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拒绝专访(第2/3页)

“有句俗话叫吃伤了,没听过吗?”

韩贵山开始喝汤,先咕嘟咕嘟喝两口,才空出嘴说话:“说这些文绉绉的东西我是比不过你,但我觉得你这两年吃饭有点矫情。好吃,第1次吃,多吃一点怎么了?想吃就吃,吃的高兴最重要。”

“行了,人家老许说的也没错。你还以为你是20多岁的小伙子,一顿吃二十几个包子都不带进医院的,去年体检的时候也查出了点毛病,吃完这碗就不许吃了。”王静板着脸道,从儿子手里接过了儿子吃不下的小半碗青菜面接着吃。

韩贵山:o(╥﹏╥)o

黄富贵爽朗地笑道:“没事,韩兄弟你要是喜欢,这段时间我天天给你做青菜面都没关系,管够。”

韩贵山一脸感动地看向黄富贵,脸上写满了你真不愧是我一见如故的好兄弟。

几分钟后,因为韩贵山一行人结束了战斗,蹭面的闫怀佑一行人虽然没吃够但也不好意思再加,愉快的早餐时间就这么结束了。

闫怀佑走的时候,还特意找江祺提醒:“江祺,我之前定的卤味。”

“会你提前留的,放心,等你们过两天退房的时候肯定连同行李给你们一起送到游乐园门口。”江祺道。

闫怀佑顿时喜上眉梢:“下次来我的酒吧、咖啡厅还有C.C给你免费啊。”

江祺:?

你觉得我们游乐园里有这么多餐厅,有酒馆,我自己还有一家剧本杀店,我姐前段时间又在职高附近开了一家麻将馆方便打麻将,你的这些业务我需要吗?

话说回来,江祺觉得闫怀佑做的生意和自己的有些过于撞车了。陈楚楚家的就很好,新闻媒体的行当,和游乐园互补。

江祺期待闫怀佑和陈楚楚早日结婚,从未婚夫妻的关系变成合法的已婚夫妻的关系,两家人变成一家人。这样以他和闫怀佑的交情,以后买广告没准还能打点折。

陈楚楚家的营销号好是好,就是收费有点太贵了。

闫怀佑走后,许成单独找上了黄富贵表示自己想给他做一篇有关于青菜面的专访,并且承诺一定会给到一个很好的版面。

黄富贵虽然对杂志专访很感兴趣,但为了卡三星,还是断然拒绝。

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他不是厨师。

厨艺只是他的兴趣,他并没有改行的打算。《知味》在美食圈的知名度太高,登上《知味》就意味着出名,出名就意味着麻烦,他既不想当厨师又害怕麻烦,所以对专访没有兴趣。

面对黄富贵的这个回答,许成虽然有些可惜但还是选择了尊重。

他创办《知味》十年,走遍了无数国家见过无数厨师,什么脾气性格的厨师他都见识过。拒绝上《知味》的黄富贵是第1个,不过他不是厨师,所以也不算太过稀奇。

被黄富贵拒绝后,许成回到雪村木屋,他还有些公事要处理需要和助理视频对接。王静也带着韩攸信回去写试卷——韩攸信的期末考试卷在昨晚发过来了。

只留韩贵山在外面闲逛。

现在游乐园还没有开园,乐园里也非常清静,加上时间还早气温不高,确实是个适合散步的好时候。

陪金主爸爸散步这么好的套近乎的机会江祺当然不能错过,立刻找借口一起。

韩贵山是个健谈的人。

这也正常,他早些年是做货郎起家的,不健谈嘴皮子不好根本卖不出去货。

“我记得江老板你妹妹在晨风高中读书,成绩怎么样?”韩贵山主动问道。

如果没有话题聊,聊一聊晚辈的学习总没错。

“不太行。”江祺实话实说,“我这个表妹从小身体就不好,先天不足,家庭情况又比较复杂,一直没怎么上学。初三毕业后休学了一年,遇上了一个好医生身体大有好转才上的高中,目前的成绩上本科都悬。”

“不过我我们也不强求她的学习成绩就是了,只希望她健康快乐就好。”

“这样啊……”韩贵山一脸感叹,“确实,人这一辈子只要健康快乐能活着就好。”

“我今天看许先生吃面才发现美食评论家和我们普通人就是不一样,吃东西都比我们讲究一些。”江祺把话题又绕道许成身上。

韩贵山笑笑:“他啊。”

“他就这两年才变成这个样子,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才不是这样呢。”

江祺露出了吃瓜的表情:“哦?”

“你知道我最开始是怎么认识他的吗?”

“在生意场上认识的?”

“怎么可能,我这点生意和他相比那就是小打小闹,当年连和他打个招呼的资格都没有。”

“我是和他在苍蝇馆子里认识的。”

江祺有些吃惊地看着韩贵山。

韩贵山露出怀念的表情:“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那家苍蝇馆子别的菜不好吃,酱油炒饭一绝,虽说有点油,有的时候老板发挥失常还容易炒咸,但就是好吃。量大又便宜,八、九年前才5块钱一盘!”

“那天店里位置不够,我们两个拼桌,我看他表挺贵看着还挺有钱就和他聊了两句。得知他是从外地来的就向他推荐了几家我觉得味道还不错的小店,没想到他后来还真去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江祺问道。

“因为我后来和我老婆还在另一个小摊上吃臭豆腐的时候遇到他了。”韩贵山表示这就是缘分。

“你别看他现在说什么夜饭饱,损一日之寿。他当年晚上也没少吃,凌晨一两点还跟我和我老婆去烧烤摊上吃烧烤,他那时候吃饭可有热情了,什么都吃,什么都敢吃。”

“我记得有一年我们出国玩,当地有一个特色菜是腌了的生猪肉包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我和我老婆还有他老婆都不敢尝,就他敢吃。虽然评价不高,但他也承认的是当地特色。哪像现在,吃个饭挑三拣四,一点热情都没有。”

“《知味》原本是月刊,现在都被他办成年刊了,我有时候想在《知味》上找点新鲜的店吃饭都找不到。”

说起这个,韩贵山略带忧愁地叹了一口气:“其实我最开始琢磨着办厨艺大赛,也是抱着万一能被我慧眼识英挖出些好苗子,让他开开眼的心态。”

“啊?”江祺没想到韩贵山举办的失败的厨艺大赛居然还有为朋友办的心思在里面。

“这两年他老是念叨没有新菜,写不出文章。我就想着在民间挖点厉害的高手出来,让他见识见识新菜,这样以后我也有地方吃饭。”

原本还有些为韩贵山和许成的友情所感动地江祺:?

韩贵山一脸惆怅:“江老板你是不知道啊,我们A市没有我特别喜欢的餐馆。要是富贵愿意去A市开面馆就好了,我肯定天天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