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烟熏肉

全家人都没想到臭烘烘的榴莲做成蛋糕竟然这么好吃。

宋母心有余悸道:“这玩意儿还是少吃吧, 闻着这么臭,我反正生吃下不去嘴。”

季惟清受不了榴莲的气味,对榴莲千层同样接受无能, 这是他第一次明晃晃对食物露出嫌弃的神情。

季惟清不吃葱姜蒜,但家里做蒜蓉口味的食物他也会给面子夹上几筷子尝尝味道, 只有榴莲他是一口都不愿意尝试。

宋时夏没有强人所难, 还好有没用完的烤蛋糕。

“不喜欢就吃这个吧, 这里面没加榴莲, 就是蛋糕胚。”

韩蓉吃完榴莲赞不绝口,

“味道怪甜的, 吃在嘴里是绵软细腻的口感, 形容不上来,我还挺喜欢吃,就是太臭了。”

季学崖捧着保温杯猛灌水, 他还是接受不了怪异的味道, 对榴莲不排斥也不喜欢。

全家只有小孩子以及韩蓉和宋父宋秋生宋冬冬能接受榴莲。

宋时夏从行李箱拿出来早就给家里人准备好的年礼。

宋母今年提前做风干腊肠,十月份的时候杀了一只猪,她从阳台摘下来风干好的腊肠。

“这些你装好去邮局给姚雪她爸寄过去。”

宋秋生诧异道:“之前家里杀猪不是给我们寄了吗?”

“那是你们俩自个吃, 过年咱们得给人送年礼, 姚雪说她爸喜欢咱们家喂养的猪肉,我特地跟你妹妹学了烟熏肉。”

宋母对待亲家态度慎重,不愿意占任何人的便宜。给季家送了一头猪做答谢, 给姚家送了一大堆自家弄出来的干货和烟熏肉。

见儿子不愿意动,宋母又催促他两次,

“你今天去镇上寄出去正好年前能送到, 再晚两天邮局关门了。”

宋秋生解释道:“妈,这么多肉姚雪家里就俩人吃不完。”

宋母板着脸批评儿子:“让你送你就送, 哪那么多话。”

宋秋生被母亲训斥了一顿,带着委屈装了一堆年礼去邮寄。

宋时夏喊住哥哥,

“哥,等一下。”

她从行李箱掏出来两盒自己包装好的人参。

“这是我找渠道买的野生人参须,用来泡茶煮汤正好。”

其实是宋时夏从空间那颗人参上面拔下来的几根须,用来泡茶煮汤补的刚刚好,稍微再大一点恐怕就得补过头流鼻血了。

宋秋生调侃道:“这么贵重?姚雪过年回来恐怕得给你带一堆年礼。”

宋时夏跟哥哥开玩笑:“我现在眼光都被培养的挑剔了,姚学姐送我的礼物正合心意。”

韩蓉跟丈夫坐在炉子前烤火,小声嘀咕着亲家真大方。

“咱带着年礼会不会太少了?”

季学崖从不操心这些事,

“不会,你带着大包小包多少东西呢,咋就少了?”

“亲家可给咱送了一头猪,200斤的大肥猪呢。”

季学崖砸吧嘴:“亲家养猪手艺真不错,猪肉就是比菜市场买回来的好吃,又说不上来,难怪老胡着急忙慌让学校食堂跟亲家合作。”

韩蓉压低声音:“说真的,你那些老战友的媳妇都跟我打听亲家的猪肉怎么买,你说我问不问啊?”

“问呗,那些人大手大脚买猪肉都是十几斤起步,亲家厂子里那几头猪全靠村里可卖不完。”

宋时夏出门前从空间掏了几盒阿胶和燕窝装在行李箱。她全都拆了外包装,只剩不带字的内包装。

“妈,这是我给你和我姐准备的新年礼物。只能女人吃,别让我爸跟我姐夫碰,这是女性补品。”

宋母受宠若惊:“这包装看着就洋气,东西不便宜吧?”

“价格还好,这是我们公司之后会推出来的新产品,目前也就我手上有制作方法。”

“我闺女上大学真了不得,现在都能做补品了。”

宋时夏略微有点心虚,不过以她药学和中医学的双学位,阿胶和燕窝中医书上都有记载,所以做出来也不算奇怪。只是原材料有点麻烦,需要公司从外面专门采购。

宋秋生去镇上寄了东西,顺路去姐姐的店里坐了一会儿。

听说妹妹的公婆一家上门,宋春夏坐不住了。

“我跟你姐夫一起回,今天卖的差不多了。”

宋秋生拦着姐姐:“不着急,趁年底客流量大多挣点钱,过年上门拜年见面来得及。”

宋春夏不赞同:“不行,人家远道而来咱得把礼数做周到。”

“要实在觉得过意不去明儿你们再上门,今天都下午了,你俩回家路上不安全。”

宋春夏觉得有道理,

“成,我明儿正好带些卤肉卤菜过去,让妈少做两道菜。”

自从宋冬冬转学,照顾父母的担子就落在宋春夏身上,她隔三差五就要回家看父母需不需要帮忙。

家里现在是她做主,丈夫和婆婆对她时不时回娘家帮忙没意见,就算有意见哪有脸面提出来?

家里做生意的法子都是她亲妹子给支的招,能过上顿顿吃肉的好日子还有什么不满足?

宋春夏性子变了许多,以前在供销社上班是伶牙俐齿,现在自己当老板性子泼辣爽快。

“我跟你姐夫不营业了,开半天店累死了,我俩得赶紧回家准备明天上门带的东西。炉子上没卖完的你带回去吧,都是干净的。”

宋秋生拗不过姐姐,带着一大份麻辣烫回了家。

家里的孩子们除了去饭店吃饭还没吃过路边摊,季源闻着香喷喷的食物吸了吸鼻子。

“大舅舅是火锅吗?”

宋秋生闻言开怀大笑,

“大舅舅不是火锅。”

他晃了晃手上的饭盒,

“这里面是麻辣烫,让外婆给你们一人拿个小碗和筷子来吃。”

兄弟俩跑去院子里找外婆,宋时夏哼着歌进屋,

“哥,你去找大姐了?她店里生意怎么样?”

“看起来还不错,店里卫生打扫的特干净,桌子一尘不染。大姐听说你们一家子回来让我把没卖完的麻辣烫带回来,她跟姐夫关门回家准备明天上门的礼了。”

“生意好就行,哥你注意到咱们县城有竞争对手吗?”

宋秋生努力回想:“之前能看到好多家,现在都改卖面了。”

当初大姐生意做起来后有很多人跟着卖,价钱还比大姐便宜。有些人觉得反正是一样东西去谁家吃都差不多,于是专门吃便宜的。结果吃完觉得不好吃,连大姐一起骂上。

“这就是口碑的重要性,大姐经营了一年积攒了不少回头客,以后咱县城发展起来也能扩大规模。”

宋秋生耸肩:“县城?等它发展起来恐怕得几十年后吧。”

“未必,说不定过上20年后就是一番新变化,看首都这么快速的发展就知道了。”

她们县城条件其实很好,道路四通八达只是还没有修好,等未来基建完善绝对是个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