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不能让他回去(第2/2页)

铁骑军的目标不是八角镇,也不是汴州,他们在通往汴州的各大小道路甚至是野地里活动,牢牢封锁着通路。

这个命令是天雄军副使牛礼建议的,折嗣裕同意了,然后亲自带队,略过龟缩在大营内的梁军向后插。

这其实也是这几年夏军的习惯打法。他们的战术比起早些年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是根据中原藩镇步兵死硬难缠的特点创造的:迂回穿插,迟滞处于撤退状态的敌军,给主力步兵集团创造机会。

这个战术草原民族玩不起来,因为他们缺乏战力强横的步兵集团,而骑兵的正面袭扰、攻坚,对晚唐这帮武夫大爷似乎也没啥作用。但在夏军手里,这个战术简直玩出花了,步骑结合,无往不利,打得骑兵几乎损失殆尽的梁军苦不堪言。

“朱全忠向北跑、向南逃都可以,唯独不能向东。”黑夜中的小河之畔,折嗣裕给帐下诸军校分派命令:“战前大王就说了,朱全忠给了他这个机会,那就不能让他再回去。此战若还让他回汴州,我自向大王请罪,你等也没好果子吃。部伍整编之时,等着被去番号吧。”

诸将校听了心中一凛。

番号被撤销,可不仅仅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里头涉及到的利益问题太多了,要是被银枪都并了,大家都可以抹脖子去了,实在丢人。

命令下达之后,将校们纷纷赶回各自部伍的驻地。

折嗣裕想了想,又喊来信使,下令道:“你速去中牟,请大王征调侍卫亲军之骑卒,河南府土团兵有马的也派过来,一起封锁东境,有此一两万骑,使劲缠着朱全忠,定不能让他溜了。”

信使没有二话,拿了折嗣裕匆忙写好的信件后就离去了。

中牟到八角镇四十里,信使一人三四匹马,很快就到了。

邵树德看完之后,当场拍板,同意了折嗣裕的请求。甚至他不光如此,他还下令天雄军以及还在赶往中牟的护国军,允许军属骑兵骑马赶路,火速前往八角镇一带。这两部大概还有七八千骑,一并交由折嗣裕指挥。

总共两万多骑部署在东侧,唯恐拦不住朱全忠奔回汴州。

但邵树德还是有些不放心,值此关键时刻,他也赌一把了,命令道:“克成,你将亲兵都千骑带去八角镇,归折军使指挥。若看到梁军骑兵东逃,拼了命也要拦下,一个人也不可放过。”

野利克成有些惊讶,但毫不犹豫地应下了。

他知道,无论如何不能让朱全忠回去,这是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