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3/3页)

-

江玉珣和应长川回到仙游宫后不久,众人合力编写出的“试卷”便最终定稿并用蜡封存在了宫内。

这毕竟是第一次科考,朝廷在距离考试还有三个月整的时候,就通过遍布大周全境的学堂,告知了部分科目的“考试范围”。

例如“时事”与“地理”这几科。

——虽说只有少数人报考了今年的科考。

但是举国上下仍对此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关注。

凡是识字的人,都跟着凑起了热闹。

一时间,大周的街头巷尾尽是讨论这些年大事要闻与境内风土人情之人。

那些离他们十万八千里的“庙堂之事”,与或许一辈子也不会涉足的郡县突然近在眼前。

百姓从未像现在这般清楚自己“周人”的身份。

处暑过后,昭都的天气一点点转凉。

在考卷定下来后不久,空置了三四年时间的羽阳宫也终于动工修建。

这对朝廷来说可是一件大事。

在前去燕衔岛上“休假”前,身为天子的应长川先带人回到了昭都。

……

建筑——尤其是古建筑中的学问颇多。

江玉珣上辈子一直很遗憾自己没有系统学过这些东西。

这次回羽阳宫,他终于跟在工匠的最后听了个尽兴,并邀对方解答了好几个他自上一世起便很好奇的问题。

一聊到专业相关的话题,江玉珣便不小心将应长川忘在了一旁。

等他反应过来时,一直带他们参观的工匠已不知何时被天子屏退。

偌大的兰池殿上只剩下他和应长川两个人。

羽阳宫只是每逢下雨内涝严重不能住人,而不是已经塌了。

这几年天子虽率领朝臣百官移到了仙游宫去,但仍留了一部分的宫女与太监在此地肩负着维护宫殿的重任。

前几日没有下雨,乍一眼看去眼前的豪华宫室与三四年前并没有什么两样。

应长川轻轻牵着江玉珣的手走到了兰池殿上,同时与他耳边问:“爱卿可还记得此殿?”

“……自然记得,”江玉珣默默咬牙道,“当初陛下便是自这里将臣送到诏狱去的。”

自己怕是到死也不会忘记这个倒霉的地方。

夏风吹至殿上,撩得悬在梁柱上的纱幔轻轻摇晃。

应长川忽然借着这阵风抱起江玉珣,并带着他走到向最上席。

看到眼前的东西,江玉珣立刻拽紧应长川的衣领:“陛下,快放臣下来!”

大周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椅子”这个东西,天子坐的并非龙椅,而是绣满了龙纹的“五重席”。

兰池殿是整座羽阳宫内面积最大的建筑。

殿上的“五重席”也是整个皇宫内最规格最高的一处。

虽说江玉珣已经与应长川没大没小惯了,但被对方抱着坐“龙椅”这却是头一遭。

应长川摇了摇头,他非但没有放对方下来的意思,反倒轻低头亲吻江玉珣的额头:“爱卿当年可曾想过会有这样一日?”

“……从未想过。”江玉珣实话实说。

假如那个时候有人告诉说未来自己将会和应长川在一起,自己只会当他是在做梦。

想到这里,江玉珣不由觉得有些神奇。

……事情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前几日应长川拷问江玉珣喜欢他什么。

如今他忽然也有些好奇,应长川又是什么时候对自己感兴趣的?

江玉珣并不擅长隐藏情绪,他一边思考一边忍不住瞄了一眼应长川。

“爱卿可有什么事想问孤?”天子一眼便看出对方正在心里纠结着什么。

“确有一事……”江玉珣好奇地转过身看向应长川,“刚才忽然有些想知道陛下究竟是什么时候对我感兴趣的?”

假如记忆没有出错的话,自己一开始绝对没有少怼应长川。

而天子也完全和“大度”这两个字扯不上干系。

应长川缓缓垂眸,似乎是陷入了思考之中。

他一边用手轻抚江玉珣的睫毛,一边低声说:“爱卿不如自己猜猜。”

“……这我哪里知道,”江玉珣吐槽归吐槽,下一刻还是不由自主地顺着应长川的话猜了起来,“应该不会是在船上一起住的时候吧?”

应长川摇头说:“不是。”

这些年来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江玉珣的生活里挤满了各种各样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他与应长川几乎每天都要见面。

几年间相处的点点滴滴在同一瞬间涌入了江玉珣的脑海之中,刹那间他竟有些分辨不清什么事在前,什么事在后。

想起那日的滚滚黄沙,与应长川深夜前往沙地寻找自己的事。

江玉珣试探着问他:“难不成是在北地?我们遇到沙暴的那一次。”

应长川继续摇头:“并非。”

那个时候他何止是对江玉珣感兴趣?

而是已经默默地将人放在了心上。

“可是那年过年,陛下让我搬到流云殿的时候?”

“不是。”

见自己再次猜错,江玉珣索性摆起烂来,他一口气问:“那总不会是在我被聆天台带走,或者喝醉酒的那一次吧?”

一提起这件事,江玉珣便会忍不住想到落满一地的算盘珠子。

与自己喝醉酒后与应长川瞎许愿的样子。

应长川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突然垂眸吻向江玉珣的额头。

不知怎地,江玉珣突然从应长川的动作中读出了他的心思——天子的的确确是打那个时期便对自己有了兴趣。

“……天。”

这比江玉珣方才想的还要早一点。

虽说自己刚才问的是“感兴趣”而不是“喜欢”。

但如果是没有算错的话,那个时候的自己好像只有十七岁?

应长川似乎没有想到江玉珣会在此时迟疑。

他垂眸看向怀里的人:“怎么?”

十七对古人而言早已不小,甚至于很多人这个时候已经成家立业。

江玉珣不想表现的太过一惊一乍,然而应长川问了……他却只好认真又无措地看向对方。

并非常没见过世面地艰难道:“可是我那个时候才十七岁。”

月光落在江玉珣的眸底,将他的目光照得尤其清澈。

应长川随即蹙眉:“……对。”

也不知天子想到了什么,一向厚脸皮他的手指竟罕见地僵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