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大善人35

镇上的打斗直到后半夜才结束,大郎安置好伤兵,部署好人员,迫不及待地拉着任十一要回家。

“村子里的人都躲起来了?我赶过去看到一片火海心都凉了,还好幺子发现里头没人。”

任十一摸摸徒弟的脑袋:“我提前探到消息,你娘通知全村进山避难了。”

大郎顿时与有荣焉:“我娘真厉害!”说着语气降了下来,“别的村就惨了,好多人死伤……”

任十一不会安慰孩子,转移话题:“现在回家?”

大郎情绪重新振奋:“回回回!”

他们带着一小支队伍回村里,村庄的火已经被扑灭了,但村民们的房屋已经被烧得七七八八,所剩无几,任十一带大郎回家:“天没亮,深山的路不好走,先歇一歇,天亮了再上山。”

大郎得任十一真传,随便找棵树都能躺下睡觉,但其他人不行,一帮人回到周家,把烧了一半的家收拾了一下,找出几张没被烧或者烧了一半的被褥,拼拼凑凑盖在身上,半靠着土墙歇息。

任十一和大郎则跳上门口的杏树,闭眼睡了。

折腾一夜,没休息多久,天便渐渐亮了。

鸟叫声在晨露中叽叽喳喳响起。

任十一先跳下树,地上的几人一激灵醒来。

任十一看向紧跟着跳下来的大郎,指指这些人:“警觉性挺强。”

大郎骄傲:“练了这么久,当然了!”

任十一看着个子又窜高许多的大郎,难得露出笑意:“你长大许多。”

大郎顿时挺直了腰板,气势仿佛都威风了几分。

这模样,又像个傻孩子了,任十一摇摇头,走开。

“走吧,上山去。”

大郎连忙对着手下招手:“走走。”

山洞里的村民前半夜不敢安睡,后半夜在一片寂静的深山里,实在熬不住,渐渐陷入梦乡。

到了清晨,率先醒来的反倒是一直情绪稳定的周逸芳。

她摸了摸周母的脉象,确定她一夜过去身子无碍,缓缓起身走出山洞。

深山的清晨,空气很凉,深吸一口气,整个人打一个激灵彻底清醒了。周逸芳望了望来时的山路,那里草木葱葱,没有任何动静,收回视线,仔细查看四周,根据自己的经验挑了一个方向往前走。

深山无人开辟道路,到处都是高高低低的植物,路不好走,但也不长,很快,她就听到了溪水的流淌声。

周逸芳用自带的水壶灌了一壶溪水,又沿路摘了几颗熟果子、几把野菜,回到山洞时,许多人都醒了。

周母一看到周逸芳就急得将她拉到身边:“去哪儿了!醒来竟然人不见了!”

周逸芳将果子递到父母眼前:“想去看看外头的情形,但是什么都听不到,只发现一条小溪,摘了几个果子,你们吃一点润润口。”

周父唉了一声坐回去,摇头摆手,不想吃。

哪里吃得下呢。

周逸芳:“村里不知什么情况,说不定我们还要在这里躲许久,不好好吃喝,怎么坚持下去?”

她说话声音不轻,其他人也听见了,有人站起身:“芳娘,你在哪里打了水?果子还有吗?我也去看看。”

一个起身,两个三个都振作起来。

周逸芳把水和果子给爹娘,笑着对她们说:“我带你们去。”

一行人走出山洞,朝着小溪的方向去,走到一半,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

“娘――娘――”

周逸芳顿时停下脚步,快速转身,就看到上山小道上,一个穿着甲胄的少年挥着手飞奔过来。

“大郎?!”她小跑着迎过去,一把接住了扑过来的儿子。

“娘!”大郎抱着娘亲,兴奋地喊了一声,下一刻眼眶便红了,“娘,我好想你啊……”

周逸芳被他这模样弄得同样心酸了,摸摸他的脸:“长高了,真的成了小将军了?”

大郎不好意思起来,直起身子摸了摸甲胄:“硬邦邦的,有没有硌到您啊?”

周逸芳摇头,还未说什么,村民们听到动静都围了过来。

此时此刻,大家顾不上好奇大郎的身份,难得看到山下来人,立刻抓着任十一大郎几人询问山下的情况。

任十一是个冷面的,说话从不迂回:“昨晚流民烧了周边几个村子,我们的村子也被烧了,好在大家上山快,人没事。”

其他几个少年帮腔:“是啊,别的村子太惨了,死了好多人。”

本来还心疼家园的村民顿时转为庆幸,拉着少年们打听起来:“怎么回事?死了多少人啊……”

少年们七嘴八舌说起自己这一晚的“英雄事迹”。

?周逸芳没管这些,拉着大郎走到被人群挡在后方的父母面前,大郎一看到祖父母,扑通跪下:“祖父祖母,大郎来晚了,没有保住我们家。”

周父用力拉起孙子:“好孩子,你能救诸多百姓,已经很了不起了。”

大郎的到来确认了山下的安全,很快,村民们便结伴下山了。

哪怕已经得知结果,但是看到自己的家变成一片废墟,半个村子的人都崩溃在家门口。

周家情绪稳定,只有两位老人稍微低落一些,但大郎陪在一旁哄着劝着,到底没那么伤心。

任十一和周逸芳一起收拾房子,顺便说了昨晚发生的事,尤其是朱家的事。

“朱其成已经答应两清,大郎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周逸芳颇为意外:“大郎没有偷袭陆长生老家,反而直接来了云湖镇?”

任十一:“因为知道你在这吧,他选择正面对上陆长生。”

周逸芳笑着念了一句:“年轻气盛。”

任十一忍不住又问:“朱家的事,这样是不是了了?”

周逸芳看他一眼,难得看到他这样急切,点头又摇头:“孝道这事,是私事也是公事。大郎占领了云湖镇,他的身份迟早全镇都知道,朱其成承认两清不够,还要让整个云湖都知道:大郎幼年遭生父舍弃,如今长大归来救下生父一家,已经偿还生恩了却关系。”

这种舆论手段,任十一完全不懂,周逸芳懂,但是她不打算亲自去做。

大郎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一路憋着疑问憋到现在已经十分难得,当祖父母情绪稳定后,他立刻跑到了周逸芳身边,一边搭手干活一边问:“娘,我们欠了朱家什么啊?是你们搬来这里日子过得不好吗?”

周逸芳捡碎石块的动作半点不停,口中回答:“我们没有欠朱家任何东西,是你,与朱家有些渊源。”

大郎惊呆了,指了指自己:“我一人?”

周逸芳起身,拍拍满是黑灰的手:“陪娘去河边洗洗。”

大郎明了,跟着她走出去,一路走,周逸芳一路给他讲那遗忘在记忆里的三年朱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