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花茶和茶饼

宋时夏觉得只送粽子好像有点简陋, 又装了三份分装药酒,都是500毫升的酒瓶。

她猜姐姐和姐夫的工作可能会有脱发的烦恼,妹妹可能会有压力大的烦恼。

至于放了一堆名贵药材的药酒就是给公婆准备, 闲来没事儿喝上一杯预防骨质疏松。

宋时夏趁季惟清上班的时间出去买了几斤普通茶叶,回来后把茶叶换成自己空间种植的茶叶。

她想调点花茶, 心意到了礼物又体面。

花茶男女皆宜, 红枣桂圆玫瑰茶可以改善气血不足;枸杞玫瑰茶滋补养肾;茉莉花茶有安神的功效;山楂荷叶茶可以降血压跟体脂。

宋时夏每罐茶叶装的不多, 茶叶罐子也就200克的小罐容量。

她又借助工具做了几块生茶饼。

这次用得是在店里卖十几万一壶的高端普洱, 生茶饼放得越久越值钱。公公和姐夫每人分几块生茶饼,懂茶的人光看色泽和茶香就能认出是好茶。

宋时夏想到自己可以在空闲的时候把茶叶制成生茶饼, 这样就算不工作, 生茶饼放十几年就能买栋楼了,这个价格一点都不夸张。

不过这都是她临时兴起的想法,她暂时懒得去看空间仓库里那几排货架的茶叶。

想到要把那么多茶叶全做成生茶饼, 她怕是会累死。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端午, 宋时夏提前给冯婶和隔壁胡校长家送了粽子。

她把每种口味的粽子都挑了一个。冯婶吃到肉粽后,反馈肉粽虽然很香但还是吃不来这个味道,她更愿意把肉炖着吃。

胡校长很喜欢肉粽, 还让张书记过来再买两个, 肉粽适合他这种不能吃荤腥油腻但又想吃肉解馋的人。

冯婶和张书记都给她送了自家包的超级大粽子,尤其是冯婶包的粽子比她脸还大,一个粽子够全家人吃。

张书记做的蜜枣粽只比冯婶的小一点, 相比较之下宋时夏觉得自己是不是把粽子包的有点小巧了。

她跑去问季惟清,他眉头紧锁, 正对着碗里的大粽子发愁。

宋时夏和幼崽仨人一共吃了二分之一, 剩下一半给季惟清留着。

宋时夏看他还没动筷,“我包的粽子是不是太小了?”

季惟清:“你包的大小正好, 这个粽子我可能吃不完。”

宋时夏接过他的筷子,从中间划了二分之一。

“吃不完就分一半出来,剩下的放冰箱保鲜,不要为难自己。”糯米吃太多不消化,季惟清要是吃完估计今天不用吃饭了。

一家四口直到第二天吃早饭才解决掉超大粽子,季源嘀咕着再也不想吃粽子,季阳偷偷瞄了一眼小粽子,他想吃那个。

宋时夏穿了一身新裙子,心灵手巧的婆婆亲手给她做的蓝格圆领木耳边连衣裙,裙子长度正好超过膝盖露出纤细的小腿,脚上蹬着白色帆布鞋。

她披着头发,头上戴着裙子同格发箍,脸上气色很好就没有化妆。

季惟清和孩子们等她下楼。

季源冲到她面前,抱着妈妈大腿:“妈妈像仙女。”

季阳也眼睛亮晶晶看着她。

宋时夏哭笑不得:“你们的意思是难道我平时不好看?”

季源点头:“好看,今天最最好看。”哥哥说“最”是特别好的意思,妈妈今天要用好多个“最”。

季惟清把他抱起来。

“你抱着妈妈她不能走路。”

季源趴在爸爸肩膀上,满心满眼只有漂亮妈妈。

季阳主动拉着她,依旧是板着小脸硬撑着罢了。

宋时夏看破不说破,小傲娇可太可爱了。

季惟清一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拎着给家里带的礼品。

他没想到短短几天她能在家倒腾这么多东西,全都是她对自己家人的一片心意。

锁上大门,宋时夏一路上遇到不少熟人。

大家善意调侃她今天像个害羞小媳妇,裙子真漂亮。

宋时夏自豪炫耀是婆婆给她做的裙子。

神奇的是没人跟季惟清开玩笑。

司机在校门口等着他们。

宋时夏牵着季阳:“粽子你确定今天能寄到吗?我担心路上耽误两天会变味。”

季惟清听从老师的叮嘱给她家里擅自买了东西,不知道要不要告诉她。

“可以打电话问问。”

宋时夏摇头:“算了,那多麻烦别人,不出意外能送到。”

季惟清在心里斟酌了两遍,才试探着开口。

“爸妈喜欢看电视吗?”

宋时夏感到莫名奇妙。

“我爸妈都多大年纪了哪有闲情逸致看电视,再说村里电费可比城里贵多了。”

季惟清沉默半晌,他可能好心办成了坏事给她家里增添了负担。

宋时夏突然灵光一现。

“你问我这个做什么?”

他应该不会突然想不开给她家里送一台电视吧?!

季惟清心虚低头。

宋时夏感到不可思议:“你真给我家买电视了?一个端午节你要这么隆重吗?”

季惟清茫然失措:“结婚要送三大件做彩礼,我只给你送了洗衣机。家里有电视,我就想给你家送一台补上。”

宋时夏受到了惊吓:“别告诉我你还想给我家送个冰箱,这是妈跟你说的吗?”

“是老师,出差前老师问过我有没有送三大件,我就记在心里了。”

宋时夏不知道说什么,看他的反应可怜又好笑。

“你送之前也不知道问问我的意见,钱是你那么花的吗?我都没带几样嫁妆,又怎么会嫌弃没彩礼。”

季惟清辩解:“这不一样。”

宋时夏停下来:“有什么不一样?我不喜欢欠人东西,你给我家送那么贵的电视,我怎么也得把嫁妆补点吧。”

季惟清觉得她说的不对,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不用补,你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我不是浪费钱。”

看他这么认真,宋时夏一点脾气都没有。

她只能叹气:“电视机的事下不为例,我给他们写封信知会一声。下次这种事能不能提前跟我商量一下?我们是夫妻,是一家人的你懂吗?而且我提前跟你说,我家不需要冰箱和洗衣机,农村没那么奢侈顿顿剩饭,洗衣机也很费电。”

要是她爸妈想要,她哥早就给买了。她记忆中村里通电之后大家还是习惯用煤油灯,因为电费太贵了。

别的村还有电话呢,她们村小卖部和电话都没有。

季惟清失落垂着脑袋:“抱歉,我办了一件蠢事。”

宋时夏倒不怪他,季惟清能想到给她家里补彩礼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就是为什么要补彩礼就很奇怪。

都结婚这么久了,彩礼和嫁妆很重要吗?

她想要洗衣机是因为方便洗衣服,而不是要彩礼。

“电视机买就买了,就当是给他们二老解闷。下次别买家用电器了,又贵又费电,你哪怕给他们买点吃穿用品他们都很开心,东西太贵他们收着都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