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谋而合(第2/3页)

自己打算在十里铺生产队,开办一家生产化妆品的小作坊,以便获取大量的流动资金。

与此同时,也能安置生产队的那帮子大姑娘、小娘们儿,帮她们解决就业问题。

但由于这个化妆品小作坊,属于草创,哪有那么雄厚的科研实力?

所以罗旋就决定:干脆直接从“上海日化”,这种知名大厂里面,成批量购买散装的洗发水、和护发素。

然后将它运到塞北之后,再用手工灌装、贴上自己的牌子进行销售。

这种模式搁在后世,就叫做“贴牌加工”,但在这个时期,它还属于新鲜事物。

罗旋估计:恐怕全国都没几个人,会懂得这种另类的生产经营模式:自己不管产品的生产环节,只负责分装、销售就行。

采用这种模式,一来可以节约大量的建厂资金、产品研发资金。

二来呢,是见效快。

采用这种经营模式,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十里铺生产队创办的企业,就可以把这些产品迅速推向市场。

如果这次,

和上海日化之间的合作,能够成功的话,品质优良的“蜂花洗发水”和“蜂花护发素”,在塞北地区就会改头换面,用另一种全新的面貌被罗旋推向市场。

在这个时期,各个部门手续繁琐、流程复杂。随随便便办个事情,起码也得盖几十、甚至是上百个公章。

而且他们之间的沟通,并不顺畅。

比如说某一个化妆品生产厂。它生产出来产品之后,需要由物价局来核定销售价格。

然后是计划委,给这家工厂下达生产任务。

接下来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涉及到销售、售后这些东西,基本上就和这家工厂没什么关系了。

转而由供销系统、物资供应站这些单位来接手。

也就是说,

生产化妆品的那家工厂,就只赚取一部分固定的利润。

至于整个工厂赔了、挣了,和工厂里面的管理干部们关系不大:若是工厂的效益好一点,无非就是他们的个人前途要远大一些。

有了这点工作成绩,他们更容易受到上级领导的提拔。

哪怕经营的工厂亏损了,那也没关系:打个报告,向上级请求资金支援就是了!

反正有当地的财政兜底。

而自己,正是准备在小范围内,采用灵活的手段去打破这种产销脱节、供需僵化的现象。

从而为十里铺生产队,创造巨大的利润。

到时候有了这些资金支持,反过来就可以加速十里铺生产队的水利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

无商不富。

光靠发展农业是不行的,毕竟地里无论怎么耕种,它真的没法达到亩产3万斤、更种不出金子来。

要想让十里铺生产队、甚至是整个脂米县的经济腾飞,不靠工业、商业是万万不行的。

等到黄萱睡着了。

罗旋捏手捏脚的起床,钻到旅馆旁边一个小巷子里。

此时正值严冬,若是没什么事的话,是没人愿意出来喝西北风的。

看看左右无人。

罗旋运起意念,闪身进了空间,然后推出一辆崭新的二八大杠自行车。

自己的空间里,放着好几辆永久牌自行车,只是自己一直用不上而已。

等到罗旋骑着自行车,来到地委办公大院门口。

也不管门口站岗的人了,罗旋下了车、昂着头,径直往大门里走去。

门口站岗的人,刚要上前来盘问。罗旋赶紧朝着从大门里驶出来的一辆“红旗牌”轿车挥手:“呃呃师傅,出去呀?”

那位开车的师傅,看见车前有一位推着崭新自行车的、年轻小伙子朝自己挥手。

不由下意识的,也抬起手来朝着罗旋摆摆手,“好好好。”

能给领导开车的人,交际面都很广。

往往很多人认识这位师傅,但他却不认识对方。

所以,

但凡有人向他打招呼,这位司机多半都会很礼貌的点点头、或者是挥挥手作为回应。

罗旋假装和司机一边打招呼,一面往院子里窜。

门口提着枪站岗的两个岗哨,还没有从懵逼中反应过来。

此时的罗旋,已经到了大院里面了。

站在门口那两个岗哨面面相觑,接着又犹犹豫豫的往院子里张望。

而此时的罗旋,已经化身为一位非常有礼貌的红领巾:看见院子里任何一个人路过,罗旋都会挥手打招呼:“啊,领导来上班了?”

“哟,领导,下班有空吗?咱去喝两杯?”

“哎呀,领导你好你好!下午我有两个条子,可能需要过来找您签字……”

罗旋这一番连串的骚操作,直接把院子里那些、提着公文包走的或快或慢的公家人,给整的当场蒙了圈:这位小同志是谁呀?

怎么这么面生、但感觉他又和自己很熟的样子呢?

嘶……让我想想,这位同志是谁呀?

而大门口那两位岗哨见此情形,互相对视一眼,然后便退回各自的位置上,继续在寒风中站岗……

把自行车推到车棚里停好。

罗旋不急不徐的、进入到办公楼的第三层。

这一栋总高三层的楼房顶楼,就是地位大,领导们办公的地方了。

在这个时期,要想见到大领导其实很容易,领导们本来就很接地气,要想见到他们一面,难度真的并不算高。

由于每一间办公室门口,都有一个牌牌。

所以罗旋很是顺利的,就钻到了驼城地区领导办公室里。

大领导去脂米县视察工作的时候,是见过罗旋的。

当他听完罗旋的讲述之后,大领导沉吟道:“要想开坐飞机的证明,这个起码的地区级的干部才行。

而你所说的让黄萱同志,暂时挂靠在我们地区工业办的名下……这个,似乎有点不妥当吧?”

“时间不等人啊。请领导通融通融,等到我们这个公社企业起来了,我们每年交的利税可是不少呢。”

罗旋诱之以利:“一个公社的农业税才多少钱?而我们这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几乎就能顶上半个公司的农业税了。”

“而且还不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属于旱涝保收。”

接下来,

罗旋再动之以情,“黄萱姑娘才19岁,体重不过90来斤。要是让这么一位小姑娘,辗转坐火车去沪市……这一路上,谁能放心呢?”

大领导微微一笑:“你这么巴掌大一个小作坊,每年真能上交8000元利润?”

“低于这个数,我哪怕不吃饭,也得往里贴够。”

罗旋拍胸脯保证:“到了明年,我保证上交的利税超过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