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炒米茶

宋秋生陷入沉思,

“你说的好像有道理,一般普通老百姓羡慕工人不就是图工作稳定还给分房子吗。你们公司招收的还有大学生员工,要是比不过单位的待遇人家凭啥留下来。”

宋时夏对哥哥投去赞赏的眼神,

“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普通工人的待遇也要跟上。”

姚雪接着补充:“我们公司目前的规划是大学生入职包分配房子, 普通职工在公司工作五年后房子归个人, 不足五年只免房租, 自己缴纳水电费。”

二狗坐在宋冬冬身边, 听完羡慕不已。

“小宋姐,我爸妈能在你们工厂干活吗?”

宋秋生一巴掌拍在他后背, 他特地收了力气没打疼他。

“你爸妈在家里经营果园比在工厂上班赚得多多了, 小屁孩听到分房子眼睛都亮了。”

宋时夏忍俊不禁:“你爸妈一年赚的加起来比工人工资高,你可以让他们给你在首都买套房子,以后他们来看你多方便, 找你秋生哥买房有优惠呢。”

二狗重重点头, 他妈说只要听大宋哥和小宋姐的话准没错,回家他就告诉父母。

宋冬冬眼巴巴瞅着姐姐,

“姐, 我能买房不?”

宋秋生一听当场乐了,

“你买房?你手上多少钱还买房子?老老实实准备考试,今年总该考上了吧?”

去年宋冬冬成绩不理想,他没有高考落榜只是离军校录取线差两分。他思来想去决定重新复读, 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高考。

宋冬冬不服气:“我压岁钱加上自己挣的钱有一千块了,怎么就不能买房子。”

宋秋生打破弟弟的幻想,

“一千块钱可买不到好房子, 你安心念书别操心房子,才多大就想买房了。”他开发的小区五百块钱一平, 冬冬还是太嫩了。

宋冬冬不情不愿闭嘴。他才不想靠哥哥姐姐的帮助买房,总有一天他要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买个大房子。

……

月底最后几天,宋时夏和姚雪商量后觉得可以跟杨氏合作,一旦合作不愉快随时终止。

白小叔觉得不公平,凭什么合作只能由甲方说了算。可创始人杨庚明同意了,他的意见无效。

宋时夏见到了冯婶的侄子,对方大约一米七出头,个子瘦小,看着很精神,没有下岗后的萎靡不振,据冯婶说他下岗后在老家种地。

小伙子一开始有些拘谨,谈到合作就放开了话茬。

聊到一半,冯伟光掏出个玻璃罐子,

“这是我妈亲手炒的大米,用来泡水喝很下火,首都换季干燥正好败败火。”

宋时夏没有推辞,反而笑着调侃,

“一直听婶子念叨你,久闻不如一见,果然不愧是一家人。”都很大方热情。

冯伟光不怕辛苦就怕闲着没事做。得知可以把家里田地利用起来种植中药材,心里是一百一万个愿意。

“您就放心吧,要是药材种出来品相不好我负全责。”

冯莲在一旁急的不行,这孩子咋突然犯毛病了,他就知道自己第一年种植的药材品相能过关吗?这要是生意没做好还赔了钱,怎么跟家里的媳妇老娘交代?

宋时夏给他打了定心针,

“药材我会找人育苗,种子也是从专人那里拿到手,只要你用心照料绝对不会品质太差。”

从自己空间出产的东西只要不是故意霍霍种出来不会差。

冯莲听罢松了口气,冯伟光也暗暗为自己擦了把汗。他其实心里没多少底气,只是觉得自己既然接了人家公司的单子,对方信任他,他肯定要表现出自己的诚意。

他没有钱赔,大不了就是种一年地颗粒无收。

宋时夏跟冯伟光签了合同,以后公司的合作商有三家。只有冯伟光是公司的个人供应商,并且只能为虞美人公司供应药材,一旦私自出售永不再合作还要面临十倍赔款。

宋时夏是想把自己空间里种植的药材全都转移出来,她想了各种比较合理的方法,最终还是觉得找私人供应商帮忙种植更方便。

她没有信任的手下,况且老家全都在种果树,父母的养殖场规模又扩大了一倍,只能从外面挑人。冯婶的侄子她听着念叨了两年,小伙子人品不错正好可以给个机会。

宋时夏刚泡了一壶茶,家里的幼崽蹦哒着回家,身后跟着他们的小学班班主任。

宋时夏连忙起身迎接,

“王老师,您是有事吗?”

王老师扯出一抹无奈的笑,学生的父母是学校里的名人,她没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表明来意,

“你家两个孩子太聪明了,课堂对他们而言有点多余,学校建议他们俩跳级。”

何止是影响上课,这俩小家伙上课把老师问的哑口无言,其他同学跟着起哄。任课老师苦不堪言,每到下课就来她办公室倒苦水。

宋时夏愣了愣神,两个小家伙默契地垂着脑袋看地板。

宋时夏心里大概有了底,“他俩上小学是提前入学,一般孩子七岁才上一年级,我家孩子六岁总不能上三年级吧?”

自家孩子五岁念的一年级,今年上二年级正好,总不能让他们六岁接着跳级啊。

班主任犹豫着开口:“学校领导讨论过,你家孩子肯定遗传了季教授的高智商。燕京大学有少年班不如让他们试试,十三岁就能考大学。”

宋时夏同情地看向自家幼崽,两个小家伙一脸懵懂,根本不知道少年班是什么情况。

“这件事我不能做主,季教授回家我再跟他商量一下,麻烦老师你亲自送他们回家了。”

班主任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你跟季教授那么优秀,孩子聪明也正常,只是小学实在教不了他们更多知识。”

等季惟清回家,宋时夏把老师的原话告诉他。

“我知道少年班,咱家孩子虽然很聪明,但我更想让他们有一个完整的童年,可现在老师建议他们去念少年班,让他们正常上课是对天赋的浪费,还会干扰其他同学上课,我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

季惟清没有责怪她,

“不如问问他们的意思,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即便选错又如何,总归才这么大的年纪,走错路就继续回学校读书,那么多学校总不能容不下两个聪明的孩子。”

宋时夏问了小家伙们的意思,季源明晃晃表示不喜欢上课,老师都不能回答他的提问。

季阳倒是犹豫了,他想像小舅舅一样做军人保家卫国。

宋时夏听完沉默了很久,她摸了摸他的脑袋。

“你还小,起码要成年才能去做军人。”

她想起季阳的亲生父亲为了任务诈死多年,如果这种事以后发生在季阳身上,她可能会难以承受。

季阳察觉到妈妈不开心,他小心翼翼询问她:“我不去了,我跟弟弟一起上少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