感也不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