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2/4页)

顾总的办公室在三十九楼最东头,走廊深处,隐秘性好,隔音效果也极佳。但那天顾总应该是有些生气,声音大得从门缝里传出来,让人听了个真切,诸如“你苗彻也不小了,不能意气用事,要顾全大局”那种。据说还爆了两句上海话粗口。顾总是被上次厦门分行的事弄得有些怕了,求情的、骂娘的、看好戏的,煮粥似的隔一阵便冒个泡。八亿不是小数目,十一亿更不是小数目。上海人查上海行,全国都听到风声了,眼睛都往这边斜。顾总还有大半年便要光荣退休,这时候禁不起任何差池。倘若赵辉真有事便也罢了,偏偏人家河边走了又走,一双鞋硬是滴水不沾。这苗彻等于是送上门讨骂。陶无忌听周围人把这些话传来传去,心里挺不是滋味。挨领导骂倒没什么,陶无忌知道苗彻不在乎这些。况且传言夸张的成分太多,审计部归总行管,分行领导一般不干涉,顾总便是对苗彻再有意见,面儿上也不会太过分。陶无忌是想到苗彻这阵子通宵达旦,写报告时那般兢兢业业,有些替他惋惜。“惋惜”这个词,陶无忌从未想过会用在苗彻身上。那样刺猬似的一个人,浑身上下捋不到一根顺毛。走近时瞥见他头顶一片青灰,白头发竟是越熬越多。相比以前的案子,这次他更多的是自己使劲,加班也是一个人。其余人乐得躲懒,意思意思便罢了。只有陶无忌,默默在旁边陪着,打下手。

“你别那么拼。苗彻再怎样也不会把女儿嫁给你的。”临睡前,蒋芮冒出一句。

“那你呢?”陶无忌问他。

“我跟你不一样。说实话我从来没指望过。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赚一点儿是一点儿。人家给我多少,我就拿多少。”蒋芮停了停,看他,“——我以为你该明白的。”

“我明白。”陶无忌忽然觉得,无话不谈也挺可怕。这样剥皮拆骨地说事,像直接生吞一只没放作料的白切鸡,原汁原味得让人难以忍受。到底是需要些加工修饰才行。人和事都是如此,彼此留些余地,才好相处。那天,赵辉把陶无忌叫到办公室,恰恰就在苗彻被顾总“训话”的同时。苗彻进了东边那间,陶无忌进西边这间。“我和你未来岳父搞僵了,”赵辉开门见山,“你站哪边?”不待陶无忌开口,又说下去,“除了晓慧我给不了,其他东西,我大概都可以给你。”——那天也是这样剥皮拆骨地说事。陶无忌还是第一次听赵辉这么说话。领导的声音有些异样,神情也与平常不同。应该是觉得不妥,赵辉说完便笑笑,有些自嘲的。看在陶无忌眼里,生出些别样的感慨。陶无忌说:“赵总您一直对我很好。”真心话,说了好多次。两人沉默了一下。赵辉问他:“你猜我现在最想要什么?”陶无忌摇头。赵辉道:“以前我看过一个科幻电影,叫《时光之沙》,拿到装满时光之沙的瓶子,转一下开关,就能回到过去。”陶无忌问:“您最想回到哪个时间段?”赵辉怔了怔,一时竟回答不出。陶无忌道:“要真有这东西,我也想弄一个,回到从前我妈还没死的时候,看看她长什么模样。”赵辉停顿片刻,伸出手,在他头顶轻轻抚了一下:“可怜的孩子。”

事后苗彻没问他,他也没提。中午吃饭时,二处的张处长说总部每年从各地抽人进京做汇总业务,已点名要了陶无忌。“小同志,你现在名气响得不得了。”苗彻先是不语,忽地迸出一句:“他是香饽饽,大家都要争。”陶无忌细辨这话,第一次觉得,苗彻竟是有些依赖自己的。下班时,苗彻头一个离开办公室。大家都心领神会。前阵子忙成狗,结果证明竟是一通白忙,身心俱疲,难不成还要加班?便也纷纷散了。陶无忌跟在苗彻身后,不远不近,隔开二十米。走到停车场,苗彻在车前停下,回头看他:“你也开车来的?”陶无忌吐一下舌头:“我的车还在4S店,开不出来。”苗彻看了他一会儿,打开车门坐进去:“上来!”陶无忌依言上了车,问他:“去哪儿?”苗彻笑笑,眼望前方:“反正不会送你回家。”

“说出来你也许不信,就算晓慧不是他女儿,我也会帮他。他是个有信仰的人。我佩服他。”那晚,陶无忌这么对蒋芮道。他猜蒋芮不会信。果然,蒋芮笑笑:“少唱高调。像你这种高中就入党,一路学生干部做到底的朋友,高调唱得连自己都信以为真了。”陶无忌学程家元的口气:“白相得好,花腔女高音,调子又高又转。”蒋芮笑道:“没错。”停顿一下,陶无忌问他:“坐骨神经好些没?”蒋芮也停顿一下:“又来了,又来白相花腔女高音了。”两人都笑。笑声戛然而止,像墙上的钟摆那样机械而应景。

不到半个月,那案子重被提上来。众人纳闷,苗彻前几日还是煨灶猫似的模样,每天晚来早退,甚至还有人猜他要放长假,烧烧香去去霉运什么的,谁知一下子便满血复活,神采奕奕。厚厚一沓审计报告,交至主任面前。“十一亿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话里透着得意。主任朝他看,竟不知说什么好了,赞也不是贬也不是,半晌说了句:

“——眼圈都和熊猫的一样黑了。”

是陶无忌最先发现的,整整两个通宵,把分行这阵子所有的case全部查了一遍。起初连苗彻都说不会:“换了你,到这步还敢再找S行吗?忒胆大包天了。”陶无忌有不同看法:“十一亿不是小数目,短期内找别的金融机构难度太大。他们不会舍近求远。”果然查到一笔,还是浦东支行,几周前给东园发展有限公司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一共十九亿。项目施工方为西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客户提供的工程合同金额为二十三亿。陶无忌上网查备案信息,发现该项目的实际备案金额只有九点五亿,相差一倍多。单位造价也远远高于市场同类项目水平。显然,这笔业务存在造假,融资方利用不实工程合同套取信贷资金。再查下去,东园公司和西康建筑公司都未做集团授信,从“企查查”和“启信宝”上看,表面也看不出与任何集团有关联。陶无忌利用S行的非现场审计系统编制了一个审计模型,发现这两家公司的通讯地址与显龙集团旗下另一公司的完全一致,登记的电话也是同一个。那笔融资是以工程款的名义划入H行,陶无忌托了一个在H行上班的同学,查出这笔资金不久便划回东园公司,然后转入显龙集团旗下公司在H行的账户。几经转手,最后又划入S行龙星公司账户,偿还了之前的十一亿。很显然,当初显龙集团拍下土地后,便将土地转让给东园公司,由东园公司去做房地产开发贷款,拿到融资后,再转入龙星公司。这招借鸡生蛋,也算做得隐蔽了,绕了几个弯,藏在百来个case当中,金额大是大,但若不细看,漏过去也是分分秒秒的事。便是查到了,单看合同文件,也觉不出异样来。之前从未在公共网站上查过备案,一是想不到,二是也太费力。亏得陶无忌仔细,又勤勉,大海捞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总算是没有错过。连苗彻也忍不住夸赞:“你小子,好像真的是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