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大善人26

回到家,周母抱着大郎亲热了好一会儿,感慨:“虽然只是几天,却是头一回这么久没见大郎,我和你祖父每天都念叨呢。”

大郎也抱着祖母嘴甜:“祖母,我也好想你~”

祖孙俩腻歪了一会儿,大郎又屁颠屁颠拿出摘来的野菜:“祖母,你看,这是我路上摘的野菜!”

他对这几把野菜充满了骄傲和期待,不仅等着祖父祖母的夸奖,还催着周逸芳趁着新鲜立刻烹饪了给全家吃。

周逸芳喊了任十一进厨房,请他帮忙一一辨认野菜的口味。

任十一以为她想把野菜做得好吃一些,一样一样详细说着它们的口感。有的苦,有的口感清爽,有的微甜,有的又苦又涩还十分喇嗓子。

周逸芳却没有立刻用各种调料去烹调这些普普通通的野菜让它们变得美味,而是像普通炒蔬菜一样,简单炒了一下。

任十一看得皱眉,欲言又止了好一会儿,到底没忍住:“这样不好吃。”

周逸芳笑了:“我剩了一半,晚上再给你们换个做法。”

任十一恍然:“故意的?”

周逸芳嗯了一声:“让大郎尝尝恶劣条件下原汁原味的野菜,再让他感受一下改善后的味道。免得他以为所有的野菜都是那么好吃的。”

任十一听着,暗暗点头,突然问:“你希望大郎长大后做什么?”

江湖侠客?高官厚禄?一方富贾?

周逸芳:“希望他一生太平,他想做什么,只要不是伤天害理的事情,我都支持。”

“胸无大志也没关系吗?”

周逸芳笑笑:“只要他能自力更生,做个小老百姓一辈子安乐富足,当然没有关系。只是这个世道,难啊……”

她长长叹气,说:“所以,我只希望他能在这世道安稳活下去。”

任十一被她这充满忧虑的话说得心有戚戚,的确,周家不过是小老百姓,周逸芳如此费尽心思教导儿子,其实都只是为了让儿子能面对更多的未来的意外而已。

“我是他师父,我在一日,会护着他一日。”

他说得很郑重,仿佛是个承诺。

周逸芳心中微震,不由升起几分感激与好感,她们家的运气不差,阴差阳错为大郎找到了一个人品很好的师傅。

她回以微笑:“任大侠是大郎的师傅,我们也将你看做家人,希望你未来都平安顺利。江湖风波盛,任大侠若是想安定,周家可以作为你的家。”

周逸芳不知道,她的这句话给任十一怎样的震动,他定定看了她好久,突然转身,纵身飞走了。

周逸芳莫名其妙地追出去看了几眼,完全看不到人影往哪边去了,忍不住嘀咕:“快要吃饭了,突然跑走是做什么?还回不回来吃啊?”

“来。”一个声音从顶上冒出来。

周逸芳吓得猛抬头,看到他执剑站在屋顶上。

“你跑屋顶去干吗?不热吗?”

“不热。”

“你在那干嘛?”

“没干嘛。”

“那你下来啊,仗着功夫好晒人干啊?”

“不下来。”

“下来。”

“不下来。”

周逸芳翻了个大白眼,进厨房了。

任十一直到吃饭了,才一脸镇定地从屋顶下来,看不出刚才他突然发什么疯,反正现在已经恢复了正常,没人看出他刚才大热天非要在屋顶晒太阳的诡异心态。

大郎今天吃饭格外兴奋,看到好几盘野菜眼睛都发光了,从前,这个待遇只有鸡鸭鱼肉才能有。

“祖父,您吃!”

“祖母,您吃!”

“娘,您也来点!”

“师父――”任十一筷子立刻挡住,“我以前经常吃。”

周逸芳忍笑。

大郎微微失望:“啊……这样啊,那我自己吃吧……”说着,满是期待地快速吃了一口。

其他个长辈都只是微微皱了皱眉,为了考虑孩子的心情面不改色吃了下去,唯独大郎自己,入口没多久:“唔――”脸色全变了。

巧得很,他挑的还是口感很苦的一种野菜。

他咽下去也不是,吐出来也不是,欲哭无泪地看向周逸芳:“娘――”

周逸芳已经吃下去了,十分淡定:“任大侠说了,这种野菜就是这个味道,苦瓜也是苦的,正常。”

大郎一点都不爱吃苦瓜,闻言心里都苦了,只好苦着脸把这一口苦野菜咽了下去。

接下来的几盘菜,他犹豫了,不敢夹。

原来野菜不像野鸭那么好吃……

周逸芳却不管,主动把几个菜都夹了过去:“不尝尝味道,以后出去了怎么知道哪个好吃哪个不好吃?”

“好吧……”大郎慢吞吞提起筷子,狠了狠心,把每个菜都吃了下去。

野菜参差不齐的口感打消了大郎的积极性,不过今日他练功学习都比从前努力很多,外出一趟还是让他有了成长。

到了晚饭时候,周逸芳把用了许多调料烹调的野菜重新端上桌,这一回,任十一不拒绝了,第一时间就夹了其中一道醋溜野菜,吃了第一口又吃第二口。

远远避开这几盘菜的大郎眼珠子转了转,发现不对劲了,将信将疑地夹了一筷子,一吃――

“哇,这不是野菜吧?”

周逸芳:“是啊,娘换了个做法,这样是不是好吃了?”

大郎嗯嗯点头:“好吃好吃!”

周逸芳:“就是花费的调料很多,如果真去了荒郊野外,或者家里一贫如洗吃不起饭菜,恐怕尝不到这样的好味道。”

大郎懂了:“所以逃难的百姓,就算路上发现了这些野菜,也没能吃到这么好吃的味道。”

周父赞赏点头:“叹民生之多艰,你能想到这些,很好。”

大郎脸红:“是娘教我的。”

周逸芳笑夸:“你能记住并举一反,祖父夸你没错。”

大郎嘿嘿笑起来,仿佛一直小狗狗,尾巴摇啊摇。

外出游玩几天,一直被长辈好好爱护的大郎快速成长,他以前无忧无虑,现在却有了担忧和紧迫感,周父和周逸芳带着他看历史,学历朝历代的变革史;任十一严格地教他功夫,缓缓增加他的训练量。

八岁的小身板渐渐抽长,却实打实扛下了不断增加的负担。

有一天,周逸芳在摆摊,听到邻居边吃早餐边和她说:“你家大郎本事挺大啊,年纪小小的,功夫那么厉害,还说要教我家两个小子学功夫。”

另一桌邻居符合:“是啊,我家小子也说了,以后拜大郎做师傅哈哈哈。”

周逸芳一看这位邻居,她家儿子比大郎还大两岁呢:“哈?这小子又在闹什么坏呢,我回去问问,方子比大郎大,该做哥哥。”

邻居倒是觉得好笑,没当真:“臭小子们说了,他们要学江湖人,凭本事论长幼,你家大郎一个人把几个大小娃子都打败了,现在都认大郎做师傅,跟着他学功夫呢!”