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姨母踪迹(第2/3页)

想到这,他那双凌厉的鹰眼也朝着郑骅的方向看过去。

郑骅对于郑贵妃的问话还算是能够应付,可是看着自家长兄,他根本不敢与对方对视。

甚至心中都产生一丝自我怀疑起来,难不成他家中的郑灵越,真的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但是下一秒,他的脑海中突然想起王氏当初手段狠辣的模样,当即摇摇头,默念道:不可能,哪有亲身母亲不认识自己孩子的?血脉相连是有感应的。

就在他还在摒弃脑海中产生的异想时,郑绗继续深入打探道:

“那韵娘你可知那位女娘的具体消息?”

“因为时间紧急,只来得及听晋阳打探得来的消息。是来自山南东道汉东郡的一介孤女,现在在都水监公厨做工,至于其他更深入的信息,暂时还派人在查。”

“把这件事还是我们外面的人去办比较好,韵娘你在宫中等消息即可。”

郑贵妃看着郑骅神游天外的模样,就知道今天也问不出什么,只得把希望寄托在长兄郑绗身上。

于是,点点头,对郑绗的提议表示同意。

几人担心待的时间太长被圣人知晓,说清楚事情之后果断离开。

等待郑氏其他人都离开之后,坐在郑贵妃一旁的三皇子吴王,才缓缓开口道:

“母妃,那原先计划的与七表妹的婚事该如何处理?”

郑灵越与吴王的婚事,也正是郑灵越此时回来的重要原因。

可若是郑灵越身上没有郑氏的血脉,一旦被暴露出来,吴王肯定要被世人耻笑。

郑贵妃不可能将这样的一颗定时炸弹放在自己身边,现在就看查出来的真相如何。若是郑灵越没有郑氏的血脉,那么她的去处就非常少了。

她也急需要为自己的儿子,挑选一位其他五姓适龄的嫡出女娘。

“这件事暂时先不急,反正明面上这件事也还没有定下来。你暂时不用将这个消息透露出去,与表兄妹如同往常一般交往即可。”

“孩儿明白。”

郑贵妃欣慰地看了吴王一眼,起身小心翼翼地回到自己的兴庆宫。

于是,在郑琬不知情的情况下,郑氏又派出一队人马,对她的信息进行探查。

她将心情平复好之后,随意做了一点吃的,安心地躺在被窝里熟睡,直至听到前院的敲门声,才从睡梦中醒来。

她揉了揉睡眼惺忪的双眼,随意整理了一个衣着和头发,快步往大门的方向走去。

知道她住在这里的都是熟人,也不用怎么打扮。

“吱呀——”

她一打开门,发现是个陌生人,还有些没回过神,疑惑地问道:“郎君是……”

“小的可当不起娘子这话,小的是东市牙行的仆役,娘子需要的消息,我们已经探查清楚,这是记载信息的书信,娘子请看,在下告辞了。”

对方刚将书信放到郑琬的手,就立刻转身离开,连给郑琬说话的机会都不给。

郑琬想到自己今天一天的经历还挺出奇的,等了这么久,还给牙行送去几次银钱。

就在她觉得估计不可能找到的时候,崔监丞突然派人送来消息,而后牙行的人又马上出现。

真的是想要的时候不来,快要失去希望的时候又接踵而至。

她迅速合上门,打开信封,查看里面的内容。

发现信中所记载的地点,与崔监丞送来的信件一致,那么这就证明姨母在此地居住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她寻到亲人的机会也非常大。

心情不由得再次激动起来,赶紧将信件放好。

出门买了喜欢吃的饭菜,做了一顿浓油赤酱的红烧肉,将胃和心都塞得满满的,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翌日一早,她将自己昨日做好的鸡蛋卷和铜锣烧带上,直接向着昌乐坊走去。

仔细算起来的话,昌乐坊所处的位置几乎快要可以算作是郊区,与郑琬想象的情况还算是契合。

这个年代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在好的地段购置房屋的,特别是外地人。

在她的记忆中,她们家曾经也是在洛阳做工,但是之后因为一些事,迁回阿耶的老家汉东郡,这表明阿耶阿娘的家境一般。

姨母的境况与此类似更能理解一点,不然依据古代的家族思想,这样的情况很难想象。

想到这,郑琬不由得加快自己的脚步,大约半个时辰过去,她才走到昌乐坊,刚走进坊市的大门,就被里面热闹的景象所震撼,可以说这里的小型市集比布政坊来说,更加的热闹。

而这些买卖鸡鸭鱼肉的小商小贩,一看到她这样的新面孔出现,立即加大自己喊话的音量,吸引她购置货物,看起来似乎更加的卖力。

只可惜此时郑琬的心思不在他们身上,随意找了一个要出坊市的女娘询问。

“请问娘子,昌乐坊中的乌云巷往哪里走?”

“左拐一直往前走,然后往右拐就是乌云巷。”

“多谢娘子。”

“举手之劳。”

说罢,瞬间从郑琬的眼前消失。

郑琬看着对方急匆匆的模样,还有些错愕,不过问到路了就行。

紧接着按照刚刚那位娘子的指路,她拎着手里的竹篮,左拐之后一路往前走,直至走到尽头,才右拐,看到一大片民居,错落有致地修建在坊市当中。

循着信中提到的8号民居一路往前走,很快就被她找到了。

“叩叩叩!”她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敲响木门。

下一秒,木门立即被人打开,她直至地朝来人看去,却看到一片空气,下意识地低下头,就看到一个还没有自己腰高的小孩子,头顶两侧留着两团发髻,正双眼疑惑地看着自己。

她刚想说明自己的来意,就听到对方突然惊慌失措地大喊道:

“阿娘,我们家来了一个陌生人!不会是想将祁奴抓走吧!”

听到这种犹如人贩子的评价,郑琬露出一抹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紧接着一位年轻的妇人出现在郑琬面前,对方看着郑琬双手拎着竹篮,容貌出色,气质非凡的样子,就知道又是自己的儿子乱说话了。

当即不好意思地赶紧迎上来,不好意思地说:

“小娘子别介意,我们家的孩子就是爱胡乱说话。不知小娘子突然敲门?是有什么事吗?”

在对方走过来和说话的时候,郑琬一直在观察对方的年纪,设想了一下姨母的年纪,如果早成婚的话,估计现在孙儿也有她面前的小孩子那么大了。

脸上的笑意不由变得更深,笑着说:“不知此处可是郑兰茹的居所?”

在郑琬期待的眼神中,对方突然露出疑惑的眼神,在这一刻,郑琬的心突然咯噔一下,落入无尽的深渊。

她在看到信纸上的内容时,就有一定的猜测,可是她下意识地忽略了不好的可能,期待于自己尽快能找寻到姨母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