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村里村外

牛车虽然看上去有些简陋, 但是真正动起来的时候, 速度还是蛮快的。

冬天的田野里, 水稻和其他的农作物, 都已经收割完成了, 露出了黑黝黝的土地, 不时飘来泥土的芬芳气息。

道路的两旁和田间地头里, 一些嫩绿色的野草,已经悄悄地探出头来,一直绵延到了远方的山林。

将近黄昏, 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天空中渐渐布满了晚霞,霞光映照在小溪流的水面上, 散成一点一点的耀眼金光, 把溪流也染成了美丽的蔷薇色。

好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图!

李蓁蓁沉浸在这诗意般的田园风光之中,不禁开始心旷神怡起来。

侯大勇偶然之间回过头来, 就看到了李蓁蓁闭着眼睛笑眯眯的样子。

侯大勇忍不住笑着说:“大妹子, 我们这里的风景好不好?比起你们京城如何?”

李蓁蓁睁开眼睛, 微笑着说:“大勇叔, 这里的风光真的很美, 我很喜欢!要是跟京城比起来, 还是你们南方的水土养人啊。”

侯大勇自得地说:“等你到了我们铁场村生产队,你就会发现,那里的风景更好!我们铁场村啊, 不仅有大片大片的森林, 还有大水库呢!”

看到侯大勇的谈兴正浓,李蓁蓁趁机问道:“大勇叔,咱们村子里面,还有别的知青吗?”

侯大勇回答说:“当然有了,现在再加上你,我们村就有7个知青了。”

想了想,又说:“不过他们都是从附近的城市过来插队的,我们还从来没有见过从京城来的知青呢!哈哈哈,大家都盼着要来看一看你。”

李蓁蓁不解地说:“看我?我有什么好看的?我跟大家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呀。”

侯大勇解释说:“别的知青是不稀奇,但是你是从京城里来的嘛,可就比较稀罕了。”

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侯大勇突然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说道:

“我们村子里的大部分村民,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莞县的县城了。有的人啊,甚至一辈子都没出过这清溪公社呢!他们对于你这个从京城来的知青,当然好奇了。”

李蓁蓁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又问:“大勇叔,铁场村是什么样子的?村里的人多不多?”

侯大勇不假思索地说:“铁场村是一个小村子,村子里就只有二百多户人家,人口差不多一千五百个人左右吧,你放心,大家都很好相处的。”

李蓁蓁又问:“大勇叔,我听说南方的收成比较好,是不是这样?”

侯大勇的脸色有点暗淡下来,低声说道:“唉……以前是挺不错的。但是最近这几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经常闹旱灾,有时候甚至还闹蝗灾!收成就大不如前啦!也就今年,旱灾终于消停了,收成还比较有起色。”

接下来的一路上,李蓁蓁就这样跟侯大勇聊了起来,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铁场村。

铁场村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周围群山环绕,绿树成荫。

铁场村就坐落在山脚下的这片平地上。

这时候正是吃晚饭的时间,李蓁蓁还没走到呢,就看见前面的村口那里,聚集了一大群村民,一个个都捧着饭碗吃着饭,站在那里翘首盼望着。

等李蓁蓁下了牛车之后,村民们就好像看西洋景似的,纷纷围了上来。

“我的乖乖,这京城来的小女娃娃,长得还真是漂亮啊!”

“看上去年纪还挺小的,怎么就出来当知青了呢?”

“也不知道能不能听得懂我们说的话?”

“就是就是,我听说京城人说话都是什么片子,肯定听不懂我们这里的话。”

李蓁蓁听到这里,心想初次见面,第一印象很重要。

自己要想在这铁场村生产队混得好,必须跟这些村民们打好关系,因此用粤语落落大方地说:

“乡亲们,谢谢大家出来欢迎我!我叫李蓁蓁,是从京城来的,以后就在咱们铁场村插队了,也是铁场村生产队的一份子!”

又笑着开起了玩笑说:“大家也看到了,我跟大家长得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多出一个鼻子眼睛来,大家说是不是啊?”

乡亲们听了之后,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又开始啧啧称奇了。

“哎哟,她会说我们这里的话!”

“这京城来的知青,就是不一样,你看那气质,多大方!”

“大妹子,你给我们说说吧,京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我听说京城里有个皇宫,你们是不是每天都可以进去看呀?”

这时候,侯大勇已经停好了牛车,走过来拨开了人群,说道:

“你们都围在这里干什么?都回家吃饭去吧。人家小知青远道而来,赶紧先让人家去休息。”

侯大勇说完之后,也不指望村民们能够听话地散开,指着人群中的一个年轻男子说:

“张远,你过来。帮新来的小知青拿一下行李。”

李蓁蓁赶紧表示:“大勇叔,不用麻烦别人了,我的行李并不重,我自己就能拿得动。”

侯大勇毫不在意地说:“没事儿,让张远帮你拿。他是你们知青院的联络员,以后你在知青院,要是有什么事情,找他就行了。”

张远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长得很有书卷气,有点白面书生的样子,闻言笑着打招呼说:

“你就是李蓁蓁是吧?早就听说了你要来,大家都盼着呢!”

李蓁蓁感受到了张远的善意,也笑着说:“张远同志,你好!那我的行李就麻烦你了。”

张远浑不在意地说:“没事儿,举手之劳而已。”

侯大勇在旁边说道:“大妹子,知青们都是住在知青院的,我让张远领你过去。你今天刚到,待会就去我家里吃饭。”

侯大勇指着一个方向说:“看到那个房子没有?那个就是我家。你放好了行李就自己过来,知不知道?”

李蓁蓁赶紧答应下来。

侯大勇又说:“现在的生产队,都是按照工分来发粮食的。你才刚来,并没有工分。按照我们以往的习惯,新来的知青先发一年的粮食,等到了明年,再用工分去抵扣。”

李蓁蓁没有任何异议,点了点头说:“没问题,大勇叔,你怎么安排都行。”

侯大勇满意地笑着说:“那行,你的粮食我已经先帮你领回家了,你待会吃完饭之后,就可以把粮食拿回去。”

然后指着张远说:“平时吃饭的事情,你们知青自己商量一下,可以搭伙吃饭,也可以自己做。”

最后,又交代说:“那你就先去知青院安顿下来,明天我再给你安排工作。”

李蓁蓁连忙说:“好的,谢谢大勇叔。”

旁边围观的村民们,此时发现没有什么热闹可以看了,这才慢慢地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