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3页)

此时饭菜还未开始上,听到这里江玉珣便放下手中酒盏,侧身悄悄把守在后面的太监叫了过来,让他去取笔墨。

——头虽然还有些晕,但出于职业习惯,江玉珣仍打算记一下桃延郡太守还未统计上来的东西。

谁料那小太监还未动身,天子便抬手拦住了他,同时轻声吩咐:“不必在船上记。”

“是,陛下。”江玉珣赶忙应下。

同时略为惊诧地看向御前——应长川不是在和太守谈话吗,他是怎么注意到这个角落的?

说话间,楼船继续向前,正好经过一片湖泊。

两岸的景致不知在何时慢慢起了变化。

同座席上的庄岳不由一惊:“外面这景象怎如此奇怪?”

见状,众人均不由自主地向两岸看去。

不知是谁跟着说了一句:“湖内生田?的确从未见过。”

桃延郡太守总算松了一口气,他忽然起身向应长川行礼道:

“回禀陛下,眼前这不是什么‘湖内生田’,而是我们桃延郡,以及附近特有的一种围垦方式。”

说到这里,心有几分底气的他,腰板终于挺直了起来。

这位太守当年也是随应长川一道打过天下的武将。

他虽然人不在昭都,却有不少京城同僚可以联系。

故而太守早就知道,皇帝最近一段时间有“屯田”之意。

想到这里,他便迫不及待地将早早备好的话说了出来:

“陛下,刚才您看到的的田地名叫‘圩田’。用土坝在湖边围一块地,再把水抽干,便可得到肥沃的新圩田了!”

“原来如此……”坐在江玉珣身边不远处的薛可进恍然大悟。

应长川虽然没有明说为什么要带薛可进一道南巡。

但朝臣百官均已猜到几分——他八成是有意要薛可进带人,在东南三郡屯田。

由此看来,江玉珣当日的提议非常有戏。

太守还在说,薛可进越听越动心:“圩田不但方法简单、省时省力,而且围出来的湖底淤泥正好肥沃,适宜耕种。假如能够推广,东南三郡也可大量产粮。”

桃延郡太守随声附和道:“臣明日一早便可同陛下前去圩田边上细看。”

接着又滔滔不绝地介绍了起来。

江玉珣:!!!

这可不行!

听到这里,他的头被吓得都不像方才那样晕了。

江玉珣本能地抿紧了唇。

双手也随之紧紧地攥在了一起。

桃延郡太守显然早有准备,他口若悬河、语速极快,完全没有给人打断的机会。

就在江玉珣想着如何开口的时候,应长川忽然将视线落在了他的身上。

“爱卿可是有话要讲?”

“正是,”江玉珣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半点也不客气,直接站了起来,“回禀陛下,臣以为桃延郡太守所言绝不可行。”

“你——”太守当即瞪圆眼睛向他看去。

余光看到天子,只得强压怒火咬牙说:“你这是何意?”

江玉珣没有搭理桃延太守,他直接抬眸看着应长川的眼睛说:

“这些湖泊原本可以调蓄辰江洪水,若是大范围围湖造田,未来再有大水,洪水无处可排必将酿成大祸。故臣并不赞成太守所言。”

这个道理现代人都懂得。

但是此时,“圩田”之法出现不过短短百年,且圩田的范围还不大,众人尚未意识到其背后的危害。

听到这里,薛可进的脸色骤然一变。

“你这人怎么信口开河……”太守四处张望,似乎是打算寻京中同僚与自己一道谴责江玉珣。

不料众人竟全部躲避起了他的眼神。

最重要的是,天子也直接将他视为空气。

“何祸?”应长川直接朝江玉珣问道。

“先不论会不会发生洪灾。”江玉珣停顿片刻说道,“圩田与湖面等高,假如此地百姓全靠圩田生活。一旦遇到大水,田地顷刻间皆会被水所淹,而后一定会爆发严重饥荒,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这里,江玉珣的心跳快得有些不正常。

不同于一夜决堤的怡河。

历史上,辰江附近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乱起来的……

江玉珣的话太过骇人听闻,担心他惹怒圣上,庄岳都忍不住咬牙打断:“江侍中!不可信口开河。”

可是江玉珣却如同没听到对方说什么般继续。

他的表情极其严肃:“东南三郡是刚被纳入大周领土的新郡,民心本就离散。若是再生灾祸,定会有人举兵作乱。”

民心离散、举兵作乱……

江玉珣的话虽然有几分道理,但是口中的词却过分吓人。

也不知天子心中会如何想?

楼船最上层鸦雀无声。

原本打算上菜的内侍也停下脚步,不敢上前打扰。

此刻,所有人都在观察应长川的表情。

太阳一点点西沉。

辰江上泛起了金色的粼粼波光,似巨龙游弋。

应长川不由眯了眯眼睛。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酒樽,目光也不似往常般漫不经心:“爱卿以为,应当如何?”

江玉珣瞬间如释重负。

他举手加额,无比郑重地朝最上席者行了一礼:“东南三郡必须屯田,但绝不可再修建圩田。甚至……”

江玉珣缓缓将手放下,认真地看着应长川的眼睛说:“甚至应当拆除从前的圩田。”

“……这,这是何理?”桃延郡太守的心脏都绞痛了起来。

这个江玉珣是故意同我唱反调吗?!

“你不能因为还没影的所谓‘大祸’,断了我们桃延郡千万百姓的生路啊,”太守看向他的目光,满是怒意,“江侍中,桃延郡不比别处,这里皆是浅滩、沼泽,你下船便知百姓生活有多么困苦!”

于公于私,他都无法放弃自己的建议。

江玉珣也半点都不退让:“我也是南方人士,这一点自然清楚。”

无论原主还是江玉珣自己,都是从小在南方长大的。

甚至江玉珣小的时候,还见过大片开发成熟的圩田。

“那你还——”

太守面色铁青,下意识挽起衣袖准备辩驳。

不料他刚提起劲头,便被应长川笑着打断。

“斟酒吧。”天子轻声道。

“是——”

守在一旁的内侍官连忙上前,替众人将恬酒斟满,饭菜也在放凉之前被端上了桌案。

宴席已经正式开始,桃延郡太守无论再怎么不服气,都只得将后面的话通通咽回肚里。

他狠狠地瞪了江玉珣一眼,一顿饭吃得食不知味。

-

这场宴席气氛,因宴前的争执而变的格外冷清。

席间无一人敢言语。

不过小半个时辰,众人便散了个一干二净。

整座楼船都变得比往日寂静。

到了最后,甲板上只剩下江玉珣和应长川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