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妖修(第2/5页)

这不过是个一级灵术,唐时想也没有想就这样轻松地施展开了,手掌轻轻一翻,便将周围的灵气全部拉来了,于是降落在这一片灵田上,他下意识地直接一个雨诀,紧接着这灵气便凝结了起来,化作一阵小雨,纷纷地落下了。这一片灵田上种着的祝余草跟七珠果的植株,一下又拔高了不少。

这一幕,直接让晏回声看愣了。

这个时候,唐时终于反应过来了,东南西北四山就是不一样的几个体系,每个山区都相对闭塞,唐时从东山带来的灵术,也许这边是没有的。

晏回声见识何等广博之人?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灵术,他不会不知道的。

所以一下,唐时就明白事情的关键在哪里了。

果然,晏回声道:“这灵术我从未见过,不过看上去是很简单的,是你从别的地方带来的吧?”

“的确是弟子从东山带来的,不过……昨日我施展这手诀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就有这样的效果……”所有的一切,推给位未知,在没有想出办法之前,也只能这样了。

“你给我说说你方才使用的灵术吧。”那小聚灵手似乎是简单的,后面却跟了一个堪称是玄奥的手诀,让晏回声有些感兴趣了。

唐时心里一思量,表面上雨诀看上去跟普通的灵术没有区别,无非就是灵力运行的轨迹不一样罢了。每一个意象有每一个意象的灵诀,唐时不会只有这几首诗,所以一两个手诀对唐时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一一地讲了小聚灵手跟雨诀,他一边讲,晏回声就按照他的说法试验,竟然成功地衍化出了小聚灵手,于是灵雾再次卷来,转眼之间下面的祝余草跟七珠果又疯长了不少。唐时看得一阵汗颜,看样子这东西的生长周期又要缩短了。

只是到了雨诀的时候,晏回声有了手诀,却没有幻化出任何雨诀的效果来。

“这是怎么回事?”

“……”

唐时怎么可能知道?

他皱眉,自己给晏回声演示了一遍雨诀,周围立刻落下了纷纷扬扬的小雨来,“只是这样的普通的唤雨的灵术,奇怪了……”

晏回声也觉得奇怪:“是你之前练过什么别的心法的原因吗?”

这怪老头,其实就是抱着偷师的主意,小聚灵手固然很新颖,可是后面的这雨诀,更让晏回声感兴趣。在发现自己无法成功地模拟雨诀的时候,晏回声就觉得奥秘一定是在雨诀上。

唐时只道:“弟子从未学过什么心法……一路从练气诀迷迷糊糊到了筑基期的。”

晏回声:“……”你还真是一朵旷世奇葩啊。

多次尝试无果之后,晏回声终于还是放弃了,想到自己那边的园子里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只能叹了口气:“看样子今天是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只能以后再说,你小子慢慢地想,我明日再来找你。”

说罢,他摆了摆手,一路翻转着小聚灵手,哼着歌儿就走了。

唐时站在原地,忽然满头黑线——这洗墨阁到底是个什么地儿啊,走到哪儿都能遇见逗比。

这晏回声长老说白了就是个修真界的高等农夫,还相当乐在其中,对于灵植有一种说不出的热爱。

还说什么以后再说……

晏长老坚定地认为唐时肯定能够“想起来”,甚至是认为唐时不是不知道,而是刻意藏拙。

晏回声一路走就一路在想,要不要半夜来偷窥一下这小子是怎么做的。

能够提升种子的品质,这办法要是弄到了,自己以后岂不就是个超级灵植夫了吗?

心里一把算盘扒拉得啪啪直响,晏回声终于回了自己的种墨园,开始照料自己的那些精细的植物了。

只可怜唐时在自己的灵田旁边,忽然就陷入了无限的抑郁之中,这得想出一个解决的方法来啊。

忽然觉得人生艰辛起来了……

回到自己的草庐之后,唐时就翻开了虫二宝鉴,细细地研究起那几句诗来,而后手指从这上面缓缓地滑了过去,一道暗金色的光芒从这墨色的字迹上划过了,紧随其后的便是那摊开的书页上骤然闪现的一双手掌。

这场景很熟悉,在唐时练习与意象相关的手诀的时候常常出现。

一个意象是有一个手诀的,难道这诗句也有?

昨日只是当成了普通的诗句来使用,却没有细细地研究过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这个时候看到手诀,唐时就无语了一瞬间——果然还是有比较普通的手诀的。

他跟着那书上伸出来的手掌的手诀动着自己的手指,缓缓地幻化出无数的光线来,灵气随着他的手指不断地鼓动收缩,之后又有细小的光点从虚空之中凝结起来。

这灵力在唐时体内流动的轨迹十分诡异,甚至一开始的时候只让人觉得十分别扭,可是习惯了这种古怪之后,就会觉得舒畅,唐时就是已经习惯了这种灵力流动轨迹的——难道是身体之中的灵力流动轨迹不对的问题吗?

如果改成正常的流动轨迹,是不是……

脑子里这灵光闪过去,唐时想起了已经盯上自己的晏回声长老,忽然有一种自己即将重复天海山农夫经历的错觉——这其实不是错觉,他真的很有可能被晏长老逮去当农夫。

毕竟对于种地这件事情,唐时有着丰富的经验。

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唐时也就按照小聚灵手的那种灵力运行轨迹,将本身的“春种秋收”这一句诗的灵力运行轨迹改变了一些,他拿出了一粒祝余草的种子,试了试效果,品质只是提升了一点——然而只是这一点点已经足够让唐时欣喜了!

他再次换回了原本的那种古怪的灵力运行轨迹,效果果然是已经加强了的。

这一下唐时明白了,他按照自己内心之中的估计,分别将改动的幅度调节成了五分之一、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去试验了一下效果,发现改动得越少,效果也就越好。

每一个灵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效果,灵力的运行轨迹是造成效果差异的最根本因素。

这《虫二宝鉴》所有的灵力运行轨迹,都是偏门的路线。

人体之中经脉无数,有的灵力从哪条经脉过其实都似乎对效果没有多大的影响,可是《虫二宝鉴》选取的路,却往往太过于偏门,基本都是人体还没有开发出来或者开发很少的经脉,所以一开始修炼手诀的时候会有一种相当滞涩的感觉。

唐时当然可以自己修改这些经脉的轨迹,可是达到的效果就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了。

可是现在,唐时要的就是这样的差强人意。

这手诀既然已经研究出来了,对于各种改动幅度的手诀的效果,唐时也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知,这个时候就已经稍微地有了些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