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英超的中国球队(第2/2页)

所以这种全队都出征客场的做法也只有豪门球队经常这么玩。

这可能也是豪门球队在欧战中的表现要比一般球队好的原因之一,毕竟后勤能力也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压力对于如今的利兹城来说,已经不再是问题。

自从胡莱成为这支球队的球员之后,就不断有中国企业挥舞着支票簿找上门来。

在利兹城拿到英超冠军,胡莱问鼎英超金靴之后,这种情况更是愈演愈烈。

在这个夏天,利兹城俱乐部的高管们一直在忙着和中国企业谈合作、签约。

佛兰德主场的场边广告牌他们管不了——全英超所有的赛场场边广告牌都属于威廉戴利这一家广告公司运营,他们卖多少钱出去,俱乐部是管不着的——但训练基地的广告牌他们可以卖啊。

于是在利兹城一线队的训练场外,围了一圈广告牌,全都是中国企业的LOGO。除了广告牌之外,训练基地的各种建筑上也都出现了中国企业的招牌。

此外还有球衣各个位置的广告、训练服前胸广告、后背广告……就连他们的主场佛兰德各个包厢的冠名权也都卖给了中国企业。于是当贵宾们来到佛兰德球场看球,他们会进入“×为包厢”“中国××银行包厢”“领×汽车包厢”“×宁包厢”格×包厢”……

这些包厢可不仅仅是名字被冠以中国企业的品牌名称那么简单。

门上会有企业LOGO,包厢里面的墙壁上也会有企业LOGO和宣传海报。

如果给钱给的多,甚至连包厢里的装修风格和配色都可以根据企业要求进行定制……

此外佛兰德球场也是全英超第一家在所有文字指示牌上都加入中文汉字的球场。以方便那些专程来到佛兰德球场看胡莱比赛的中国球迷们同时游览参观球场。

对于利兹城这种全方位拜倒在中国资本面前的做法,有英国媒体讥讽:“当我去利兹城的训练基地采访,去佛兰德球场参观时,我恍惚间以为自己跨越了万里时空,正置身于中国,访问一家中国的足球俱乐部……唯一让我出戏的是,那里的工作人员依然在说英语。我建议利兹城俱乐部应该加强员工培训,让他们尽快学会一口流利的汉语。关于这一点,他们或许可以向胡学习一下,他是如何迅速掌握多门外语的……”

面对这样的讥讽,利兹城俱乐部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继续在“汉化”的路上狂奔着,一去不复返。

他们甚至还打算把自己的周边授权商店开到中国去,以方便那些想要拥有利兹城球衣、周边,但却没办法来英国的中国球迷们。

对媒体上关于他们身体里究竟流着哪个国家的血液这种问题,毫不理会。

没办法,谁让中国人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呢?

纠结“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毫无意义,还是闷声发大财更实惠。

钱包膨胀的利兹城,也有实力让所有一线队球员都去客场打欧冠比赛了。

去遥远但并不浪漫的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