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刘太夫人非常虔诚,她似乎把改变家族命运都寄托在吃斋上,觉得自己足够诚心,就能改变家中命运。

青莲庵中最有名的是焦酸馅儿的包子,丽姝一个包子,配着茭白鲊,倒是吃的津津有味的,最后才把醇香的豆浆喝完。

“祖母在做功课,我们先散了吧,我回去写字。”丽姝在三姐妹中年纪最长,如是道。

丽贞不免觉得很无聊,她以前都没陪老太太来过,因为觉得太辛苦,这次若非是娘见丽姝要来,也不会让她过来。

她气鼓鼓的回到房中,见丽姝用金粉在写经书,黑底金粉,丽姝一笔一划看起来写的很认真。自从从曾家女学回来后,丽贞就再也没有看书读书了,偶尔看看话本子,都觉得眼睛疼,太长了,懒得去看。

上午写了一个时辰左右,丽姝眼睛有点酸,她就留下两个丫头在房里守着,又带了四个丫头出去走动一二。

当然也是因为丽贞在房里什么事情不干,又喜欢阴阳怪气一通,丽姝也懒得和她多说话。

青莲庵后有不少盆菊花放在这里,花瓣形状各式各样,有平瓣还有卷瓣的,有个比丘尼介绍:“这是狮子头、蟹爪菊、小鹅……”

“这些都是你们种的吗?”

“不是,是有清客送的,师太就让我们摆在这里。”

“这样一盆盆的看,倒是极好。”

丽姝心想若是娘能过来就好了,她可是很会画画的,这些菊花她都能画的很好看。只可惜现下要打理家事,娘现下画画也少了。

不远处,萧昀并未走远,他想上前说几句话,但是丽姝身边一直带着人,他无法亲近。只好折返和成王妃说明来意,成王妃听了很讶异:“你不要多想,那位刘家三姑娘我曾经见过一面,我也是很喜欢的,她看起来也是个品貌极佳的姑娘。可人家定亲了,你就不要如此了。”

虽然被娘责备,但是萧昀却越发觉得自己着魔了,时常他睡不着的时候就会想起那日在夕阳下听的《渔舟唱晚》。

所以他期盼着有人拆散郑灏和丽姝,这样他就名正言顺,绝对会三媒六聘的娶她。

当然,他知道他娘肯定反对,所以嘻嘻哈哈应付过去了。

他又带着父王的话道:“父王说等下雪之前亲自来接您,总不能一直让您住在这儿了,这里也实在是太简陋了,儿子送了上好的补品来,您也要记得保重身子。”

成亲王妃依旧温柔美丽,眉头轻笼带上无限忧愁:“孩子,你只觉得自己简陋,殊不知娘反而更爱这里呢。我从小就是在庵堂长大,那一年发好大洪水才下山去。”

她想起她那一年被一户开豆腐坊家境殷实的小买卖生意人收养,她和那家的男孩一起长大,二人青梅竹马,相濡以沫,甚至及笄之年成亲,婆母就是养母,她是那样的快活。

阿生哥早起起来带着伙计们打豆腐,她就和婆母一起卖豆腐,还时常用豆腐做些豆腐干卖,阿生哥平日从外面回来都会给她带头花。

只可惜,阿生哥做生意得罪了人,被人活活的打死,若非王爷替阿生哥报仇,又让她公婆得以善终,她想守寡,做阿生哥的未亡人。可又要偿还王爷的恩情,她对王爷没有感情,却要失去名节来伺候他,若非为了昀儿,她早就出家了。

如果不是她,阿生哥不愿意她被调戏,被人活活打死,她一辈子赎罪都不够的了。

萧昀不知道内情,只知晓他母妃是贫家女儿,因为被父王看上才得以成正妃。就因为如此,母妃身份常常被人嘲笑诟病,他暗中自然想为母妃争气。

当然,他天潢贵胄,不知道多少人对他毕恭毕敬。

可这些人都是看他的身份,没有人不爱慕虚荣权势富贵,但没有人真的爱他这个人,除了娘亲。

也就是丽姝对他有救命之恩了,不图任何回报的好。

只可惜计划失败,他若是巧取豪夺,恐怕丽姝会恨他一辈子的。即便他这个人再心狠手辣,玩弄任何人,他也绝对不会这样对丽姝的。

这个时候,他想若是丽姝身份低一点,还是那个七品官或者四品官的女儿,他怎么样都会求娶她做世子妃的,给她一切荣华富贵。

“母妃,儿子就先下山了。”萧昀叹了一口气。

他期盼出去再见丽姝一眼,可是什么都看不到了。

再推门出去,见宋明诚守在门口,这宋明诚是仓场侍郎次子,为王府请的幕僚,当然也不是一般幕僚,成王许他一大笔钱和日后的好前程。

宋明诚是听到云王的两个儿子提及丽姝,才知晓这位成亲王世子对刘家三姑娘别有心思。以前世子虽然看重他娘,但也不至于常来,这一个月都来了四次了。

“世子,您若是喜欢刘姑娘,要不要——”

“不必,也不过蒲柳之姿罢了,本世子见过的美人还少么?走吧。”

宋明诚笑道:“我以前倒是见过她,说倾国倾城之姿也不为过……”

见宋明诚还要说什么,萧昀冷声道:“她是已经定亲的人了,你不要胡言乱语菲薄于她,否则,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宋明诚一凛:“是,是。”

原本宋明诚也是京中有名的衙内,他若非看在成亲王面子上,怎么可能听命于萧昀,但成亲王只有这一个儿子,他也不得不听。

这些事情丽姝不清楚,因为她其实只要出门都会带充足人手,也不会乱跑最多就是在庵里,所以对这些一概不知。

听说丽柔也是在庵里和这位成亲王妃结识,倒是常常过去,丽姝就一直抄写经文,要不就歇息,看经文释义。

甚至还能和刘太夫人讲经文,当然不能讲那种晦涩的,主要是拆开讲一些导人向善的故事,这种故事莫说是刘太夫人,就是她身边的丫鬟都很喜欢听。

丽贞也暗自把这些故事记在心里,将来也可以给别人讲,有一次去诗会,她写不出来的时候就突然想起丽姝所作诗词,誊写一篇上去,居然那次还受到许多人的夸奖呢。

这当然是她心中的一个小秘密,谁也没说,连身边的丫头们都不知道。

“这就是明心见性,不矜不伐之意,就是大彻大悟,才了解人之真谛。”丽姝笑道。

当年六祖惠能向五祖求法后就离开了。五祖弟子中有个法号慧明,是将军出身,觉得六祖尚是白衣,怎么有资格将祖师衣钵拿走呢?他很不服气,就去追赶。追上后,六祖将衣钵放在石头上。

但衣钵是祖师传下的,不是谁想拿就能拿得动的。慧明拿不走衣钵,顿感自己鲁莽,就请惠能大师出来:“我是为求法而来,不是为衣钵而来。”

六祖说:“既是为求法而来,那我就给你说法!不思善,不思恶,哪一个是上座的本来面目?”慧明闻言即刻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