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康熙,这是大清国最后的机会了!(第2/3页)

原来康熙和这队来自中原的屯田兵户所在的,就是堪称蒙兀儿地方之天国的费尔干纳盆地。

蒙兀儿地方的河中之地在被蒙古人蹂躏之前,据说也有发达的灌溉体系,也许比不了中原,但肯定也有沃野千里。但是当康熙、吴世琮率领着两国远征军不远万里打到河中时,这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整个河中,除了不多的几处绿洲,到处都是荒凉一片。

大部分的绿洲也都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儿,古老的灌溉系统早就破败不堪,也没有人去进行大规模的修补,只有一些小修小补,勉强维持。

由于中亚干旱地区的农业本就是靠高山融雪带来的水源维持的,想保持农业生产,维持甚至扩大绿洲规模,那就得靠大规模兴建水利设施。最好能来个中亚一盘棋,对境内有限但是非常稳定的水资源进行科学而且统一的调度。

历史上,波斯帝国就曾经依靠修建和控制水利设施开发了中亚河中地区,并且实现了相对有效的统治。

但是当破坏等级拉满,建设等级近乎为零的蒙古人统治了河中之后……原本富饶的土地,就变得荒芜而且贫瘠,而走马灯一样更替的蒙古王朝,除了不断破坏,大概也干不了别的事情了。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得等到那个红色帝国的到来,才能给中亚重新注入生机。

而这一次,河中大部分的绿洲,包括撒马尔罕、布哈拉、花剌子模,都被分给了吴世琮。而康熙则得到了塔什干周围和中亚这边唯一不需要依靠人工灌溉体系也能维持较高农业产出的费尔干纳盆地。

当然了,吴世琮把中亚最好的费尔干纳盆地留给康熙并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因为吴世琮已经看上了生产波斯马、波斯猫和波斯美女的波斯,准备以布哈拉为基地,展开对波斯萨法维王朝的征伐……即使不能吞并,也必须让萨法维王朝臣服。

另外,控制撒马尔罕、布哈拉和花剌子模的吴世琮距离印度更近,也有利于将来进军印度或是现在向印度帖木儿帝国收保护费。

而康熙也没有去和吴世琮去争夺进波斯、进印度的通道,反而欣然接受了费尔干纳盆地,并且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率领大军扎根在了人口密度较大的费尔干纳盆地里面,然后一座城一座城的清理。直到不久之前,他才刚刚拔掉了费尔干纳盆地当中最后的反抗据点——安集延。

在攻伐费尔干纳盆地内的天方教城市的同时,康熙还传旨北京,命令留守的杨皇后、恭亲王和八大臣再派一批屯田旗人来费尔干纳扎根。

而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费尔干纳,康熙还给费尔干纳盆地改了个名儿,叫“太平谷”……一听就是个好地方!而且还在写给杨皇后、恭亲王和八大臣等人的旨意中,对太平谷的水土地形好一阵吹捧,说这里是群山环绕、水土丰润、沃野千里、太平之谷、天府之国!

总之,就是一个可以关起门来保太平的地上天国!称为太平天国都不过分啊!

这会儿,隔着一条小溪,听见被自己带到安集延东北这处靠近天山的富饶土地上安家的屯田户们发出的欢笑,康熙也露出了少有的欣慰笑容,回头对身边的侍卫纳兰性德和翰林学士高士奇道:“朕假使能和皇后一起安居终老于此,也是一桩美事儿啊!”

高士奇和纳兰性德互相对视了一眼,两人似乎听出了什么,但又什么也没听明白。

纳兰性德问:“皇上,此间乐,不如……”

康熙摇摇头:“祖宗基业,不能败在我手里,无论如何,都要再搏一下!现在大明惹上了西洋一大堆列强,可能会腹背受敌,这是我最后的机会啊!如何成了……那我可就是一代雄主,不,是圣主了!”

康熙这回倒不是吹的,如果他这次能搏到了,的确够得上圣主——这都快到里海了,看地图就“圣”了嘛!而且现在的大清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八旗压倒一切的大清了,而是一个合众国!满汉之间的冲突,也随着旗人含满量的降低,而大大缓和了。

另外,现在的大清已经彻底开国,大清的亲王都把罗刹公主睡了!至于同文馆什么的早就有了,甚至都开始筹备京师大学堂了……

高士奇说:“皇上,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四国的使臣已经在天京城等了个把月了,您是不是赶紧去见他们?”

纳兰性德也提醒道:“皇上,现在机会难得……南怀仁和徐日升在信上说,这次西洋人已经给大明惹毛了,要动真格的了,不仅自己要出动三万远征军,而且还会从日本雇兵十万……一十三万大军就在大明东南登陆!”

康熙点了点头:“好,回天京!”

……

所谓的“天京”,当然也是康熙起了来忽悠中国人移居的——太平谷是天府之国,那就是天国,天国之京,不是天京是什么?

这座天京城,就位于太平谷西面的谷口附近,是一座还在建设当中的新城。依着康熙的心思,以后万一……没有堵赢,他就带着杨皇后一起躲到太平谷过小日子,再来个天子守谷口,把太平谷的入口结结实实给堵上,至少能有个二三百年基业。

当康熙回到他的天京城的时候,费尔干纳盆地入口附近,锡尔河两岸,已经出现了两座巨大的工地。

两座夹河而立的城堡,已经在平整建设。在平定盆地时抓到的俘虏,正被凶神恶煞一般的“蒙古西征新军”押着在旷野上一铲一铲挖掘壕沟,挖出来的泥土就堆在边上夯实了成为城墙的夯土层。工地旁边还是烧砖的火炉,火焰终日不息,一炉一炉的砖头,很快就被一层层砌在了土坯外头,两座城堡,就这样一点点在成型当中。

这两座城堡也挺有意思,和康熙命人在谷口修建的长墙、长壕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而且对着西边的谷口,还有朝南、朝北两面,都是棱堡设计,只有朝东以及朝向锡尔河方面,是普普通通的城墙。

看到这两座正在修建的城堡,远道而来的荷兰、西班牙、英格兰、葡萄牙联合使团之中的几位大使,就忍不住有些担心了。

这个康熙皇帝是不是不打算回东方去了?他以后就在这个什么太平谷闭关保太平了?

这样一来,大明可就不好对付了!

不过陪同他们的两个被康熙重用的耶稣会传教士倒是挺自信的,他们都拍着胸脯向那四个西洋使团的使臣保证,只要荷兰、西班牙、英格兰、葡萄牙给出的条件足够好,大汗一准会调头东征,再给大明那个姓李的将军个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