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魔围山(第2/2页)

他的话语中有着对刘玄北强烈的恨意。

事实上能在‘杀北盟’中位居高位的几乎都和刘玄北有着深仇大恨,比如李行就从何秋君的记忆中得知对方和师弟王秋麟是同一个师父,当年刘玄北来秋月山庄挑战时,是两人的师父出面迎战,最终佩剑被刘玄北用手指折断,输得很惨。

那一战之后,何秋君和王秋麟的师父身心都受到了重创,特别是心灵上的重创尤为严重,对方始终都无法走出惨败给刘玄北的心理阴影,一年之后就心神枯槁而亡。

虽然两人的师父和刘玄北之间是公平比武,按照江湖规矩,生死自负,而且刘玄北也没有直接下手杀人,但对方终究是因刘玄北而死,这个仇,何秋君和王秋麟是肯定要算在刘玄北头上的!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只要人在江湖就永远少不了恩怨,而像刘玄北这样打败无数江湖高手从而登顶的天下第一人,身上的恩怨就更多了。只不过因为他实力太强,很多人自知报仇无望,才没有跑去送死。

‘杀北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聚集了许多和刘玄北有仇怨的江湖人。

不过李行还从何秋君的记忆中得知这里面也有一些人并非因为和刘玄北有仇,而是因为不想自己头顶上一直有一个战无不胜的武林神话压着,所以选择加入‘杀北盟’。

而且何秋君还怀疑‘杀北盟’那位盟主说不定就是这样的人,对方其实和刘玄北没有仇,只是想要杀掉刘玄北,除掉一个阻碍自己登顶江湖的大敌,所以才组建了‘杀北盟’,像何秋君和端木雷这样的人,只是对方的工具而已。

但即便明知自己是工具,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人也不会在意,比如已经死掉的何秋君,又比如此时的端木雷。

四人很快来到了半山腰的位置,结果迎面撞上了一个穿着灰袍,带着黑色面罩的老者。

“何老鬼,你怎么这么快就上来了?”

端木雷显然认识对方,开口问道。

被称为何老鬼的老者见到端木雷后,厉声道:

“我还要问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朝廷的人会守在山下,还和人魔大军发生了冲突!”

“你说什么?!”

端木雷闻言一惊。

“人魔大军?”

另外三人脸色一变。

十三年前的人魔之乱堪称一场浩劫,给无数武林人士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所以当再次听到‘人魔’这两个字时,三人立刻就联想到了当初的那场浩劫。

“端木堂主,山下有人魔大军?”

一人颤声问道。

“慌什么,那是我们的大军!”

端木雷扫了三人一眼,不等三人消化掉这个震撼的消息就转头看向何老鬼:

“我分明让手下的人带着朝廷的人全部伪装身份上了山,他们怎么可能还在山下?”

何老鬼怒道:“老子难道还会看错了不成?此时在山下和人魔大军交手的分明就是几大世家的高手!”

这下端木雷彻底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难道对方提前知道了我们这次会用人魔围山?”

想到此,端木雷的脸色变了。

人魔不仅对武林人士来说是一个禁忌,对朝廷来说同样如此,一旦朝廷事先知道了人魔的情况,肯定会调大军过来围剿,到时候他们的计划有可能功亏一篑!

“盟主为这一天谋划了多年,整个沧州的动向我们都了如指掌,朝廷就算提前知道了,也不可能悄无声息地把大军调到这里来。”

何老鬼倒是很冷静地分析道,“现在多想无益,你们立刻和我一起下山,配合人魔大军将几大世家的高手解决掉,确保人魔大军能够按时上山!”

“没错!已经到了这一步,没有谁可以阻止我们的计划!”

端木雷眼中闪过一抹狠辣。

“是吗。”

就当他打算和何老鬼一起下山时,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什么人?!”

在场五人全都脸色一变。

他们放在江湖上都可以算是一流的好手,其中端木雷和何老鬼更是顶尖的高手,虽然在谈话,但周围百米范围内有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感知,结果当声音突然传来时,他们却惊骇地发现说话之人就在他们附近!

歘!

下一秒,一道烈焰刀芒笼罩向五人。

正是李行出手了。

他这次进入梦魇境没有带紫极剑,而是将君焰刀给带了进来。

虽然依然没能让君焰刀认主,但他的九阳神功变异后,已经可以在灌注内力时获得君焰刀带来的增幅。

高达20%的增幅效果比紫极剑要强出一截,所以李行选择带君焰刀进入梦魇境。

变异后的九阳内力中夹杂了一股炽热的火劲,再经过君焰刀的加持,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刀芒还没靠近,瞬间就将端木雷等人的毛发和衣服都烤焦了。

五人脸色剧变,各自使出保密的绝技,一边运起护体劲力抵御火劲,一边朝四周躲闪。

“一起上,杀了他!”

端木雷厉声喝道。

他从李行这一刀中察觉到了厉害,所以果断招呼其余人一起动手。

其余四人没有犹豫,和端木雷一起朝李行扑去,各自用出自己的绝招。

五式杀招齐出,狂暴的劲力将山道上的山石震碎,山林间仿佛突然刮起一道狂风!

面对五人的杀招,李行的应对非常简单,长刀横扫,用了一招江湖上十分常见的‘夜战八方’。

然而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刀招却让端木雷等人瞬间感觉自己被孤立了出去,似乎在单独面对李行,而且对方斩来的刀刚好针对的是自己杀招的破绽!

“这是什么刀法?”

“这人是谁?”

“怎么会这么厉害?”

五人心中几乎同时生出这样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