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缓冲区(第2/2页)

“谢阿爷。”邵慎立说道。

“拔汗那还有不少突厥、回鹘、样磨部落,你想办法收服。”邵树德又道:“记住,你不收服,早晚也会被别人收服。届时,别人的势力就深入拔汗那了,形成侧后威胁。”

“南边的吐火罗王公,你不要随意插手。一个拔汗那就够你忙活许多年了,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别忘了。”

“与波斯关系的处理,要有整体方略。尽量避免战争,但也不能害怕战争。朕看得出来,布哈拉现在也不太想打仗了,他们急着清理内部问题,短时间内没有向外扩张的动力。这个宝贵的时间窗口,你一定要把握住。”

“多与你大哥联络联络。你们一在南,一在北,中间隔了些小部落以及热海突厥,都是自己人。遇到困难之时,当守望互助,如此才能在天山以西艰难生存下来。”

“其他地区的突厥部落,原则上是可以拉拢的。他们见钱眼开,经常给人当雇佣军,能收钱替波斯打仗,自然也可为了大夏而打仗,全看你怎么做了。”

“朕还会派遣大量经学生前往拔汗那。这些年他们的日子不好过了,没有出路,朕就交给你了。记住,知人善用是最基本的要求,别小看经学生,他们是有真才实学的。七郎你能不能在拔汗那站稳脚跟,就看他们了。”

邵树德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足见他对儿子的关心。

大夏朝在天山以西的支柱,除了原本的北线铁三角外,现在又多了一个拔汗那。

正如他所说,地是好地,但能不能占稳就不好说了,挑战多着呢。

他这一辈子,也就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因为他已经达到了自己设定的“边界”、“极限”。

历史上唐代经营西域,也不是一代人能做到的,而是几代人持续不断的接力伟业。

大夏二代继承人对西域有没有兴趣,他不知道,也管不了。

或许会有兴趣,因为这关系到大夏朝廷在草原的统治是否稳固。

或许没有兴趣,因为他们更关心朝鲜半岛三国的情况,打算以最小代价来干涉半岛局势。

伊丽、碎叶、热海、拔汗那四地,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帝国的缓冲区罢了。

一切早已天注定,强求亦是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