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因顺平长公主在丰山办花宴,三日前,公主府的人便在此处搭好了台子,此番入内,景色宜人,与御花园相比,也分毫不差。

但能受邀来此地的,哪个家里不是官家子女,所以多少都听说过一些有关今日赏花宴的缘由。

沈观月一来便被众多贵女围着打探沈观衣的消息。

“听说你那二妹妹之前一直住在庄子上,真的假的?”

沈观月为了今日,准备了好几日,大到衣裙,小的耳环首饰,本以为能艳压群芳,可放眼望去,哪家女子不是经过精心打扮,为了出彩连妆面都各不相同。

本就气性不顺,如今又听见她们询问沈观衣那贱蹄子,更是气恼。

当年她被送走时才七岁,模样与她那个娘有几分相似,端的便是一副不三不四的祸水样,只是不知这么些年过去,有没有长毁了。

“她不是个安分性子,爹娘怕她闯祸,便将她送出去了,一直没回来过。”

又一人问,“那你可知晓她长得如何?”

沈观衣的身份在赐婚下达之时便上京皆知,如今又知晓了她的性子,现下最好奇的便是她的模样了。

沈观月脸不红心不跳的道:“也就那样吧,不丑。”

“听你之言,此女没一样能上得了台面,陛下为何要让她嫁给李大人?”

沈观月也想不明白,但并不妨碍她阻止这门婚事。

“估摸着是李家得罪了圣上,圣上以此做筏子,告诫一二?”

与她们同样想法的,还有今日同样来此的世家公子们。

在女眷后面的不远处,有人赏花吟诗,有人踏青抚琴。

而太子则带着另外两人立于凉亭之中。

远处,青山悠然,高耸入云,放眼望去山巅与云雾交织,如诗如画跃然纸上。耳畔袅袅琴音,高山流水。

“太师近来为了朝中事,是激进了些,你作为晚辈,还要多加劝解。”太子孟朝握着折扇立于一青衣男子身旁,余光却不由得打量他的反应。

李鹤珣平日里素爱这烟青衣衫,放眼整个文武百官,便是文官也没他这么素雅,更何况他还担着大理寺少卿这样的职务,整日与恶徒打交道。

他先前便劝过,李鹤珣模样长得好,不似武将刚硬,又没有文官身上的那股子书生气,芝兰玉树,如松如竹,只要愿意在衣着上花些心思,唬唬人还是游刃有余的。

但他偏不听,就连今日,都依旧我行我素。哪个来此的公子小姐不打扮一番,就算不为出彩,为了家中颜面,也该做出些派头来。

而他就仗着自己模样好,在这些事上从来不费心。

“殿下这便杞人忧天了,李家百年世族,这点道理想必太师心中有数。”

说话这人乃是吏部尚书家的嫡子,因老来才得了这一个嫡子,故此被家中宠爱的紧,后来又被送入宫中做了太子伴读。

赵玦剥了一颗葡萄丢进嘴里,见太子看来,他挑眉笑道:“况且陛下对李大人恩宠有加,便是太师做了什么应当也无伤大雅,这不还赐下婚事,给了李大人一美貌娇妻嘛。”

“没个正经,什么时候了,你张口闭口还是美色。”太子虽不悦,却也没有过于苛责。

因伴读这层关系在,在太子跟前,他向来随性,于是懒洋洋的翘起腿,摇头晃脑的道:“古人云,食色性也,那美人儿便如食物一般,是顶顶的正事儿,李大人,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李鹤珣瞧了他一眼,并未作答,看向太子时也眉眼冷淡,“方才殿下所说之事,臣会告知父亲,令他近日小心行事。”

孟朝点点头,继续道:“不过圣旨已下,长姐又为了你办了场盛宴,你今日定要好好瞧个清楚,若是不满意,孤便去求父皇,给你换一桩婚事。”

“不过说到底还是委屈了你,那沈二姑娘只是家中庶女,又常年不在京中,想必性子也不如养在上京的女子端庄贤淑,做你夫人,实乃……”

“殿下,你这话就不对了,娶娘子自然要心悦才好,上京贵女众多,可拉出来一瞧,除了端庄贤淑,还有别的可看?一点不得趣儿。”

孟朝正欲数落赵玦两句,却忽然听见前方隐隐传来躁动,“前面怎的了?”

赵玦起身踮着脚往前看,这处凉亭离前面不远,又被巨石遮挡,但好在是高处,树影斑驳,那边的人看不见这处,但从这里却能将下方的人瞧得一清二楚。

沈观衣入山时,浓雾渐散,朝露已干。

马车行至半山便需要步行上去,小路蜿蜒,但好在宴会之地选在了往年丰山举办诗会的地方,只需走半刻钟,便能抵达。

沈观衣带着探春踏入丰山阁时已经不早了,穿过回廊,越过池塘,最终赶在午时之前,看见了被众人拥簇的顺平公主。

诺大的宴席中骤然出现一女子,势必会引来瞩目,更何况众人本就一直等着瞧沈观衣,乍一看见少女翩然而来,都忍不住侧头看去。

木芙蓉开的娇艳,锦簇的点缀着周遭的颜色,众人来此时,多少都称赞了一二。而此时少女从花丛后走来,被世人吟诗作画赞不绝口的芙蓉花竟恋恋不舍的勾住了少女的藕色襦裙。

众人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她的模样。

柳眉弯弯,颜色浅淡,毛茸茸的不像大多女子一般修剪整齐,巴掌大的小脸几乎被浓艳的五官占满,与时下贵女们喜欢的端庄大气不同,她杏眸潋滟,眼尾略微上挑,哪怕什么都不做只看一眼,都像是在勾人。

更何况她身姿聘婷,穿着的藕色襦裙与平常款式又有些不同,薄纱层层叠叠,若隐若现之下是她饱满的胸脯与纤细的腰肢。

因方才襦裙被花枝勾去,她略显不悦的抿了下唇,转身整理衣裙之时,众人怔住的眼神才缓缓拉回,心底是汹涌的惊涛骇浪。

那是上京从未有过的容色,如天光乍现,画中美人,周遭的景色似乎成为了她的点缀。

怎会有人长成这副模样。

沈观月几乎绞烂了帕子才压住骤然升起的嫉妒,眼睁睁瞧着她从自己身前走过,去到顺平公主跟前。

同样的景色,凉亭之中的几人也窥伺了许久。

孟朝收起眼底的惊艳,骤然想起赵玦方才的那番话,他原先不敢苟同,可若是能长成沈观衣这副容色,身世才学似乎也算不得重要。

过多易折,她的容色本就世间少有,若身世才学还无可挑剔,这般的人自古以来都鲜少能活得长久。

“澜之,如何?”

孟朝饶有兴趣的看向李鹤珣,如今心情愉悦,起了逗弄的心思,便亲昵的唤起了他的小字。

李鹤珣不曾回话,看向沈观衣的眼神逐渐幽深,像是在洞口守株待兔许久的青狼,瞧见了等待许久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