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3页)

章佳氏依言坐下,心里的情绪复杂难言,她又何尝不知道德妃娘娘对昨晚皇上的到来没有半点准备,可正是如此她才知道德妃娘娘在皇上心里是有一处位置的,就算月事来了身子不便也会到德妃娘娘处。

相比于她们这些仿若随时可以替代的妃子,那还真是难堪极了。

所以她才想在皇上面前留下一点印象,宫里的低位妃子实在是太多了,她必须要争才能取得一线生机。

袁氏反应就有些过激了,但是强忍着没有说话,她现在怕自己脱口而出的就是质问德妃的话。

芷嫣看了她们几眼,“退下吧。”请安她收到了,那就不必留在这里了。

芷嫣也不是不能看出两人复杂的心绪,但是她又不是什么心理医生,且开解了她们对自己也没什么意思,就随她们去吧。

两人依言退下,刘嬷嬷忿忿道:“娘娘,那袁答应真是不识好歹了,竟敢用那样的眼神看娘娘。”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能耐,居然敢看不起娘娘!

“本宫知道。”芷嫣眯了眯眼,真是熟悉啊,自从她当上德嫔之后没人敢在她面前如此了,将她当成包衣出身的宫女?

芷嫣摇了摇头,袁氏固然是大选进宫的妃子,可身份也不过是答应的分位罢了,还是汉军旗,可能在皇上眼里还不如满洲旗包衣出身的章佳氏,那就随便她吧,这种性子在宫里是得宠不长久的,她又何必为那种小人斤斤计较呢。

……

袁氏自持自己是聪慧的,能从一点细节中谋得全局,只是她从来都不曾想到德妃说的让她侍寝竟成了一个空话,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屋里的烛火燃了一夜,但就是等不到皇上的到来。

她心想凭什么啊,德妃不就是包衣出身的宫女吗,跟章佳氏没什么两样,德妃不过是占得了先机生下了两个阿哥才得以封妃的,她又不差,她还是大选进宫的妃子,凭什么德妃就能抢了这次侍寝的机会。

至于德妃说的无意,她死都不相信,德妃分明是想给她们一巴掌再给一颗枣,如同训狗训猫一样让她们乖乖的成为她的傀儡,不然怎么会前一刻说让她们准备好,下一刻就亲自将皇上抢过去,不就是想让她跪下来听话吗?

芷嫣是无法解释清楚其中由来了,但是她可以选择放任不管,是她眼光不太好直接选中了一个心高气傲的,这有什么办法,就看看袁氏是什么能耐了,而对于章佳氏,芷嫣还是挺看好的,不说这人极有会是她记忆中的十三阿哥的生母,单说章佳氏的这份心性就比袁氏的好多了。

既然要选,那就选一个让自己舒坦的,她从不为难自己。

接下来一个月时间里,皇上去了各宫的妃子处,于永和宫这儿也来了几次,也不总是都留在芷嫣寝宫里,有时也会到章佳氏和袁氏宫里,这日子是过得挺自在的。

只是不知为何皇上后来竟是去都不去袁氏宫里了,分明袁氏的颜色比章佳氏的更为得君心,毕竟皇上近些年来多宠幸汉军旗的妃子,不同于满洲旗妃子偶尔会显露在脸上的英气,袁氏是极温婉的汉女颜色。

芷嫣也曾问过皇帝这种问题,当然是往委婉里问,让皇上听不出她话里的探究,对此皇上的解释是“袁氏心气大了,竟敢在朕面前说你不好,朕哪容得着她说你半句不好,你还是她的主位,这种目无尊卑之人朕是容不得了。”

好家伙,芷嫣听完后整个人差点呆滞住了,她从来都没想过袁氏竟是这种硬骨头,还敢在皇上面前给她下眼药,她该说勇者无畏还是说这人厉害极了,“有勇有谋”,就算是将心比心在同一个角度看问题,她六岁的胤禩都不会跟他皇阿玛说别人的坏话,尤其是自己兄弟的。

芷嫣立马反应过来,她宫里是容不得这样的硬骨头了,袁氏最好是被别的宫妃接收,不然她想想要是留一个连主位的坏话都能说的妃子在永和宫,且不说自己膈应,连那天袁氏闯了祸她都不知道。

这新进宫的妃子就不应当派到她永和宫来,应该在宫里吃些苦头明白世事压下心里的傲气才派给她的才对,她不想收拾麻烦。

只可惜偏偏是安插到她宫里了。

得想个法子转移啊,什么袁氏没有犯下过错,让她反省一下的说法,芷嫣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的,她没心思整治一个人,更没精力分在袁氏身上,她能做的就是直接将麻烦转移,这可比调/教一个人省心多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