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 大鱼墓(第2/2页)

杨光嘬着烟看我一眼:“你是外地来的应该不知道,这个东西在我们这儿可有名了,沈聪墓,听过没有?”

我好歹是个文科生,结果在脑袋里搜刮了一圈却都没想起来这个名字,我摇摇头道:“大鱼墓我之前听人说过一点,但肯定不如你们当地人知道的清楚。”

“这个事儿在我们这儿传了几十年了,后来都被拿来当做搞旅游的噱头了。”杨光语气轻车驾熟,明显是业务熟练,经常和人说这个故事,“咱们这儿有个说法,青龙卧镇沈家池,白虎伏视东海门,老板,你想过没有,沈家门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我一头雾水,杨光笑道:“在北宋末年的时候这个地方就叫做沈家门了,当时说的是,这边渔民里有个大户人家,姓沈,所以就把这整个地方叫做沈家门,但是后来又有人说,这个沈家和湖州那边有点渊源。沈万三,这个名字听过的吧老板?”

我作为一个苏州人自然不会不知道沈万三的故事,这在江浙沪都能算的上古代马云了,我愣道:“是沈万三的亲戚?但沈万三可是元代的人,这和北宋末都差了一百多年。”

杨光道:“传说中,沈家门这边的大户人家就是沈万三的太祖辈,后头沈万三他爹因为水灾用渔船带着他们家兄弟四人去周庄,路上四个兄弟死了俩,留下的是沈万三和他弟弟,但是也有人说,其实这四个兄弟只死了一个,还有一个叫沈聪的,只是掉到了水里,没死。因为幼年的这场大灾,沈聪长大后就喜欢琢磨一些玄学道法,后头他不远万里来到这儿投奔这支早已没落了的沈家外戚,也是为了寻找当年秦始皇手底下徐福东渡前留在东海边的方术。”

我一听果然所有传说故事最后都会变成这个熟悉的套路,我这几年在茶馆闲得无聊的时候没少给网络小说交学费,秦始皇他老人家要知道自个儿入了土还成天被人编排,估计兵马俑都能给气活,我笑道:“那他找着了吗?”

“不但找着了,他还靠这些法子在短短几年又振兴了沈家门的沈家。”杨光眺望着远处的海面,“我们这儿都传说,他从徐福留下的那些古书里得到了一些邪门儿的东西,其中有一种方法可以用钱生钱,后来沈聪用这个方术和沈万三换了很多金子。”

我越听越觉得这大概真的是个什么网文写手编出来的,写的时候估计还觉得特别有道理,好笑道:“都可以用钱生钱了还要啥自行车,直接闭门造钱不就得了,为什么还要问沈万三换钱?为了羞辱沈万三,还是为了搞慈善?”

杨光没听出我口气里的戏谑,把一些烟灰嗑进海里:“因为他没有告诉沈万三,用方术是要付出代价的。沈万三突然知道自己有一个哥哥,也没有怀疑,就用黄金万两和沈聪换了这个钱生钱的方法,也有人说他后来是用这个法子造出了聚宝盆,从巨富变得富可敌国,只是好景不长,因为用方术的代价,沈万三最终还是给发配去了云南充军。”

我没想到这事儿还挺能自圆其说,保不齐一开始编故事的人还看过钢炼,又问道:“那这和大鱼墓又有什么关系?”

杨光用下巴指了指远处的东海:“沈聪死后就葬在大鱼墓里,这条鱼是他用另一个方术和沈万三换的,不但永远找不到,而且在海上碰上大鱼的人基本都有去无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