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营州风貌(第2/2页)

路上散落着很多牲畜粪便,提着背篓的少年熟练地将其捡拾起来,放入筐中。每捡完一坨,脸上就露出欢快的笑容。

道旁驿站之内,人头攒动。酒酣耳热之际,大伙便高谈阔论起来,时不时还爆发出一阵哄笑。

凑近了仔细看看,穿着绿袍的小官丝毫不顾忌形象,衣袖上满是油污,还在与人拼酒。

武夫一只脚跷坐在那里,倨傲无比,嘴里偶尔蹦出一点下流段子,惹得众人纷纷叫好。

商徒绘声绘色地讲着从北平听来的真真假假的消息,唬得人一愣一愣的。

小厮们来回穿梭,不断送上一笼热气腾腾的蒸饼,很快就被这些人一扫而空。

这就是生活啊!

银鞍直队正种彦友推开虚掩的木门,向外望去。

“呼!”冷风倒灌进来,让每个食客都皱起了眉头。

冷风一吹,种彦友的脑袋稍稍清醒了一些。

驿站后就是一个牲畜栏,圈了不少羊。寒风大起,雪花飘落,绵羊紧紧靠在一起,互相取暖。

十余名妇人和孩童躲在驿站木墙后铡草。他们的脸冻得通红,手指开裂,肿得像胡萝卜一样,但手底的动作丝毫不慢。

牲畜栏旁边是几颗孤零零的大树。

其中一棵树上的鸟窝硕大无朋,种彦友从没见到这么大的,好似鸟窝中的宫殿一般。但此时已人去楼空,不见踪影。

大树外面,就是无尽的荒野了。

“轰隆隆!”罕见的冬季闷雷响起。

雪渐渐大了起来,将整个荒野尽数笼罩。大地一片白茫茫,半个人影都看不到,仿佛亘古以来都是如此。

种彦友转身看了看声浪阵阵的驿站,又望了望荒凉孤寂的原野,心底涌起一阵不真实感。明年要厮杀的地方,原来是这般风貌啊,与人烟稠密、村镇遍地的中原,确实大不一样。

“走了!”李守信从驿站内走出,看着鹅毛般的大雪,长叹一声,道:“不知还能不能顺利抵达上京。”

“听闻渤海人有狗拉爬犁驿站,或许不成问题。”种彦友说道。

李守信闻言哈哈大笑,道:“那可得试一试。”

种彦友喊了一声。

北风呼啸,他的声音有些不真切,但正在隔壁休息的九名银鞍直武士还是听到了,第一时间收拾停当,将马牵了过来。

“等等!”驿将挺着肥硕的大肚子冲了出来,将一个篮子放在李守信、种彦友等人脚下,道:“我老了,上不得阵了。你们好好打,一定要将契丹人给砍翻。这是几袋马奶酒,路上御寒用。小小心意,就别推辞了。”

李守信看着筐里的六七个牛皮水囊,奇道:“你怎知要打仗?”

“全营州都知道了。”驿将笑道:“又是屯粮,又是送器械的,谁还不知道咋回事啊?你们是信使吧?军情紧急,就不耽搁了,东西带上,路上暖暖身子。”

李守信让人取来一个包裹,从中摸出一缗钱,直接塞到驿将怀里,笑道:“此物甚妙,但不能白取。”

说罢,翻身上马,道:“少年结客散黄金,中岁连兵扫绿林。渤海名王曾折首,汉家诸将尽倾心……”

十余骑很快消失在了风雪之中。

驿将站立良久,蓦地突然跑回后厨,将正在烧火的长子一把揪了出来。

儿子一脸懵逼,不知何为。

驿将又返回卧室,扛出了一柄寒光闪闪、保养极好的重剑。

“嘭!”重剑被掷在雪地里。

“从今日起,你不用引柴烧火了,把已经荒废的武艺捡起来,明年随军出征。”驿将说道。

儿子傻愣愣地捡起重剑,下意识挥舞了两下,中断两年的感觉又回来了。

“阿爷怎地突然想开了?”儿子抹了抹脸上的烟灰,问道。

“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有些人,不该被栓在田舍间。”驿将说道:“你不是一直想出去搏富贵么?想好了就练下去,杀契丹人,或被契丹人杀,纵死不恨。”

“纵死不恨。”儿子高高举起重剑,狠狠劈下。

枯木应声分为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